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敏
摘要:近些年,隨著政府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規范和加強事業單位的內控制度的重要性也越發凸顯,內控制度體現了單位的管理水平,對風險防范、推進廉政建設意義重大。在我國,大部分事業單位承擔著公共服務的職能,內控制度的好壞直接體現為對公眾服務的水平和質量,影響著老百姓對政府工作的評價。文章主要闡述了事業單位內控制度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的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問題;對策
一、引言
所謂內部控制,是指單位為實現控制目標,通過制定制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對經濟活動的風險進行防范和管控。建立內控制度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事業單位長遠發展的需要。良好的內控制度首先可以確保國家相關政策法規的落實,保障財政資金安全,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資源配置更加科學,會計核算更加真實、準確、完整。其次內控制度可以保證崗位的相互監督,權力的相互制衡,杜絕腐敗的發生。所以事業單位建立科學的內控制度意義重大。
二、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存在的問題分析
雖然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經過這幾年的制定和完善,已經有了相當大的進步,但是依然存在如下問題。
(一)內控制度不完善、不科學
大部分的事業單位內控制度都是依據《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制定的,沒有緊密結合本單位自身的工作特點,內控制度模式化的特征明顯。內控制度不成體系,部門之間相互脫節,橫向上沒有溝通形成聯動機制,從而造成風險點卡控不嚴,關鍵崗位權力失衡。 例如2017年曝光的某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的違法違紀案件正是內控制度失控的典型寫照。該單位沒有合理制定出相應的崗位職責,分析風險隱患,關鍵崗位沒有制定風險應對策略,造成100多人涉案其中,其惡劣影響發人深省。
(二)事業單位內控管理意識淡薄
很多事業單位的管理層和職工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到內控制度在提高工作效率,預防腐敗上的重要作用,習慣于用以往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認為內控制度很繁瑣,增加工作量,對內控制度執行不嚴或者根本不執行,管理松懈,隨意性較大,內控制度只是應付上級檢查的擺設,流于形式,職工執行內控的積極性普遍不高。沿用舊的思維模式,對創新型的工作缺乏工作熱情。
(三)信息化系統管理不嚴格
隨著信息化辦公的深入,很多公文簽發、會計核算、工資發放等都以電子數據的形式進行存儲,是單位的核心資料,尤其是不動產登記信息涉及到公民財產,金額大、數量多。在全民買房的今天,它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信息檔案的安全性管理就顯得至關重要。然而有些工作人員保密意識淡漠,更有甚者讓外單位人員進入系統進行操作。單位的核心數據沒有嚴格執行分級分層的授權管理,部分人員很容易就可以接觸到與本崗位職責不相符的數據資料,造成信息泄露的風險。
(四)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
資產購置缺乏計劃性,部分還具有使用價值的資產遭到廢棄,造成國有資產的嚴重浪費。固定資產管理數量大,品種多,工作繁瑣,容易造成固定資產卡片登記的資產項目不明確,甚至錯誤。每年年終沒有進行固定資產盤點清查,待報廢固定資產不及時清理,造成浪費和遺失。資產管理的水平比較落后,不能動態顯示資產的凈值,使用狀況等,影響資產的管理效率,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五)內控制度監督機制不完善
大多數事業單位由于人員編制的限制,沒有設立內審部門,對內控制度缺乏日常的監督管理,使得內控制度的有效落實大打折扣。事業單位內控的監督管理主要是上級主管部門和上級財政部門的不定期的檢查,近幾年更多的是紀檢監察部門的定期檢查。紀檢監察的監督主要關注點是黨紀黨風廉政建設,對于經濟管理、會計核算方面不太專業,監督機制并不完善,監督內容并不全面。
三、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建立健全內控管理制度
內控制度的建立要結合單位特點,立足單位實際,詳細梳理本單位的工作流程,按照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分離、相互制約的要求,科學地設置管理層級和崗位職責權限,找出關鍵崗位和風險點,依托制度規范和信息系統,將制約內部權力運行嵌入內部控制的各個環節。強化風險管理意識,關鍵崗位要定期輪崗,不相容崗位要分離。有條件的單位也可以聘請專業的咨詢服務機構為單位量身定制內控制度。
(二)提升管理層和廣大職工的內控意識
再科學再優秀的內控制度也需要落實才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應該大力加強單位內控制度的教育培訓,使單位的管理層和廣大職工都切實意識到內控制度的重要性,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修養、職業道德和專業技能,提高執行和落實內控管理的能力。單位的管理層要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在日常的工作中嚴格遵守內控制度,主動接受監督,為內控制度的發展完善獻計獻策。單位的每一位職工都要意識到自己與內控制度息息相關,要主動參與,認真落實。良好的內控可以使單位管理高效,風清氣正,良好的氛圍可以使內控制度高效落實,從而實現一個良性循環。
(三)加強單位的信息化建設,使內控制度更加科學和便捷
在“大數據”應用越來越廣泛的今天,很多違法違紀問題均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監督控制和預警。以本人所在的單位為例,就已經開始執行所有不動產登記收件均按照時間順序進行審核和發件,不得人為加快辦理人情件。設置辦件時限,如果辦證超期系統就會自動報警,并計入崗位考核。增加網絡預約取號,拿號需要輸入身份證號碼,每人每天只能取一次號,杜絕黃牛導號。增加老弱病殘孕窗口,對特殊人群給予優先。另外要加強信息系統的安全防范工作,對系統使用人員的職責權限要有明確的規定和設置,對信息檔案的保管要采取有效的預防手段保證其絕對安全。不動產登記信息日后肯定會全國聯網,加強網絡安全,防止登記信息泄露和遺失,必定是內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加強單位的資產管理
資產的購置要嚴格執行“三重一大”和政府采購的相關規定,單位應該成立固定資產的管理小組,充分利用計算機系統將資產分類登記管理,詳細記錄資產的相關信息,對固定資產進行定期清查,將資產落實到個人,誰使用,誰負責。對遺失、損壞資產要照價賠償,對待報廢資產建立統計數據,請專業公司進行資產評估,上報財政局資產管理部門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置,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對資產的決策、購買、使用、管理等職位要嚴格執行不相容崗位的分離制度。加強資產的維修和維護,延長資產的使用壽命。
(五)加強內控制度的監督
加強內控制度的監督是內控有效實施的根本保證,有條件的單位應該設置單獨的內審部門,由單位負責人直接領導,保證內審部門的權威性和獨立性。單位管理層應該大力支持內審工作,對于審計中發現的問題一定要追究責任,一查到底,找出內控制度的漏洞,不斷發展完善。沒有條件的單位應該定期聘請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內控制度的專項審計。面向公眾的服務類事業單位,應自覺接受廣大群眾的公開監督,在服務大廳的顯著位置,設置投訴建議的公開渠道,增加監控設備,讓權力在陽光下規范運行。做好內控報告制度,促進內控信息公開,使單位能積極主動地開展內控制度的自我評價工作,促進內控制度科學高效、規范有序。
四、結語
事業單位的內控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單位的方方面面,隨著群眾對于政府公共服務的要求日益提高,事業單位的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所以必須轉變觀念,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敢于面對內控制度的各種問題和不足,并積極有效的尋求解決策略,才能提升服務質量,促進事業單位不斷變大變強并且獲得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孫菲悅.淺析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8(02).
[2]雷萬章.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難點[J].財會學習,2018(01).
[3]鄔學敏.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成因及建議分析[J].會計師,2015(24).
(作者單位:貴陽市不動產登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