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社會責任最新的理論研究、企業內生的責任實踐、最新的國際趨勢研判、以及社會民生更高的期待,將為我們筑牢責任的底線、擦亮責任的底色,在任何困難面前,都能彰顯責任底蘊、不必悲觀、更有底氣、一往無前。

時隔四年,世界杯戰火重燃,而2018 年,也在球迷的狂歡中行程過半。
當擁有無數擁躉的意大利最終無緣世界杯決賽圈以后,一個追隨意大利多年的朋友在朋友圈黯然寫著:生活還要繼續,世界杯已然結束!
而這樣的情緒,在隨著越來越多傳統強隊爆冷出局之后也來到了一個頂點。熱鬧異常的世界杯似乎熱情不再,而除了那些餐飲店老板每天依然樂此不彼地兜售著世界杯套餐之外,對于那些期待了四年的真球迷而言,沒有了支持球隊的比賽日,看球無疑成為了一種添堵。
你有多愛足球,你就得準備承受多大的無助和失望。這樣的感覺,對于2018年上半年的很多社會責任從業者來說,似乎感同身受。
在諸多的公開文件中,2018年均被視為眾多歷史節點交匯的重要一年。比如,這一年是推進和落實十九大的開局之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同時還是改革開放全面深化和再出發之年。
“這一年不會輕松?!睂τ诤芏嗌鐣熑螐臉I者來說,從年初可能就有這樣的預感。但即便如此,在涉及到社會責任的理論突破、標準建設、實踐創新、學科發展等方面,2018年的上半年,我國的社會責任仍取得了長足發展。
但對于部分社會責任從業者來說,一種少有的無助感似乎也不期而至:社會責任能解決現實中的社會問題嗎?對于一些新的商業挑戰,社會責任是否同樣能夠發揮作用?社會責任從業者能居于企業運營中心影響決策嗎……
對于答案,我們向來深信不疑:社會責任當然能夠助力更美好的生活,也將有助于打造更可持續的商業,以及建設更和諧互助的社會。但這樣的認識,在2018年上半年卻遭遇了不小的挑戰。
汶川十周年,公益慈善邁上新臺階,但“愛心媽媽”李利娟事件卻再次擊穿民間慈善的底線;維權名人六六再次手撕京東,雖再次維權成功卻也讓一眾網友感慨“不是名人的我們怎么辦”;販賣夢想的賈躍亭最終還是選擇了跑路,比躺槍“沒有夢想的騰訊”更可怕的則是一些企業對初心的遺忘;當然少不了Facebook的泄密門和中美貿易戰爭,置身這樣背景下,很多業內人也在反思:社會責任又能做點什么呢……
對于社會責任實踐和價值的求索,很多人將目光投向了由本刊舉辦、迄今已召開了13屆的金蜜蜂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國際論壇。對于業內的很多社會責任從業者而言,每年六月初召開的這次論壇,既是一次研討最新實踐、研判最新趨勢的專業論壇,也是一次社會責任從業者們分享專長、互通有無、重拾信心的責任之旅。
社會責任的路子應如何走?社會責任從業者的底氣又來自于哪?相信參加過這次論壇的朋友一定都會有自己的答案。而來自于社會責任最新的理論研究、來自于企業內生的責任實踐、來自于國際最新的趨勢研判、以及來自社會民生更高的參與和期待(詳見本期封面系列報道)……都將為責任加持,為我們筑牢責任的底線、擦亮責任的底色,在任何困難面前,都能彰顯責任底蘊、不必悲觀、更有底氣、一往無前。
編輯|李薔薇 qiangwei.li@wtoguid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