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秋 涂德虎
摘 要: 本研究采取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法從運動員、教練員和體育管理人員三個層面,對黑龍江省冰雪訓練基地的運動員職業生涯規劃的成長階段、成熟階段和退役選擇階段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展開調研,提出要注重運動員成長階段、成熟階段和退役選擇三個階段的價值教育,引導他們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使他們運用價值觀指導自己不同階段的職業生涯規劃。
關鍵詞: 運動員 職業生涯 價值觀 價值教育
職業生涯發展是組織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從業者在組織中獲得激勵、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保障。組織為個人實現自我價值提供了平臺和保障,個人在實現組織價值基礎上實現了自我價值。運動員作為從事運動訓練和體育比賽的從業者,其職業生涯發展和自我價值的實現離不開運動隊、地方政府、黨和國家的培養和教導,同時,更離不開運動員自身的努力和拼搏。運動員職業生涯發展不同周期階段承擔著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周期階段會遇到不同的矛盾和問題。通過運用運動員職業生涯發展不同階段的價值教育幫助他們解答矛盾和問題,不僅能夠為運動員職業生涯的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更能夠提高運動員對于不同職業生涯發展階段的問題與價值關系的認識,使運動員們在不同的職業生涯發展階段學會基于正確的價值原則在工作和生活中為人處事,樹立遠大的職業理想[1]。
1. 運動員職業生涯發展周期的規劃和教育意義
1.1運動員職業生涯發展周期的規劃
依據對黑龍江省冰雪訓練基地運動員年齡結構的數據調研顯示為10歲—33歲。這一年齡結構的運動員涵蓋了一個人職業生涯發展階段的六種角色。但又因為運動員這一特殊身份,導致原本應該在25歲左右才應該出現的“工作者”這一身份提前出現在10歲左右的年齡,又因為運動員的職業發展需要有“退役”重新選擇職業的現象,使得原本在60歲左右才出現的職業退出現象提前到30歲左右的年齡。運動員這一特殊職業的生涯發展周完全區別于一般常人,導致他們角色與年齡發展不相符合的現象,產生一些問題和矛盾。
1.2運動員職業生涯發展的教育意義
運動員合理規劃自身的職業生涯,重視不同階段的價值教育,有助于科學、客觀解決職業發展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幫助自身健康成長,提升運動員在不同職業發展時期為目標而努力的持續動力。運動隊管理運動員的職業發展,負責為運動員的職業發展提供外在的資源和內在的教育責任。幫助運動員更好、更快地了解組織職業發展的目標和需求,促進運動員自身的內涵發展,使其在提高運動技能的同時增加正確的價值取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最終使運動員在不同的職業發展時期都將成為祖國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有用之人。
2.運動員職業生涯發展不同階段價值教育
2.1運動員成長階段的價值教育
經過訪談顯示此階段對運動員進行價值教育的主要人員是教練員和行政管理人員。教育的內容主要是以“勤奮、寬容、仁愛、責任等”[2]為內容的基本價值教育,目的是培養他們“為人處事”所應具備的基本價值品質。希望此種品質能夠成為運動員相互信任相互交流的基礎,以此基本價值教育為手段幫助運動員成為一個具有較高自我超越修煉水平的人,遵從內心愿景和目標的招呼、積極觀察和運用變革的力量,擁有深入探究事務的好奇心并與周圍人進行良好的溝通。
基本價值教育能夠使成長階段的運動員獲得超越自我的能力和勇氣。此種教育不僅幫助運動員克服在成長階段所遇到的共性問題,而且幫助運動員在職業生涯的關鍵時期獲得了職業潛力、激發職業興趣、提升職業能力。但作為運動員這一特殊職業的從業人員,他們更需要克服職業成長路上的各種“創造性張力”[3]所帶來的相關問題,并為自己能夠順利進入運動員成熟階段打下堅實的基礎。
2.2運動員職業成熟時期的價值教育
經過與教練和管理人員訪談得出,運動員此階段最重要的是構建與組織和教練之間有效的溝通方式和渠道及專業職業指導人員的干預。通過有效溝通實現運動員個人愿景與組織愿景保持一致,轉變運動員原有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人內心根深蒂固認識問題的慣性力量[4]。運動員平時接觸的新技術、觀點和知識沒有在實踐中發揮更好的效果,究其原因在于心智模式影響了運動員對新技術、動作等方面的理解,使得運動員對新的技術、動作的觀點和知識對于運動員內心原有的理解發生沖突。同時,心智模式影響運動員對待問題的觀察角度,影響運動員對訓練和比賽的行為,轉變運動員心智模式是提升運動員內生動力進一步創造價值的關鍵因素。
運動員激勵自己唯一的愿景,就是自己的愿景[5]。運動隊為了和運動員構建共同愿景,會不斷激勵運動員開發個人愿景。運動員在此時如果缺少自己的愿景,就只有跟隨其他人的計劃而訓練,缺少自我愿景的運動員難以從根本上主動訓練,只能順從其他人的愿景規劃而被動訓練,進而在遇到矛盾和問題時就會因為缺少自身的職業愿景而減少奉獻精神。所以,保持并構建運動員自己清晰的職業愿景,不斷探尋實現的路徑,提高創造未來的能力是運動員提高職業內生動力和實現自我價值的必要條件和有效途徑。
運動員成熟階段的價值教育依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6]在基本需求層面的外部刺激因素和次級、高級需求層面的內部刺激因素這兩個方面上。首先看基本層面的外部刺激因素主要包括:運動員通過比較其他人員外部條件的“工作條件和工資待遇等”方面;內部刺激因素主要包括:“人際關系、組織對個人的支持態度、能否得到組織或周圍人員的認可和自我成就感等”方面。運動員在職業發展的成熟階段隨著他們創造的社會價值越來越大,個人的內部激勵因素如:“自我認同感和成就感等也會隨著改變”。他們對于外部刺激因素如:“工作條件和工資待遇”等方面會相應提高。此階段價值教育除了讓運動員客觀認識外部刺激因素包含的物質價值外,還要構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導,人生基本價值、民族優秀傳統價值等為支撐的創新價值教育[7]。增強運動員的職業使命感和責任感,在實現運動員對待職業滿意度方面的內部刺激和外部刺激這兩種因素之間的相對平衡基礎上,發揮運動隊教育和育人的作用,把培養具有堅強性格和開創性個人的育人使命貫穿運動員價值教育的始終。
2.3運動員退役選擇階段的價值教育
通過對黑龍江省冰雪訓練基地2012年至2015年期間在隊運動員的基本情況進行了統計,發現運動員在退役的年齡主要在25歲—33歲,依據NLP邏輯思維層理理論顯示,此階段隨著身份的改變會給運動員帶來信念和價值的不確定性。運動員對于即將面對陌生環境,所表現出的能力擔憂、行為危機和環境恐慌。
退役選擇時期運動員的價值教育,根據NLP思維邏輯層次理論,首先運動員應提升主動轉變身份角色的內生動力,重新定位自身的社會角色、澄清價值觀。運動員具有的精神、信念和勇氣作為一種可以遷移的能力此時將發揮積極作用,克服種種困難努力提高適應新工作的能力。其次運動員了解再就業與創業的環境資源,通曉國家和地方扶持體育專業人才的政策,發現就業與創業的機會,重塑自己的職業愿景,重新定位自身的價值觀。
3.結語
運動員職業生涯不同時期的價值教育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是在構建以青少年運動員為先導,延伸到運動員成熟時期和退役選擇時期作為社會成員共同參與的創新價值教育的行動體系。在這個體系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加強運動員職業生涯不同時期的價值觀教育,其內容不僅包括人生價值教育和民族優秀傳統價值教育,更包括以勤奮、寬容、仁愛、責任等基本價值教育,使他們不但具有為人處事應的基本價值品質,更形成孝道、廉潔、節儉、謙遜的民族優秀價值品質。在運動員職業生涯不同時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教育環境,用中華民族特有的價值文化,引導運動員這一特殊群體的行為,塑造具有民族精神的中國運動員,繼續為祖國的進步、富強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涂德虎.創業價值教育[N].中國教育報理論版,2014-8-7(2).
[2][美]彼德·圣吉.第五項修煉[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10.
[3][英]格雷戈里·貝特森.NLP思維邏輯層次[EB/OL].http://www.xinli110.com/liaofa/qtlf/nlplf/201112/270434.html,2011.11.8.
[4]張旭東.職業生涯管理與輔導[M].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4.8.
[5][美]亞伯拉罕·馬斯洛.動機與人格[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6.
基金項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7年第二批產學研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支持(項目編號201702108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