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鄭州中醫骨傷病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股骨頭壞死是嚴重影響人類日常生活能力的一種疾病,其主要表現為髖部疼痛,患肢功能障礙,其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明確,多與大量應用糖皮質激素、長期大量飲酒及外傷有關[1];骨髓水腫是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繼發征象,通過骨髓水腫可以證實股骨頭塌陷的趨勢[2]。骨髓水腫的區域與面積的大小,與患者髖部疼痛程度及股骨頭壞死的病程進展息息相關[3],筆者通過應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中藥以四妙散為主方進行加減,利水滲濕,西藥給予靜脈點滴注射用七夜皂苷鈉,消除炎癥,改善下肢靜脈循環,促進下肢靜脈回流,并結合理療,在治療股骨頭壞死伴骨髓水腫取得了明顯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股骨頭壞死伴骨髓水腫9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8例。對照組男30例,女18例;年齡范圍21.6~70.2歲;平均年齡(42.5±3.8 )歲;病程范圍3.5個月~30.4個月,平均病程( 15.3±0.4 )個月。觀察組男32例,女16例;年齡范圍在24.4~69.1歲,平均年齡(41.2±2.8 )歲,病程在4.3個月~28.5月,平均病程( 17.1±0.6)月。兩組年齡、性別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股骨頭壞死的診斷標準參照2007年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制定的股骨頭壞死診斷與治療的專家建議[4]; ARCO分期診斷標準[5]:I期為骨掃描或/和MRI陽性;II期為密度不均,硬化與囊腫形成,平片未見新月征,CT沒有塌陷存在,MRI與骨掃描陽性,髖臼無變化,III期平片出現新月征,CT有塌陷表現;IV期為關節面塌陷變變,關節間隙狹窄,髖臼出現壞死變化,囊性變化,囊腫和骨刺。
1.3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符合股骨頭壞死西醫診斷標準;②ARCO分期為Ⅰ、Ⅱ、Ⅲ期患者;③MRI影像學資料完整者,并明確存在骨髓水腫及髖關節疼痛者;④均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排除伴發其他影響治療的嚴重疾病者;②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股骨頭壞死及骨髓水腫;③體內內置金屬固定器及內置心臟起搏器的患者;④不愿采用中藥治療者;⑤肝腎功能不全者。
1.4 治療方法 對照組予仙靈骨葆膠囊(貴州同濟堂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25337),3粒/次,2次/日,口服;給予超短波(采用上海醫療器械高技術公司 LDT.CD31)治療采用微熱量,對置法,每次20 min, 每日1次,每個療程20次;紅外線(采用重慶市國人醫療器械有限公司TDP-L-I-5)照射患側髖關節,每次20 min, 每日1次,每個療程20次。觀察組在治療組的基礎上給予注射用七葉皂苷鈉(山東綠葉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003239)10 mg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河南科倫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3438,250 mL:2.25 g)250 mL中靜脈點滴每個療程連用10 d,10 d后停藥;同時給予中草藥四妙散加減口服,具體組方如下:鹽黃柏12 g,蒼術15 g,薏苡仁12 g,川牛膝15 g,白術15 g,威靈仙15 g,骨碎補20 g,桑寄生20 g,天花粉10 g,玉竹10 g,甘草9 g;兼有血瘀者可加川芎15 g,三七粉6 g;兼有肝腎虧虛者可加山茱萸15 g,杜仲12 g;用法:煎汁400 mL,每次200 mL,早晚分服,日一劑。其中30 d為1個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
1.5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 骨髓水腫分級標準:根據MRI影像學表現,通過MRI顯示骨髓水腫的范圍分級[6]:0級;病灶周圍無水腫;Ⅰ級:骨髓水腫局限于股骨頭區;Ⅱ級:骨髓水腫局限于股骨頭及股骨頸區;Ⅲ級:骨髓水腫自股骨頭延伸至股骨粗隆下。
疼痛分級標準:參考主訴疼痛分級法[7]將疼痛分為4級:0級:無疼痛;Ⅰ級:輕度疼痛,但能忍受,生活正常,睡眠不受影響;Ⅱ級:中度疼痛,疼痛明顯,不能忍受,睡眠受到影響,要求服用鎮痛藥物;Ⅲ級:重度疼痛,疼痛劇烈,不能忍受,嚴重影響睡眠,需要服用鎮痛藥物。
臨床療效標準:結合MRI影像學表現及疼痛表現制定臨床療效標準:痊愈:影像學表現無水腫或僅壞死區存在水腫且無疼痛表現;顯效:骨髓水腫及疼痛由原來Ⅲ級或Ⅱ級變為Ⅰ級;有效:骨髓水腫面積相對變小,疼痛較治療前相對減輕,但無明顯分級變化;無效:骨髓水腫及疼痛未發生改變或加重。總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經過3個療程的治療后,觀察組骨髓水腫療效的總有效率為87.5%,優于對照組的75.0%,觀察組治療后疼痛療效的總有效率為89.5%,優于對照組的79.1%,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表1 兩組骨髓水腫療效對比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2 兩組疼痛療效對比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股骨頭壞死因多種原因造成股骨頭血液循環的破壞,最終導致股骨頭塌陷及髖關節功能障礙[2]。股骨頭壞死致髖部疼痛的患者往往伴隨有骨髓水腫,且水腫越明顯,疼痛越劇烈;患者因髖關節疼痛,影響站立及行走,活動量減少從而導致下肢靜脈回流減慢,故在治療過程中減輕骨髓水腫不容忽視,西醫治療應改善下肢循環,促進下肢靜脈回流,消除髖關節炎癥及水腫,中醫方面應注重利水滲濕。
仙靈骨葆膠囊可補益肝腎,活血化瘀,強筋壯骨,為治療股骨頭壞死的常用藥物;超短波容易通過人體組織,超短波電磁場作用于髖關節后可使髖關節部位的小動脈擴張,改善髖關節周圍無菌炎癥組織的PH值,利于炎癥逆轉,降低炎癥組織的興奮性,使炎癥滲出液減少[8];紅外線治療具有消除炎癥,改善照射部位血液循環,促進炎性物質吸收的作用[9]。注射用七葉皂苷鈉的主要成分為β-七葉皂苷鈉,它是一種中藥提取物,具有清水腫,抗滲出,促進淋巴回流等作用,使毛細血管通透性得以修復,微循環得到充分改善[10],從而在治療中可明顯改善髖關節血液循環,消除骨髓炎癥,減輕骨髓水腫及髖部疼痛。中藥湯劑以“利水滲濕”為治則,以消除周圍組織水腫為治療機制,起到類似甘露醇的作用,濕邪困阻身體任何部位時皆可使用[11],方劑以“四妙散”為主方加減,其中黃柏為君藥,黃柏味苦性寒涼,具有清熱解毒,清下焦濕熱之功;蒼術燥濕健脾、祛寒,可用于治療痹癥濕勝者;川牛膝有活血通經,祛風利濕之效;薏苡仁性較黃柏、蒼術溫和,與白術均能起到利水滲濕健脾之效,在利濕的同時健脾益氣,避免寒涼太過而傷脾胃;威靈仙、桑寄生均可祛風除濕,通絡止痛;同時桑寄生、骨碎補有補腎壯骨之效;天花粉有清熱生津,清肺潤燥之功效,玉竹養陰潤棗,生津止渴,二者相結合,以除燥濕藥物引起的口干舌燥;甘草起調和諸藥、緩急止痛之效。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骨髓水腫療效及緩解疼痛療效均優于對照組,表明中西醫結合治療股骨頭壞死伴骨髓水腫療效明顯,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