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霞
摘要:本文對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其應用問題進行了探討,文章從闡述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概念入手,進一步介紹了構建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內(nèi)容;最后研究了構建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具體運用要點。
關鍵詞: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概念;構建內(nèi)容;具體運用要點
在社會主義建設快速推進的情況下,各項事業(yè)得到建設,各種項目投資越來越多元化,大量資金的投入、科學的資金利用,能夠給社會發(fā)展提供便捷服務。而在財政支出與項目建設中,財政部門首先要保證資金支出績效這一基本前提,督促資金得到科學的利用,以免出現(xiàn)資金浪費和不規(guī)范利用的不良現(xiàn)象,從整體上起到改善經(jīng)營質量的效果。
一、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概念
在經(jīng)濟領域,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指的是當前得到各個層級的財政單位普遍關心的一大關鍵問題,在工作中,它強調打造一系列滿足經(jīng)濟規(guī)律、切合企業(yè)發(fā)展實際、具有可實施性的資金績效評價體系,而專項資金更是其中的關鍵內(nèi)容。所以在工作中,要保證該體系的科學度和完整度,盡量對資金支出的經(jīng)濟性、效率和價值等指標做真實客觀地評價。
二、構建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一)關于財政專項資金的整體評價
為了做好支出的評價工作,需要針對支出的重點——專項資金進行科學評價。在操作中,首先要從立項環(huán)節(jié)開始,做好對資金使用的前期管控,保證各筆資金被用在正確的方向,避免盲目投資,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因此在立項時,就要結合項目的背景加以調查,編制科學的可行性報告,做好科學細致的審核評估工作。再者,就專項資金的撥付和正式使用環(huán)節(jié)來說,必須保證達到專款專用,在資金被劃出以后,相關的管理單位就要及時跟蹤了解,以免資金被挪用。最后,當項目結束之后,需要就該筆資金的支出管理進行后續(xù)的評價,注意反思在整個資金使用及管理階段中所暴露出的不足,并且注意思考更科學的應對策略,形成記錄和總結,為下一次工作積累寶貴的經(jīng)驗。所以,打造專項資金規(guī)制體系,要求從各個環(huán)節(jié)入手,做好嚴格的管理。
(二)關于財政專項資金績效評價的參考指標
對專項資金的績效加以評價,要求工作人員科學考慮用怎樣的指標來完成衡量,需要重點關注資金利用的合規(guī)程度、實惠度、效率和質量高低,但是因為目前所涌現(xiàn)處的專項資金大多是被用在不同的領域,且其本身名目繁雜,因此會受市場中各種因素的影響。首先,是共性指標方面,也就是評估資金支出的規(guī)范度和效果如何。除此之外,針對各種實際的項目而言,專項資金需要用一些個性化的指標加以衡量,比如資金支出的經(jīng)濟性與效率性:因為許多專項資金都被用于不同行業(yè)的建設,會形成完全不同的效益,因此難以統(tǒng)一進行比較,對其各自的實惠程度與效率高低進行具體的評價,就顯得具有了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比如,各種被運用于社會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專項資金,其在后期帶來的經(jīng)濟利益往往微乎其微,更多的是社會利益,而其他的醫(yī)院、學校等帶有社會公共服務性質的機構,同樣具有這樣特征,因此對于類似的專項資金的使用,要注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三、構建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具體運用
(一)對被評價對象的總體績效進行多向對比
在整個資金支出的績效評價工作領域中,很多時候都需要就多個目標對象的績效做橫向的對比,或者是就同一對象的不同時期做縱向對比。在對比時,就出現(xiàn)了多個被評價對象,由于其績效會體現(xiàn)于若干方面,所以各對象也存在不同的績效指標,比如某對象的績效指標或許會在優(yōu)于其他的對象,而怎樣采取科學的方法來評判這些不同的被比較對象的績效優(yōu)劣呢?一般來說,就同一對象來說,它在各個時期不同方面的績效指標可能會出現(xiàn)升降的波動,而績效是向好改善或者是向劣惡化,往往需要采用綜合評價方法進行評估。
綜合評價法,指的是通過特定的手段,對多個指標進行預處理操作,借助綜合評價模型,算出一個相對科學的綜合評價值,通過對這些對象的整合分類、排序研究、觀察對比等,來進行評價。在利用該方法時,可以把各個對象績效的評價指標進行一定的整合,這就能獲得一個體現(xiàn)對象績效的較完整的數(shù)值,最終完成橫向和縱向比較。
(二)提升績效評價工作的科學性
打造評價標準體系,是指要借助一系列的樣本數(shù)據(jù)資料和正確的計算方法,把評價指標利用數(shù)值的方式進行完整的呈現(xiàn)。所以,從這個出發(fā)點來看問題,會發(fā)現(xiàn)其難度最高,因為對資金使用效率等的評價,如果缺乏具體可行的評價標準,那么所有的評價都會顯得空洞。因此在設置評價的同時,財政部門要注意結合各個領域所對應的具體項目,對各種專項資金展開針對性的調查與計算,打造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體系。采用科學的方法,可以對各個需要被測試的單位或項目績效加以把握測量,并且設計出科學的標準,以此為前提,做好評估工作。在工作時,首要的一點就是要注意,績效指標體系的建設需要以足夠科學的理論知識作為前提,若缺乏理論的支撐,無法打造一個邏輯嚴密的績效指標體系。而且,在績效評價工作中,引用一系列的評價指標,往往會普遍地用到數(shù)理統(tǒng)計分析手法。為了完善績效評價的質量,不只是需要觀察分析財務資料,還需要涉獵各種管理材料和業(yè)務材料,并且借助計算機等工具完成計算。
(三)建立財政部門績效評價體系
財政部門借助績效評價的作用,能夠更進一步地落實日常工作中的兩項極為關鍵的內(nèi)容。第一項是優(yōu)化監(jiān)督工作的作用,督促政府更好得承擔起績效責任;第二項是強化建設工作的質量,使得政府的績效管理效果得到質的提升。如果出現(xiàn)政府單位內(nèi)部崗位布局和工作任務內(nèi)容劃分不明朗的情況,往往會導致績效評價工作的開展受到極大的阻力。建立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通過使績效責任進一步量化和準確界定責任,為健全政府職責體系創(chuàng)造了條件,從而有助于加強和改進政府績效責任。
(四)提高政府績效管理工作的責任意識
政府績效管理是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和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必然要求,而政府績效評價是政府績效管理的核心內(nèi)容。目前我國的政府績效評價主要包括:以行政管理部門為主導的績效評估、以監(jiān)察部門為主導的效能評價、以財政管理部門為主導的財政支出績效考評、以組織部門為主導的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以及民間組織和社會公眾的績效評價等等。通過建立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可以為其他部門開展政府績效評價提供技術支持,發(fā)揮財政管理部門的建設性作用。
四、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對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其應用問題的探討,對于促進現(xiàn)代化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明確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概念;同時把握構建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內(nèi)容——關于財政專項資金的整體評價、關于財政專項資金績效評價的參考指標;在此基礎上,研究構建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具體運用問題,比較被評價對象的總體績效,提高績效評價工作的科學性,建立財政部門績效評價體系,提高政府績效管理工作的責任意識。
參考文獻:
[1]“政府績效評價”課題組,宋立根,蔡笑騰,宋超,吳家奇,王玉.地方政府項目績效評價研究[J].經(jīng)濟研究參考,2011 (27).
[2]“我國推行財政支出績效考評研究”課題組,賈康.我國推行財政支出績效考評研究[J].經(jīng)濟研究參考,2006 (29).
[3]郭平,洪源,潘郭欽.多層次、立體的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以中部地區(qū)某市新農(nóng)合醫(yī)療基金項目績效評價為例[J].湖湘論壇,2011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