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添亮 唐鴻
摘要:本文從梵凈山自然地理生態狀況概述入手,著重分析了野外實習數據庫建設的意義,并探索了梵凈山野外實習數據庫建設的特點,提出了梵凈山野外實習數據庫的構建策略。
關鍵詞:梵凈山;野外實習數據;應用;構建
梵凈山自然保護區是四川省的第一個自然保護區,也是我國的第四個國際生物圈保護區,梵凈山野外實習對自然地理專業研究有著重要意義,學生可以在實習過程中接觸豐富的動植物種類,了解更多的自然地理現象。
一、 梵凈山自然地理生態狀況概述
(一) 梵凈山的地理條件
梵凈山位于印江、江口和松桃之間,是我國亞熱帶的中心,也是湘西丘陵與云貴高原的過渡地區。梵凈山南北長27 km,東西寬21 km,面積為567 km2,年平均氣溫在6℃到17℃之間,相對濕度在80%以上,屬于中亞熱帶季風山地濕潤氣候。
梵凈山地勢高聳,金頂海拔2493 m,鳳凰山海拔最高2572 m。然而,東坡山麓盤溪口的海拔只有500 m,梵凈山高度差高達2000 m以上。并且,梵凈山以金頂和鳳凰山為中心,四周為丘陵、低山、低中山等地貌類型。
(二) 梵凈山的動植物狀況
梵凈山的生態系統基本沒有被人為破壞過,生態環境比較原始。具體來講,梵凈山的森林十分茂密,森林保存較好,覆蓋率較高,高達80%以上,森林生態系統比較平衡。并且,梵凈山的亞熱帶常綠闊葉垂直分布差異十分明顯,原生性較強。同時,梵凈山的珍稀植物種類較多,有40多種珍稀植物。例如,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鐘萼木、梵凈山冷杉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香果樹、水青岡、惠花衫等。另外,梵凈山的動物種類較多,有58種動物。例如,云豹、水獺、華南虎、鴛鴦、靈貓、蘇門羚等。最后,梵凈山原始森林面積較大,存在著只有梵凈山才有的珍稀動植物,例如,金絲猴、云豹、白頸長尾猴、貴州紫薇、珙桐等,這些動植物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與科研價值。
二、 野外實習數據庫建設的意義
(一) 野外實習促進生態學理論知識的豐富
野外實習數據庫建設能夠加強學生的野外實習實踐,提高學生的自然地理專業實踐能力。并且,學生在自然地理實踐的過程中能夠鞏固所學的自然地理專業知識。并且,野外實習能夠開拓學生的眼界,讓學生了解很多書本上沒有的自然地理知識,豐富學生的生態學理論知識。另外,野外實習能夠將學生的課堂理論學習與野外實踐相結合,找出理論知識學習的薄弱之處,并開展針對性教學,強化學生對生態學理論知識的學習。
(二) 野外實習對自然生態環境具有干擾性
野外實習對自然生態環境具有一定的干擾性,學生的梵凈山野外實習會在一定程度上破壞當地的自然生態系統。具體來講,有些學生在實習中會將梵凈山地區的花草等植物連根拔起,減少了當地植被的數量。尤其是一些稀有植物,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對其進行長期性破壞,不利于稀有植物的保護。另外,學生在野外實習的過程中還會產生生活垃圾等,污染梵凈山的生態系統。
三、 梵凈山野外實習數據庫建設的特點
(一) 標本種類以課程標準為主
梵凈山野外數據庫建設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專業的野外自然地理信息,為自然地理研究提供支持。而學生的野外實習需要按照專業課程標準構建梵凈山野外實習數據庫,采集課程標準所要求的動植物、自然氣候、地形等自然地理數據,使野外實習數據庫符合自然對專業的要求。
(二) 強調采集標本功能的介紹
自然地理專業野外實習庫建設不僅要了解所采集的標本種類,而且要說明所采集標本的名稱和功能,強調所采集標本對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性,進而深化學生對所采集標本的認識,在強化學生自然地理知識學習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生態保護意識。
(三) 采用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方式
由于野外實習數據庫建設的目的是為學生提供野外自然地理知識信息檢索,數據庫建設必須具有較強的基礎性,對野外實習基本數據進行分類整理,并對野外實習數據進行二次開發,使野外實習數據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自然地理學習興趣。具體來講,學校自然地理專業可以通過野外實習專題活動、自然地理知識交流等方式提高學生對野外實習數據庫建設的參與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自然地理興趣,進而促進學生對自然地理專業知識的學習。
四、 梵凈山野外實習數據庫的構建
(一) 做好數據庫構建準備工作
在構建野外實習數據庫之前,學生需要對自然地理專業知識進行系統學習,掌握自然地理基礎理論。并且,學生需要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資源對梵凈山自然地理知識進行詳細了解,掌握梵凈山的動植物分布狀況、地形地貌、氣候、水文等資料,做好數據庫構建準備工作。
(二) 完善標本采集工作
標本采集是野外實習的重要內容,然而,在采集工作之前,我們應查看學校已有的標本,在實習過程中重點采集學校沒有的動植物標本,避免重復采集對梵凈山生態系統的破壞。并且,在標本采集過程中,我們應采用攝像機、電子照相機等高科技手段進行標本采集,避免對動植物的破壞。另外,在標本采集過程中,我們應將標本放在整個生態系統中,重點觀察標本與生態系統的關系,通過標本采集學習自然的地理知識。
(三) 優化數據模型結構
梵凈山野外實習數據庫的構建需要良好的數據模型結構,因此,在建立數據庫之前,需要對標本信息進行全面分析,明確數據庫應該包含的標本信息。并且,數據庫模型結構應該按照自然地理系統中的門、綱、目、科、屬、種等層次關系進行構建,對標本的相關信息進行記錄。另外,數據庫模型結構要包括標本的形態特征、標本的功能、名稱的等信息,并根據實習要求對標本信息進行合理取舍。
(四) 完善數據庫資源的二次開發
梵凈山野外實習數據庫構建應積極完善數據庫資源的二次開發工作,建立梵凈山野外實習專題、植物數據資源庫、動物數據資源庫等,對野外實習數據資源進行進一步細分,對數據庫資源進行二次開發,便于教師和學生的野外實習信息檢索和信息使用。
參考文獻:
[1]張志偉,任香愛.推進實物地質資料目錄數據庫建設工作的思考[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8(02):68-72.
[2]趙成剛.梵凈山生態保護與植物野外實習[J].科技資訊,2006(19):94-95.
作者簡介:
楊添亮,唐鴻,貴州省銅仁市,銅仁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