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傳統的“注入式、滿堂灌”的教學理念影響下,使語文課堂教學活力不夠,致使課堂教學呈停滯狀態。情景式教學法的建立能夠使課堂始終保持動態演進,更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他們自學的優良習慣,在情景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以及學生、教師與語文教學資源之間進行良好互動,讓學生的情感體驗得以加強,思維品質得到訓練。基于此,文章將從創設體驗情景,在設計情境的過程中運用適合的智能切入點,融入多媒體技術,設置個性化情景,創建問題情境,巧妙使用問題引導法指導教學,利用音樂背景渲染教學情境等五點展開研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情境式;教學;指導
情景式教學主要通過運用圖片、語言、音樂等形式和手段構建、再現文本中的情景,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更直觀地去感受體驗文本中所描述的事物與情感。語文是九年義務教育中的一門基礎課程,在推廣語文常識、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及文學素養等方面作用重大。素質教育及新課改要求語文教學要不斷創新改革,以生為本,豐富教學模式,情景教學法應運而生。情景教學模式的有效建立,既能活躍課堂氛圍,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一、 創設體驗情景
在教學中會涉及很多這樣那樣的故事,學生都非常喜歡,但是,初中生不一定能從中悟出相應的道理,而教師的說教又不能讓學生都信服。而且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叛逆時期,不喜歡說教式的教學方式,針對于此,根據教學內容將其與現實生活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到生活中去體驗、去學習,效果更理想。例如,在教授課文《春》時,就可以把學生帶到校園中的一角進行教學,根據課文內容講述春天里植物園各種生物的景象,再結合校園中的春景,更能增強課程對學生的吸引力,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
二、 在設計情境的過程中運用適合的智能切入點
智能點切入的不同,情景教學效率也各不相同,這就需要教師對文章的內容有一個明確的認識。首先,要強化對文章的理解,包括思想表達、時代背景等,在此基礎上,要根據學生的智能發展的實際狀態。例如,《背影》一文主要描寫的是父子之間的深厚感情。但是,對現實中的很多初中生而言,不管是文章中父親深沉的愛,還是孩子在發現父親日漸衰老的那種感傷,似乎距離他們都很遙遠,導致部分學生很難去體會文章中這種深沉的愛的情感。在教學中如何才能讓學生感受這種情感呢?課下我布置學生回家拍攝家長在室外的走動身影。在講解《背影》這篇文章時,播放他們拍攝的視頻,學生對文章中父子間的深厚情感也會有一定的感觸,而且教學也獲得了理想的效果。
三、 融入多媒體技術,設置個性化情景
在構建情景教學模式時要適當滲透一定的信息化元素,融入足夠的多媒體技術,打造個性化的情境,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設計合適的教學方案,借助多媒體課件所特有的圖片、文字與視頻等元素豐富教學資源,拓寬教學渠道,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打造更加科學的教學體系。例如,在分析《新聞兩則》內容時,如果僅依靠“黑板+課本”方式授課是很難把新聞的格式進行明確的講述的,此時,借助多媒體技術對一些較為常見的新聞格式進行演示,同時,讓學生發布一條“關于某地區希望小學在建進程”的新聞,讓大家都仿照新聞格式進行寫作,鍛煉他們的新聞把控能力。這種現學現用的教學更利于學生掌握新學到的知識,而且還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 創建問題情境,巧妙使用問題引導法指導教學
結合所教內容,創建問題情境,巧妙使用問題引導法指導教學,讓學生帶著疑問去思考,有目的有規劃地對文章進行深入探究。初中階段的學生在探究文章的深度上能力有限,問題情境的建立能促進學生帶著疑問積極探討的欲望,在問題的引導下能夠幫助學生理清思路,一步步地追根究底,從多角度,多層面,更深的角度去挖掘文章的內外。例如,在學習課文《桃花源記》時,先引導學生了解文章內容。再創建問題情境,讓學生分析作者是在何種情況下,何種背景下寫出的這篇文章?桃花源到底是不是作者虛擬出來的世界呢?為什么?從文章中的哪些細節能夠看出?桃花源究竟代表的是什么呢?讓他們分組討論,讓大家各抒己見,以問題為導向,由易到難,層層深入,一步一步把文章分析透徹。此外,合作討論還利于學生從多個方面分析問題,思維的碰撞也會產生“一大于二”的效果。由此一來,通過全面透徹的分析,學生對作者在文中所寄托的情感,想表達的內在含義也就有了更詳細準確的了解和掌握了。
五、 利用音樂背景渲染教學情境
“不要讓學生討厭所要掌握的知識,也不要將學生置身到一種枯燥乏味的情境教學中,要為他們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音樂情景教學法的融入為課堂注入新鮮活力,因此,不失為一種絕佳的輔助手段,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借助音樂渲染教學情境,不僅調動了教學氣氛,集中了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還可以讓他們在動聽的音樂中主動去學習語文知識,細細地去品味內容帶來的意境。例如,在欣賞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時,上課前播放一首《明月幾時有》的歌曲,使學生很快進入到教學情境之中,讓音樂渲染良好的課堂氣氛,使他們都能在音樂課堂中很容易接受教師所教學的內容。
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發展的大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更應該注重有效情景的實施和建立,靈活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再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情境教學的實施進行改善,讓課堂更生動、更有趣、更有效,進而達到提升學生語文綜合水平和素養的目標。故此,創設情景,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揮動思維的翅膀,在知識的廣闊天空中自由飛翔,盡情地去感受語文學科的魅力。
參考文獻:
[1]張冬梅.淺談中學語文教學中情境創設的途徑與策略[J].學周刊,2014(15).
[2]郭駿.談談情景教學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中華少年,2017(19):115.
[3]張秋芳.翻轉課堂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學周刊,2017(04):105-106.
[4]張露文,朱海梅.初中語文自主探究閱讀教學的教學方法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08:95.
[5]茆高春.蘇教版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中學語文(下旬·大語文論壇),2015(9).
作者簡介:
陳雪,吉林省四平市,吉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