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曉俊 趙雨蒙 李夢鴿
摘 要 為切實了解高校大學生黨員發展與教育的基本情況,為進一步加強高校大學生黨員發展與教育管理服務工作提供依據,本文對我校1679名本科生《高校大學生黨員發展與教育情況》的問卷調研進行研究分析,總結出高校大學生黨員發展與教育現狀。
關鍵詞 大學生 黨員發展 黨員教育
作者簡介:段曉俊,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高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趙雨蒙,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知識產權專業2016級本科生;李夢鴿,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知識產權專業2015級本科生。
中圖分類號:D26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4.319
(一)調研對象
此次共調查1679名本校大學生,其中女生共1308人,占比較大為77.9%;男生共371人,占比較少為22.1%。調查涵蓋四個年級,其中大一人數最多共723人,大二,大三次之,分別是472人、339人,大四人數最少共145人。
調查對象的身份結果顯示中共黨員占據10.66%,非黨員中團員人數最多,占總人數的47.83%,申請入黨人次之,占總人數的24.24%,接著是入黨積極分子、黨員發展對象,群眾人數最少,只有1.61%。排除抽樣對象的分布因素的影響,經調研和實際發現,隨著年級的增長,從大一到大四團員逐步減少,黨員相應增加,大四中黨員占比較多。這與實際黨員發展進度和學生思想成熟程度相符,隨著學習和實踐的加深,高年級的大學生的先進性和政治素養在黨員發展和教育中逐步養成。
(二)調研內容
本次調研內容主要包括高校大學生黨員的發展、教育兩個方面,共21道題,其中20道封閉式問題,1道開放式問題。
調查問卷內容主要涉及大學生的入黨意愿、入黨動機;對黨的基本理論和知識的了解程度及了解渠道;對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程度,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理想信念教育的認識情況;對黨員發展的基本程序的了解程度及了解途徑;對黨員發展情況的認識、了解情況;黨員的考察、培養方式方法、黨員發展教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加入黨組織后的學習、考核、監督、管理以及學生黨員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情況等問題。
(一)有待加大大學生黨的理論和知識的學習和宣傳力度
當代大學生對黨的理論和知識的了解程度差異較大。結果顯示有非常了解和較為了解的分別僅占總人數的6.31%和23.53%,65.04%的大學生了解一些,甚至有5.12%大學生完全不了解。因此,高校大學生對黨的基本理論和知識的認識還不夠,應加大學生對黨的理論和知識的學習和宣傳力度,提高大學生對黨的理論知識的了解程度。
(二) 需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理想信念教育
調研發現60.51%的大學生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理想信念教育非常有意義。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理想信念教育毫無意義的大學生中52%的學生沒有入黨意愿,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理想信念教育非常有意義的大學生中53.3%的學生入黨意愿非常強烈。因此,應該加強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理想信念教育,促進其堅定社會主義道路和黨的領導。
(三)入黨動機多樣化需要不斷端正入黨動機
大學生入黨動機是否端正直接影響高校黨員發展的質量。大學生入黨動機受家庭、朋輩群體、社會等多種因素影響且呈現日益多樣化趨勢,調研發現66.47%的大學生入黨動機主要源于對理想信念的追求,但“增加就業和職業晉升砝碼”、“黨員社會榮譽高、待遇好”、“家人的期望和影響”這些因素也不容忽視,分別占總人數比的38.1%、28%、27.1%。因此,需要不斷端正當代大學生的入黨動機,提高黨員發展質量和黨性修養。
(四)需創新黨員發展和教育形式
問卷調研顯示74.8%的大學生認為黨員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為培訓形式單一、吸引力不強,44.38%的大學生認為黨課培訓與上課相沖突,37.5%的認為教育內容脫離實際針對性不強,還有經費保障不足等問題。
大學生認為黨員教育活動中效果比較好的形式中選擇最多的是參觀學習,其次是新媒體學習,聽先進個人事跡報告會,組織生活會,專題教育講座,黨員大會,最后是專門網絡學習系統等其他形式。
因此大學生黨員發展和教育要創新培訓形式,增強吸引力,盡量錯開黨課培訓與上課的時間,理論聯系實際,增強實踐教育,貼近生活,增強針對性,不斷提高黨員教育培訓的質量和效果。
(五)需加強黨員監督考核,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調研發現只有15.13%的學生認為對學生黨員的監督和考核非常多,46.99%的學生只知道學院有一些對黨員的監督和考核,33.41%的學生不了解學院有對黨員的監督和考核,4.47%的學生認為完全沒有對黨員的監督和考核。
12.09%的學生認為學生黨員發揮作用非常好,40.38%的學生認為學生黨員發揮作用較好,但仍有38.12%的學生認為學生黨員發揮作用一般,9.41%的學生認為學生黨員完全沒有發揮作用。
調研結果顯示大學生認為學生黨員需要積極參加學生活動,發揮帶頭作用,理想信念薄弱,有待加強,理論知識缺乏應該學習,入黨動機不純、功利主義抬頭,最后是道德品質有待提高。
因此,應加強對大學生黨員入黨后的監督和考核,使學生黨員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積極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增強自己的理想信念,積極學習黨的理論知識,端正入黨動機,提高黨性修養和自身的道德品質。
結合調查結果和實際工作經驗,針對高校大學生黨員發展與教育現狀,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不斷加強和完善高校大學生黨員發展與教育:
(一) 加強大學生黨的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宣傳力度
現今,網絡、微博、微信、手機客戶端等新媒體已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高校大學生黨員發展與教育工作應充分發揮新媒體的作用,進一步創新黨建宣傳方式、方法,充分運用“三微一端”(微博、微信、微視頻,手機客戶端)加大對大學生黨的理論知識宣傳力度,借力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形式,重視微黨課建設,不斷提升微黨課的層次和水平,推動黨員發展與教育宣傳,加強黨風文化建設,努力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促進大學生對黨的理論知識的學習便捷化、常態化。
同時,要加強高校黨員教育活動陣地建設,建立固定的黨員活動室,配備桌椅、多媒體、書籍、報刊、雜志等相應設施,為黨員學習、會議等活動提供活動場地及便利條件。
(二)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理想信念教育,端正入黨動機
首先,在黨員發展過程中,學生黨支部書記、輔導員老師、負責培養人要深入入黨申請人所在班級、所在宿舍,利用談話、走訪等方式,對學生入黨動機深入調查,在源頭上盡可能的減少或避免入黨動機不端正的問題。
其次,不斷增強大學生黨員實踐教育環節,通過各種實踐教育活動引導黨員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理想信念教育。
最后,要推動黨員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通過經常的黨員教育,端正大學生入黨動機,增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引導大學生黨員樹立較高的思想意識和政治意識,使大學生通過不斷的學習、教育來提升自己看待事物的能力,透過現象看清事物的本質,堅定共產主義信念。
(三) 創新黨員發展和教育形式,豐富實踐教育
從內容上看,大學生黨員發展和教育可以以“兩學一做”專題學習教育活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重要活動為契機,豐富黨員教育內容,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激發學生黨員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從形式上看,除了傳統的灌輸教育以外,高校需要不斷探索創新黨員發展和教育形式。大學生黨員發展和教育可以通過參觀學習、聽先進個人事跡報告會、組織生活會、專題教育講座、黨員大會等活動方式,豐富大學生黨員實踐教育,推動黨員教育常態化,增加教育的參與感和趣味性,讓學生黨員善于主動學習。
同時,大學生黨員發展和教育應緊跟隨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創新教育載體,將網絡、手機客戶端等新媒體與黨員發展和教育相結合,利用網絡等新興媒體的優勢,有效擴大教育的范圍,提高教育的影響力。積極有效地深入探索黨員發展和教育形式,有利于促進黨員發展與教育更快走進大學生黨員的生活,拓寬黨員發展與教育活動途徑,豐富活動內容。
(四) 堅持共性教育與特色教育相結合,加強入黨后的再教育
調研發現高校大學生更具有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思想也更為活躍,競爭意識和進取意識較強。所以,只有廣泛式的共性教育對于高校大學生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根據其自身的特點增加特色教育,開展參觀學習、主題講座、學習先進人物事跡等大學生黨員特色教育活動,提高黨員教育的趣味性,增強黨員的參與感,激發黨員學習的積極性,培養黨員高度的思想政治意識,讓大學生黨員隊伍個性更鮮明,更有活力。
目前,高校大學生黨員發展與教育存在重入黨前教育管理輕入黨后教育管理的情況。大學生一旦入黨后,一般來講對自己學習、進步等方面的要求就會放松,加上學生黨支部對學生黨員的監督、管理和考核比較缺乏,就很容易造成學生黨員無紀律、散漫、理論知識匱乏、黨性修養不高、不能發揮自身作用等情況。因此,一定要加強大學生入黨以后的繼續教育,增強學生黨員的服務意識,保持黨員自身的純潔性、先進性,更好的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
(五) 不斷提高學生黨員的綜合素質,加強黨員的監督、管理和考核機制,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促進高校大學生黨員發展與教育不斷完善,應積極探索建立科學有效的黨員發展與教育管理制度,秉承“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規范黨員發展流程,保證黨員隊伍的純潔性和先進性,努力實現黨員管理規范化、黨內生活制度化。在高校大學生黨員的管理和考核中要進一步建立有效的大學生黨員監督考核機制,例如在黨務活動、黨員會議、黨課培訓、收繳黨費等工作中,通過量化考核大學生黨員的學生素質測評成績,進一步強化對學生黨員的管理,引導學生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推進黨員發展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
總之,高校大學生黨員是肩負祖國發展與建設的中堅力量,是黨和國家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不斷探索新黨員教育模式,不斷提升黨員培養質量,不斷完善黨員監督考核機制,提升黨員的黨性修養和綜合素質,健全教育、管理、監督、服務四位一體的黨員隊伍先進性長效機制,為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早日實現偉大工程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李成菊.高校學生黨員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湖南文理學院.2015年5月.
[2]王蓮華.創新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徑與方法——基于對全國18所高校的調查分析.上海師范大學·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2(9).
[3]趙巧萍.關于大學生黨建的幾點思考.中國勞動關系學院.200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