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云娟
摘 要:在小學高年級美術教學中,關于線構造型的教學成分比例遠遠高于關于明暗、色彩及其他部分的教學成分,這充分體現了在美術教學內容中線構造型的重要地位。教師應該加強對該內容的教學,并綜合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方法的選擇,突出教學重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美術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美術教學;線構造型;學習興趣;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21-0069-01
在素描作品的創作中,絕大多數學生能夠很好地駕馭明暗素描部分,但是在線描時常常會出現一些問題,這是由于部分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將教學內容主次進行顛倒所造成的,將明暗素描當成了教學的重點,卻將本應高度重視的線描部分一筆帶過。本文對線構造型在美術教學中的作用進行簡要分析。
一、線構造型在美術教學中發揮的作用
1.體現線條美感
在翻閱美術教材時,往往可以看見這樣一些圖片,圖片中展示了各種類型的美麗自然圖形,這些圖形可能有水波紋、云紋、山石紋等,表現形式各不相同,有的呈現為波浪狀,有的呈現為直線。不同的線條圖形會給人產生不同的感受,水云紋會給人帶來一種流暢舒緩的感覺,而山土紋會給人帶來和水云紋截然不同的凝重粗厚感。在美術教材中,線條圖形往往都是自廣袤無垠的自然世界中所提取挖掘出來的,具備著自身獨有的美感,能夠直觀地對人的感受造成影響。學生在學習時,應當注重這一點,對大自然存在的自然美好事物進行接觸感知,培養正確的審美觀念。
2.激發并豐富學生的藝術創造力
通過音樂的聆聽,人們可以獲得精神上的享受,感受到美的存在,通過對圖畫的欣賞也能夠達到同樣的效果。換一個角度來講,音樂作品中那不斷起伏的旋律和音符與美術作品中的色彩斑斕的顏色和線條并沒有什么區別,通過對美術作品里線構造型中所蘊含的豐富情感和各種思想進行感知,學生可以在腦海中形成一系列的藝術聯想,將內心深處的藝術情感激發出來,強化其審美能力,這也是美術教學的最大使命。以世界名畫《向日葵》為例,教師可以注重學生對畫面中的向日葵的線條進行詳細觀察,發揮出學生自身的藝術想象能力,對作品的深層內涵進行揣摩猜想。人們對于《向日葵》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花朵的盛放、花瓣的舒展、生活的希望等。通過對畫面向日葵姿態的觀察欣賞,學生能夠感受到作者在進行繪畫時那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培養出良好的審美情趣。
二、美術教學中線構造型表現力的增加方式
1.對線構造型作品進行欣賞,領略藝術特點
在我國傳統美術造型中,線構造型中具有十分悠久的發展歷史,線條最早出現在原始時代中的彩陶紋樣上,到了戰國時期,我國的線構造型藝術發展到達了高峰時期。唐宋時期,我國的線描藝術發展進入了高潮時期,通過漫長時期的總結實踐,形成了我國傳統的筆描繪畫技法“十八描”,即各種生動形象的線描繪法。對我國傳統的類繪線構造型歷史進行介紹,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對藝術線條進行認識,有利于他們對祖國文化遺產特點進行了解。同時,教師通過正確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在西方美術界中,線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中國式的寫意繪畫風格不同,西方更注重寫真繪畫。在西方美術界中有這樣一種觀念:繪畫作品的表現力和靈魂是由線條所賦予的。自文藝復興時代開始,西方藝術家們就開始關注線構造型,在進行繪畫時極度重視線條表現的精準度,力求在繪畫作品中將線構造型的表現力充分展示出來。
2.學習線構造型表現形式
教師教學線構造型部分時,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能力來運用線條對物體進行表現和描繪。線構造型的主要表現方式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理性分析,如線的平面構成,這種方式較為嚴謹;另一種是感性描繪,如速寫線描等。在進行線構造型教學時,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觀察能力進行強化培養。寫生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有利條件,改革寫生方式,對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力進行培養,更好地幫助學生將內心感受表現在作品中。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美術教學工作中,線構造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關鍵的作用。只有通過線條,才能構建出一幅合格的美術作品。對線構造型作品進行欣賞和學習線構造型表現形式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對于線構造型的學習效果,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審美觀念。
參考文獻:
[1]詹小燕.淺談小學階段素描基礎教學設計方案[J].美術教育研究,2015(04).
[2]劉振敏.新課程背景下義務教育階段素描基礎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
[3]王忠玲.小學階段素描基礎教學設計方案[J].美術教育研究,2016(24).
[4]伊祥倩.小學美術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J].教育現代化,2018(16).
[5]湛娟娟.小學美術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微探[J].小學教學參考,20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