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幼兒園 馬云云
設計意圖:《乒乒和乓乓釣大魚》是一本典型的運用夸張手法進行表現的繪本。繪本中乒乒和乓乓從水里釣起來的各類海洋生物的造型極具夸張性……讓孩子看了不禁哈哈大笑。大班幼兒在繪畫表現時已經有了一定的繪畫基礎,通過該活動讓孩子在感受夸張效果的基礎上,嘗試用局部夸張的方法來表現其他海洋生物。

教案備注[課時建議]1課時教學詳案[活動目標]1.感受繪本中幾種魚的夸張造型,體驗夸張帶來的獨特效果。2.學習運用局部夸張的方法創造新的形象。3.能嘗試大膽表現自己的想象。[活動準備]PPT課件;畫紙、彩筆、油畫棒。節選繪本中部分畫面制作課件。[活動過程]一、繪本封面導入,引起幼兒興趣。師:今天介紹兩位新朋友給你們,認識它們嗎?(兩只企鵝,戴紅帽子的這只叫乒乒,戴黃帽子的這只叫乓乓,它們是好朋友。)師:看得出來它們準備要干什么嗎?你是怎么知道的?師:那它們今天會釣到魚嗎?會釣到哪些魚?在釣魚的過程中又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通過播放繪本封面PPT課件,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教師鼓勵幼兒觀察封面上的信息,為即將要出現的各種海洋動物做鋪墊。二、欣賞和感受各種魚的夸張造型。1.教師播放PPT圖1:師:釣魚開始了,很快乒乒的魚竿就動了,魚竿動說明什么?師:咦,是什么?這是一條什么樣的魚?師:乒乒說,這是一條很大的魚,可是乓乓卻說,才不是呢,是條很小的魚。乒乒釣到的到底是條大魚還是小魚呢?(播放PPT圖2)師:乒乒乓乓誰猜對了?這是條大魚還是小魚?有多大?(請幼兒用肢體語言表述)這條魚特別嗎?哪里比較特別?小結:這條魚露出水面的魚頭很小,在水下的肚子卻很大很大。2.教師出示PPT圖3(三幅連圖):師:接下來它們都釣到了什么?你是從哪里看出來是魷魚的?魷魚的頭是什么樣子的?那藏在水里的魷魚身體會是什么樣子呢?3.教師出示PPT圖4(三幅連圖):師:那究竟它們藏在水里的部分會是什么樣子呢?師:它是誰?螃蟹的鉗子是什么樣子的?師:它們和平時見的一樣嗎?有沒有發現它們都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小結:它們露出水面的部分很小,藏在水里的部分卻很大很大。在這個環節,教師節選了繪本中部分畫面與幼兒進行討論。討論的過程中鼓勵幼兒進行大膽猜想和表達自己的想法。 PPT課件1、2的討論主要由教師引導幼兒進行猜想、想象。充分討論后教師做小結:它們露出水面的部分看上去很小,可是藏在水里的部分卻很大很大。PPT課件3、4為幾幅畫面和組合圖,意在鼓勵幼兒感受繪本中幾種魚的夸張造型,體驗夸張帶來的獨特效果。三、幼兒想象并嘗試表現“還會釣到什么魚”。1.啟發幼兒想象乒乒乓乓還會釣到什么魚?

師:請你們猜一猜,乒乒乓乓接下來還會釣到什么?師:其它魚長的是什么樣子的?你會把它藏在水里的哪個部分畫的比較大,比較特別?2.幼兒根據想象,嘗試用夸張的手法進行表現。師:我們也來試著畫畫,讓這些被釣到的東西露出水面的部分看上去很小,在水里的部分看上去很大很大?充分的想象后,幼兒已經發現了繪本中的一些規律,已經能夠預測接下來發生的情節。這時,鼓勵幼兒學習運用局部夸張的方法創造新的形象。四、展示作品,分享交流。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乒乒乓乓釣大魚”;將作品訂成一本書。師:你們畫的很多海洋動物都藏在這本書里,讓我們一起看一看。鼓勵幼兒評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培養初步的評價能力,互相欣賞中拓展思維,及大膽表達的能力。[活動延伸]幼兒在閱讀區完整欣賞繪本《乒乒和乓乓釣大魚》。幼兒在美工區設計更多的海洋動物形象。
反思:
從孩子的反應來看,他們感受到了繪本中夸張的效果,能用清楚的語言來表達自己所看到的各種形象,對每幅畫面都充滿了期待。在幼兒操作的過程中,大多數孩子能嘗試創造新的形象,畫了海馬、章魚、海星、海龜、燈籠魚、大蝦等,也都能體現局部夸張的效果,但有個別幼兒思維還是比較局限。
老師與幼兒在共同討論每幅畫面的過程中,多提開放性的提問,拓展幼兒的思路。在幼兒嘗試操作之前老師要提要求,鼓勵孩子創造新的形象,避免和圖中的動物形象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