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云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迅猛發展和城市化步伐的不斷加快,城市建筑固體廢物和大量的建筑垃圾成為影響我國生態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將建筑固體廢物進行有效循環再生利用,成為我國當前面臨的熱點問題。本文在循環經濟理論基礎上,對我國城市建設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建筑固體廢棄物的產生來源分類等進行了探討分析,并在循環經濟基礎上提出實施城市建筑固體廢棄物再利用的措施對策,以期為我國城市建筑固體廢棄物再利用事業做出貢獻。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the accelerating pace of urbanization, urban construction solid waste and a large amount of construction waste have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China'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ow to effectively recycle building solid waste has become a hot issue in China.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ircular economy, 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source classification of building solid waste generated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proposes measures to implement the reuse of urban building solid waste on the basis of circular economy, in order to contribute to the recycling of urban solid waste in China.
關鍵詞:循環經濟;城市建筑;固體廢物;再利用
Key words: circular economy;urban construction;solid waste;reuse
中圖分類號:X7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28-0065-02
0 引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呈現出飛速發展勢態,城市工程建設也隨之不斷擴展。由于城市建設中,建筑所需要大量的砂石料、石灰石、卵石料等材料,這就造成了大量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等破壞生態的現象。鑒于此,使用能夠可持續發展的再生建筑材料,來緩解城市建筑廢棄物對城市的影響成為現代城市建設的主要導向。
1 循環經濟理論的內涵及原則
從本質上看,循環經濟是一種生態經濟,它是將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生態設計、可持續消費等融為一體,通過運用生態學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并經過網絡狀的反饋式聯系,來保證系統內不同行為者之間的物質流遠遠大于出入系統的物質流。
所謂循環經濟,是物質循環流動型經濟的簡稱,其所倡導的是一種與地球相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循環經濟要求將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產品”的反饋式流程,所有的物質和能量要能夠在這個不斷進行的經濟循環中得到合理持久的利用,從而把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減低到最小程度。循環經濟以“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為原則,以“高利用率和循環率,低污染和消耗”為導向,來實現最低化污染物排放,進而保持經濟系統和環境的物質平衡。
其中,減量化原則是通過減少進入生產和消費流程的物質流,從而實現經濟活動由源頭開始節約資源并減少污染,進而實現人與環境的和諧、建立節約型社會。再利用原則屬于過程性控制原則,通過要求延長產品的使用期限及服務時間強度等方式來增強產品的多次使用功能。再循環原則也可稱為資源化原則,其目的是盡可能多地利用或資源化,要求產品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夠重新變為可利用的資源。
2 城市建筑固體廢棄物的產生來源及分類
2.1 城市建筑固體廢棄物的產生來源分析
由于我國快速的城市化發展步伐,使得當前我國城市改建、擴建等所致建筑固體廢物不斷增多,成為環境污染的重要因素。根據相關統計,全現澆框架結構、磚混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等的建筑施工材料損耗,新建建筑每萬平方米的建筑垃圾產出量能達到500至600噸,舊建筑拆除則每萬平方米的建筑垃圾產出量則高達近萬噸。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建筑固體廢物的數量駭人聽聞,若不從現在開始加以重視并采取措施,將帶來嚴重后果。由此可見,重視并實施建筑固體廢物的再生處理,并結合循環經濟理論來最大程度上對建筑廢物進行再利用,才能有效保護生態環境并獲取經濟效益。
2.2 城市建筑固體廢棄物的分類
城市在進行擴建或拆除改造時,通常會產生大量固體廢棄物,其中鋼筋類、混凝土塊、轉石類的重量在廢物中所占比例較大,其中多數可作為再生資源來進行循環利用,如通過簡單整形、修補、切割后用作其它建筑物的構件等。城市建筑固體廢棄物循環利用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將各種材料進行分揀歸類,如有色金屬材料、廢混凝土、轉砌塊、玻璃等。在此基礎上針對這些廢棄物來進行直接利用、加工或者循環利用等技術性利用。
3 循環經濟理論在城市建筑固體廢物管理中的運用
在城市建筑固體廢物管理工作中,可從對資源利用的技術方面和資源流動層面來加以實施。從資源利用技術方面看,可從對資源的高效利用、循環利用以及對建筑廢物的無害化處理三個技術方面來實現。由資源流動的組織層面看,發展循環經濟的主要途徑可劃分為企業小循環,區域中循環以及社會大循環三個層面。
對于城市建筑固體廢物的管理及循環再利用,可分為行業內部循環、行業間循環以及社會大循環三重。行業內部循環是建立在清潔生產理念基礎上的,將環保工作落實到每個企業主體生產及工作中,這能夠從源頭上有效控制企業對能量和資源的使用,從而降低企業生產過程中有害廢棄物的產生,同時強化對產品回收與再利用,盡量提升產品的使用壽命。行業間循環是建立在工業生態學原理基礎上,通過發展生態工業鏈、建立企業集群等方式來實現相關企業間物質能量的封閉循環。例如某企業的廢物直接作為另外一企業的原材料時,就能將相關企業形成資源共享鏈。社會大循環則是站在社會層面來實施循環經濟的大循環,以此來建設資源循環性社會。在社會經濟、科學技術和自然生態這三大系統中構建物質流、能量流、技術流、信息流、人才流以及資本流等的大循環。
4 基于循環經濟基礎上,實施城市建筑固體廢棄物的措施
城市建筑固體廢物通過分類分揀、回收、科學處理后能夠獲取較高的再生價值,進而實現再生資源循環利用和經濟可持續發展。建筑固體廢物的處理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其涉及到諸多學科和技術手段。因此,應對城市建筑固體廢物從政府政策到資金投入等方面形成一個綜合全面的評估。
4.1 通過建立完善的循環經濟法律體系,并構建再生資源循環經濟產業鏈來將循環經濟落到實處
國家方面應重視并用長遠眼光來對循環經濟法律體系進行不斷完善,將制定、修改、出臺相應循環經濟法律法規等一系列工作提上日程,保證我國城市建筑固體廢物再生資源的循環利用能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另外,對于當前主要建筑廢物的填埋處理方式要予以治理,加強發展以廢物資源利用為核心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建設工作。我國政府應重視并支持固體建筑廢物的再生循環利用產業,并有計劃地建設、扶持、培養一批大型建筑固體廢物處理企業,并為之提供招商引資、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等成長條件與環境,從而保證我國建筑廢物的循環利用不斷走向良性循環,同時使我國生態環境得以恢復。
4.2 通過開展各形式的環境教育來提升全民的環保意識,并著力加強科技投入力度
有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的環保意識,并從孩子抓起,才能有效將環境教育落到實處。教育部門可在中小學等各個階段開展環境保護教育,社會則可通過諸如電視、廣播、網絡等媒體來宣傳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將環保意識植入每個公民的腦海中,這對資源再生利用和循環經濟理論的推廣有著重要意義。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只有通過各企業、各部門以及社會個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快速形成較大的循環經濟規模,這對建立資源節約型的循環經濟社會有著推動作用。
4.3 建立健全相關建筑固體廢物處理的獎懲制度、并保障相關政策的落實與實施
政府相關部門可通過設定再生物質循環利用獎項等形式等鼓勵政策,來推進各企業的建筑固體廢物處理和再利用的積極性,同時對于不符合環保規定的廢物處理方式要予以嚴查和重罰,并通過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等形式來加以杜絕。對于建筑固體廢物再生資源開發與利用的企事業單位以及科研院等要給與各項優惠政策,以鼓勵并促進該類企業的發展。
我國政府部門可通過簡化原來多部門參與管理的現狀,將管理職能統一規劃,進而強化長效監管機制,來促進實現環境與經濟發展的和諧和平衡,從而促進良性循環經濟體系的建立。
4.4 通過引進并借鑒國外先進技術經驗來實現我國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目標
對于廢物的再利用技術方面,德國、美國等發達國家均有著較先進的技術、經驗和處理方法。例如美國對建筑垃圾在很早以前就實施了分揀分類再利用,將廢鋼鐵進行回爐再造,對廢塑料進行再生,對混凝土塊等進行粉碎后再利用等,不僅實現了建筑廢物零填埋,還有效降低了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因此我們應將這些新技術手段等借鑒來為我所用,盡快實現我國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
總而言之,城市建筑固體廢物的再利用途徑是多種多樣的,但這些途徑均離不開政府的引導與支持。建立與之相關的管理機構和產業化工作機構,并將建筑固體廢物再利用工作落實到實處,通過明確管理機構的職責來約束建筑固體廢棄物的拆除及處理等工作,以此為城市建筑固體廢物再利用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
參考文獻:
[1]王武祥.建筑垃圾的循環利用[J].中國建材,2005,48(8):24-28.
[2]趙俊,鐘世云,王小東.建筑垃圾的減量化與資源化[J].粉煤炭,2001(2):23-26.
[3]姚偉龍,宋曉東,劉件.基于循環經濟的北京市工業固體廢棄物再利用模式研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1(5):63-66.
[4]季昆森.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建材建筑節能降耗步伐[J].磚瓦世界,2005(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