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 水鎮中心幼兒園 王 娟
設計意圖:本活動是以各種各樣的種子為核心內容進行組織的,目的在于引導幼兒用一雙發現的眼睛去感受豐收的喜悅——關注植物在秋季的變化,引導幼兒在大自然提供的素材中感受、觀察和操作,積極運用多種手段表達自己對種子的認識,能主動探究并嘗試解決探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顒又杏變涸谡f說、玩玩、做做、分分中感受種子的特征,并體驗合作分享的樂趣。

教案備注[課時建議]1課時教學詳案[活動目標]1.知道植物種子的多樣性,學會分辨它們的不同特征。2.能積極地參與探索活動并進行觀察比較,確定分類標準。3.在小組討論與分享合作中體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1.材料準備:分類盒、幼兒事先收集的各種種子、分類表。2.經驗準備:在收集過程中請家長向孩子介紹植物種子的名稱。[活動過程]一、問題導入,引發討論。師:這一段時間,小朋友們收集了各種各樣的種子,請你介紹一下,你帶來的是什么植物的種子?它是什么樣的?它生長在哪里?教師傾聽幼兒自由討論交流,再由幼兒進行個別介紹。師:這些東西為什么都叫種子?它們有什么相同之處?小結:每一種植物的種子都和其他種子不一樣,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是圓形的有是扁扁的……種子種下去會發芽,可以長出新的植株。二、尋找方法,解決問題。在前期收集活動的基礎上,鼓勵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植物種子可調動幼兒討論的積極性;從幼兒已有經驗中選擇幼兒感興趣的、關注的問題入手,注重營造寬松的氛圍并給與適當的引導與支持,使每個幼兒的表達欲望都能得到支持與滿足。師:小朋友們都發現了種子不同的樣子,你會把它們標記出來嗎?出示種子分類表,引導幼兒討論交流:①介紹分類表的作用;②引導幼兒嘗試用符號表示種子的不同特征。附表.我發現的種子三、實踐操作,分享合作。1.全班幼兒以小組為單位,用自己的方式給種子分類,并確立每一次分類的標準(大小、形狀、顏色等)。2.幼兒記錄分類結果,教師觀察了解。3.請各組代表匯報自己小組分類的結果及記錄情況,其他幼兒在代表發言的基礎上進行補充。在小組交流中,幼兒之間的學習方式和語言表達發生碰撞可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而代表匯報、同伴意見補充等可使幼兒更好地借助同伴的智慧,高效地獲得經驗。四、小結經驗,拓展思維。欣賞課件“種子的秘密”,展開討論:你還發現了種子的哪些秘密?你還有什么問題?有意識地引導幼兒進行種子的多種分類,努力實現教育策略向學習策略的轉化。[活動延伸]1.日?;顒樱荷⒉交顒又惺占』▓@、小花圃中植物的種子。2.區域活動:科學區——種子的聚會、小問號大家答;操作區——種子標本;語言區——種子的秘密、種子的故事;美工區——種子粘貼畫。3.家園活動:親子閱讀——種子的傳播、種子去旅行;收集東收集西——開展家庭親子活動,家長與幼兒共同收集多樣的種子。遵循幼兒學習的規律,對幼兒活動中生成的問題及活動后的延伸活動(區域活動)予以關注與支持,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更有助于新的認知手段的獲得。
反思:
1.來自大自然、大社會的題材是最好的、最動態的情境。本次活動利用大自然中隨手可得的物品——種子做為幼兒活動的主題內容,旨在激發幼兒興趣、引導幼兒主動探索。當孩子們對自己收集的素材產生興趣時就會產生動力,從而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并由此獲得更好的效果。
2.從幼兒的“興趣心理”出發開展活動。利用幼兒前期收集種子活動中生成的問題,如“種子有多少種顏色?”“它們有什么不同?”鼓勵幼兒去探索發現,從而有效引導幼兒了解外部世界,構建新的認知。
3.關注幼兒個體與群體學習過程。通過觀察種子的特征→記錄種子的異同→小組討論→代表匯報等環節,為幼兒探索提供支架,支持幼兒在同伴中的討論、協商、合作行為,更好地引導幼兒自主選擇擅長的方式學習并體驗成功。
4.積極發揮延伸活動對集體活動的后續作用。本次活動還充分利用相關區域活動、日?;顒右约坝H子合作活動,讓幼兒在自由度更廣的個體發現、經驗分享的小組交流中建構更多認知經驗、交往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