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蓓蓓 陳雁 程賓
摘 要: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精神內核,高校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重要平臺。為了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好地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培育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文化育人的思路,我院創建“讀庫”品牌,開展讀書活動,力求營造內涵豐富、參與面廣、知行合一的文化育人氛圍,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文化素養,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關鍵詞: 讀庫 文化育人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十三次全國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中指出,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要堅持立德樹人,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的全過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提到,推進文化育人。即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育人功能,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入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精神內核,高校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重要平臺。為了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好地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培育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文化育人的思路,我院創建“讀庫”品牌,開展讀書活動,力求營造內涵豐富、參與面廣、知行合一的文化育人氛圍,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文化素養,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1.“讀庫”實施方法與過程
“讀庫”通過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開展文化育人活動,即通過線上微信公眾號和線下圖書閱覽室雙線并行,開展閱讀書籍、原創書評、有聲朗讀、讀書分享四位一體的讀書活動。
1.1“讀庫”線上微信訂閱號。
“讀庫”線上微信公眾號由班委開發并運營,主要負責主題書目推薦、原創書評和有聲朗讀的搜集、編輯及推送。
書目推薦:“讀庫”每月發布一次書目推薦,先后推薦歷史、人生、心理、學習、人際等多個主題書目,包括《絲綢之路》、《人生》、《烏合之眾》、《你一年的8760小時》等40余書籍。
原創書評:“讀庫”每月征集并編輯推送一次學生的原創書評,既有古文、小說、寫實類的綜合書評,又有如《追風箏的人》、東野圭吾系列小說、最美散文、遇見童話等專題書評,目前已出原創書評9期,共計48篇。
有聲朗讀:“讀庫”增設“為你讀書”欄目,每月征集并編輯推送一次學生的有聲朗讀,該活動吸引了校內各大學院及其他高校同學的廣泛參與,目前已推出《查令十字街84號》(重慶大學)、《詩與春天》(中藥學院)、《這些都是你給我的愛》(外國語學院)、《唯有垂楊管別離》(第一臨床醫學院)、《夜雨詩意》(針灸康復臨床醫學院)、《黃金時代》(第二臨床醫學院)等7期有聲朗讀。
1.2“讀庫”線下圖書閱覽室。
“讀庫”線下圖書閱覽室書籍來源于2016年寒假期間布置給學生的一項“假期充電”作業,即讓每個學生在假期完成“三個一”,讀一本課外書籍、寫一句捐贈留言,建一個專屬讀庫。讀庫目前藏書251本,由我院2015級和2017級全體學生(251人)捐贈。
線下的圖書閱覽室提供圖書閱讀和讀書分享的場所,開放時間為每周一—周五16:30-20:30,學生可在開放時間前往閱覽室閱讀書籍,或自愿組織小型讀書分享會。目前,閱覽室每天接待閱讀者6人次,舉行小型讀書分享會17場。
“讀庫”通過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開展文化育人活動,即通過線上微信公眾號和線下圖書閱覽室雙線并行,開展閱讀書籍、原創書評、有聲朗讀、讀書分享四位一體的讀書活動。目前我們開展了9期原創書評,7次有聲朗讀,4期書目推薦,以及17場讀書分享會,訂閱號關注量為270人,總閱讀量為2753次,收獲好評共1925個,全院學生積極參與,同時也受到其他學院學生的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
2.“讀庫”工作成效及取得的經驗
通過“讀庫”活動的開展,學院深化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構建了內涵豐富的學習內容,提供了知行合一的實踐平臺,形成了文化育人的氛圍,在各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讀書資源共享,實現全員閱讀。
“讀庫”通過讓每一個學生捐贈一本書的方式,將一個個單一的思想匯聚起來,彼此交換讀書資源,使一種思想的思考變成多種思想的交流,實現讀書資源的共享。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中表示,書籍和閱讀是人類文明傳承的主要載體,希望全民閱讀能夠形成一種氛圍,無處不在。讀庫通過全院學生中開展活動,做到全員參與,實現全員閱讀,這是“全民閱讀”在高校中、在學生群體中的一次有效實踐。
2.2全面提升素質,促進個人成長。
學生以“讀庫”為平臺,通過閱讀各類書籍,撰寫原創書評,分享讀書體會,分析書籍的形式和內容,探求創作的思想性、知識性和藝術性,不僅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還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思辨能力和審美能力。通過實踐,學生身體力行做到勤學、修德、明辨、篤實,全面提升素質,對個人成長起到引導和促進的作用。
2.3加強學風建設,深化價值教育。
通過“讀庫”活動,我院學風建設得到有效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得到進一步深化。一方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顯著提高,形成了定期去圖書館或閱覽室,每天安排固定的閱讀時間,以及與同學之間互相借閱書籍等良好的學習氛圍。另一方面,學生養成關注時事政治的良好習慣,并通過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英文版)及《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講話等,進一步深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
目前“讀庫”在院內取得良好成效,并形成一定的典型經驗和固定的工作平臺,訂閱號關注量為270人,總閱讀量為2753次,收獲好評共1925個。
3.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的思考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這一論述,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本任務、出發點和落腳點提出更加明確的要求。高校弘揚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我們在融入、貫穿、落細、落小、落實上下足功夫,久久為功。我們可以通過教育引導、輿論宣傳、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等,使之落細落小落實、日常化、形象化、具體化、規范化,貫穿高校教育的全過程。
3.1教育引導日常化。
高校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精心組織課堂教學,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講生動、講透徹,要緊密聯系大學生的生活實際,增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情感認同。同時,輔導員也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引領作用,積極開展主題班會、團日活動,推動教育引導日常化。
3.2輿論宣傳形象化。
新媒體的逐步應用和推廣,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輿論宣傳提供了新的渠道,新媒體已經成為老師和學生溝通的重要載體,教師利用好新媒體,積極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傳播正能量,讓新媒體成為教育引導的重要手段,使教育引導形象化。目前,很多高校依托“易班”網絡思政平臺進行輿論宣傳,開展師生、生生思想互動,都取得良好的成效。
3.3實踐養成具體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高校要有目的、有策略地多開發一些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更加具體化,讓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感受和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例如,參觀革命紀念館、開展紅色讀書會、參加志愿者活動等。
3.4制度保障規范化。
高校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建立相關的制度規范,使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任務有制度可保障,調動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性。例如,給學生建立德育檔案,將三下鄉、志愿者活動納入其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作為入黨考核和評獎評優的重要依據等。
“讀庫”品牌的建設,是學院依托文化育人開展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建設的一次積極探索和有效實踐。“讀庫”運用新媒體的手段,構建“四位一體”的讀書模式,以青年人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核心價值觀,可示范、可引領、可輻射、可推廣,有望在全校及各大高校內推廣開展。同時,我們也希望以“讀庫”的建設為契機和起點,依托新媒體資源和文化育人活動微平臺,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使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日常化、形象化、具體化、規范化,使大學生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爭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真學習者、忠實崇尚者、自覺踐行者和積極傳播者。
參考文獻:
[1]賈立平,曹慧.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要性及路徑初探[J].高教學刊,2018(03).
[2]李有林.基于高校校園亞文化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11).
[3]李海春.高校價值觀環境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方法論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7(03).
項目來源:廣州中醫藥大學2017年人文社科研究項目輔導員專項“基于易班微平臺的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探索”(編號:SKFD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