陳思呈
教師節(jié)又到了
教師這個職業(yè),近年飽受爭議有人說,根本就不存在無私的老師,這個說法,正如莊子所說的,“朝菌不知晦朔,惠蛄不知春秋”,自己不是君子,就覺得世界上沒有君于
我認識過一些好老師,其中有兩位是我的同學,當時我念的是師范類大學,畢業(yè)后同學們多數(shù)是去各個中學當老師,其中有我的好朋友光頭。他成績很好,本可以從事其他行業(yè),但他說,他就喜歡教書。
喜歡教書?這大概是一種浪漫的英雄主義加上天真的想象吧,當時我暗暗想、
果然,一進教壇,他就狠狠地受到了打擊。當時他們班有幾個男生(高一學生)用望遠鏡看女生樓的女生,女生告到學校里,學校要求他交出這四名學生。一開始他不相信,但那四個男生自己承認了。
他心痛這四名學生要因為這么不光彩的事被記過,他覺得這事會讓他們的成長過程蒙受陰影。學校領導并不接受他的求情,就算其他同事,也不理解他的婦人之仁,甚至開玩笑半認真地說:“這是你教出來的學生啊?”
在他的努力下,最終學校只在大會上進行了“不點名批評”,那幾名男生的名譽算是保住了后來他們各方面表現(xiàn)都很好,算是皆大歡喜。
他知道學校的懲罰可以讓身為老師的自己一時免責,但可能會把這些學生推向覺醒的對立面。所以,他寧愿讓自己跟學校領導對立起來,也要把賭注押在學生身上,他一個人為這四個男生負責到底,保證他們不再捅出摟子來。
他這個賭成功了,這四名學生后來的表現(xiàn)沒有讓他失望但他何以有這樣的信心?對這些尚未確定的學生,對人性,他何以有這樣的樂觀?
我想,這大概就是他愛教師這一職業(yè)的根本原因,、他相信一個人的犧牲和付出是有回報的,他相信馴服的力量,
就像童話《小王子》中所寫,人會對他的塑造對象產(chǎn)生濃厚感情,這種感情被稱為“馴養(yǎng)”,小王子馴養(yǎng)小狐貍,又被玫瑰花馴養(yǎng)。這可能正是教師這份工作的魅力。塑造人的工作是最難的,教師作為一個普通人尤其難,制度的限制,個人之力的局限,等等。但塑造人的工作,有其他工作所沒有的幸福感。
如果能感受到這種幸福感,那些糟心的事就可以克服、比如說他人的誤解,工作本身的煩瑣,以及加不完的班。
我曾經(jīng)問光頭,你還那么熱愛當老師嗎?或者只是覺得這是一個飯碗?他說,當老師的人,肯定沒法只把它當成一個飯碗。因為這個工作要消耗的心力太多了,如果用工資來衡量,那太微薄了。當老師的人都會不知不覺地調(diào)動起一種犧牲精神,或者說,只有這樣.才能在這個工作里獲得某種心理平衡。
他這句話里面有真切的體驗,讓我知道,犧牲精神在這里,并不是一句空話,而是讓自己的生活更合理化、內(nèi)心更從容的一個選擇。“犧牲精神”之中,有不具備這種精神的人所感受不到的幸福。
我的另外一個教師朋友是老鄧。老鄧和光頭一樣,也是一個自始至終都熱愛教師職業(yè)的老師。在他的朋友圈,我經(jīng)常看到他為學生的事情苦苦思考,在這個以輕松娛樂為主流的朋友圈世界里,他的思考因為過于嚴肅而顯得有點可笑。
他經(jīng)常寫及為什么他喜歡和學生接觸,他說年輕人的知識碎片遠比我們優(yōu)秀,還說“如果你覺得教室里你最聰明,那么你必定是進錯了教室”,這是化用某句名言。
最讓我感動的是某一次,我問他,你怎么理解“善行”這件事?
當時是我自己遇到一些事,我想做一點善行,就想到在河岸邊放生的人們,在神佛前面長跪念經(jīng)的人們,還有出錢捐款的人們。老鄧說,這些都是善行,但是。當他教書教得實在累,學生的事情永遠處理不完,他就調(diào)整呼吸,平復心情繼續(xù)好好干,他覺得好好工作就是善行,
這樸實的話就如他一直以來的人生,而在這樸實里,我也看到一個真正的好老師才有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