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品德與社會是小學課程當中一門重要的基礎性課程。在新課標實施背景下,要求重點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增強學生與社會之間的聯系,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教師應更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方式。以學生的個性化學習為出發點。從而推動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的生活化教學。
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生活化;研究
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的生活化教學,要求實現教學內容的生活化與課堂活動的生活化,確保學生能夠將課堂中的內容轉化為生活的知識點。從而提升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的教學質量。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生活化是指以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出發點,教師采取一種理想化的教學設計思想。但教師的教育方法與教育理念呈現出多樣化與復雜化,使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的生活化教學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 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的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
第一,傳統教學的缺點。由于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教師在課堂上實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機械地把知識點強行的灌輸給學生,使學生只會死記硬背地應付考試。然而,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這種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不適用學生的素質教育,傳統的教育模式會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阻礙學生的思維發展。
第二,生活化教學的優點。俗話說,學習源于生活,生活是最好的老師。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實施生活化教學模式,將學習內容與生活的點滴相結合。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學生增強記憶。提高了教學效果,從而促使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得到鍛煉。
二、 在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中進行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一) 生活經驗與學習內容相結合
教師應對小學品德與社會的學科教材進行深入挖掘,尋找實際生活與教材內容的契合點,將二者進行有機的結合。教師應以學生的生活為主線。結合生活內容展開教材知識點的講解。教師應使教學方式應多樣化,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為學生播放圖片或音頻視頻等。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教學。使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教師不應僅僅局限于教材對學生進行教學,應使生活實際與教材內容相結合,避免發生依賴教材而使教學內容過于狹隘。教師應對學生的生活經驗有一定的了解,將學習內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從而促使學生優化生活經驗,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當中。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性,樹立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確保學生的發展符合素質教育的目標。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從而培養學生的生活能力及實踐能力。
(二) 提升課堂生活化的標準
由于教師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設立的教學目標過于理想化,導致教學效果很難達到預期的標準,并且導致教學的環節出現局限性的問題。而課程改革針對這一問題做出了細致的調整,使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積極的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由于小學生的自身特點,身體與心理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期,思想意識不健全,傳統的單純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不適合小學生的學習。機械的、單純的學習方式阻礙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發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師應更新傳統的教學理念,使學生處于課堂主體地位,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學習當中,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教師在講授愛的陽光下這一節課時,應引導學生主動閱讀,使學生對教材有初步的了解,并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將學生進行劃分小組,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使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理解不同的含義的愛。從而使學生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深刻的理解,使學生以活動的形式參與到課堂當中。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軟件,播放關于愛的視頻或音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活動中提升學習質量。
(三) 再現生活情境,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
生活是知識的來源,因此學生應將課本的內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從而采取聯系生活的學習方式,教師應該更新教學理念,促使學生生活與教學內容有效銜接,從而達到課程所要求的教學目標。學生只有通過自身的實際生活經驗,才能夠學習生活,從而體會道德。因此,在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上,教師應積極地調動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通過學生自身的調查、了解、觀察互相進行交流,擴大學生的生活經驗。教師通過組織模擬某一種生活情景,如編故事、角色扮演等,使學生從自身的需求出發,培養自身的實際創造能力,從而為自身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三、 總結
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的教學不僅是一門學科的教學。更是一種教學藝術的德育課堂。小學生是國家發展的新希望,其素質的高低會影響社會的發展。因此,作為德育教師要明確教學目的,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積極的探索教材,并在教學中聯系生活實際,使學生真實地感受到教學內容的真實性。從而在小學思想品德與社會課堂的教學中更好的實施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這種教學方式下更好的學習。
參考文獻:
[1]李世才.生活讓課堂更精彩——小學品德與社會生活化教學[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3(08).
[2]王瑞卿.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生活化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6(36).
[3]王廷明.新課標下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生活化教學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7(07).
作者簡介:
劉芳,重慶市,重慶市武隆區鴨江鎮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