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無論是《金蜜蜂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實踐基準報告》還是《金蜜蜂中國CSR指數報告》都希望“成為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先鋒企業實踐水平的形象化反映,成為全社會認識和把握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發展現狀及趨勢的窗口;成為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實踐發展風向標,通過企業社會責任實踐評估、金蜜蜂2020社會責任倡議、金蜜蜂全球CSR 2030 倡議,引領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成為國際社會了解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發展的新維度,為中國企業和社會各界提供與國際社會交流社會責任的新工具。”

而透過這份報告,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實踐的發展歷程、特點及趨勢。
“四有”評估體系與進展
2017年,為了讓大家更好地明確什么是金蜜蜂企業,《WTO經濟導刊》提出金蜜蜂“四有”評估體系(即有心、有人、有言、有行),并將其作為尋找金蜜蜂企業活動的標準。
尋找金蜜蜂企業活動已經持續了11年。到2018年,已有3500多家企業主動參加活動,填寫“金蜜蜂企業社會責任實踐評估問卷”和提供責任競爭力實踐案例。今年收到了413份問卷,83個符合要求的案例。
在過去11年,金蜜蜂指數并不是直線上升,但是今年的表現非常明顯,涌現了許多優秀企業責任競爭力案例。
而這次發布的《金蜜蜂中國CSR指數報告2017》,形象地展示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發展的最新進展。
金蜜蜂指數十一項大發現

這是《WTO經濟導刊》發布的第五份金蜜蜂CSR指數報告。此前從2008年到2013年已連續6年發布“金蜜蜂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實踐基準報告”,并于2014年發布首份“金蜜蜂 CSR指數報告(2007-2013)”。
《金蜜蜂中國CSR指數報告2017》根據新一年數據,披露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十一項發現——
發現一:企業社會責任總體水平在十三五期間的前兩年保持較高水平發展,綜合指數上升約10%,較十二五期間提升一個臺階,預示著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將進入新的發展周期。
發現二:從“四有”金蜜蜂企業總體上看,“有人”的企業相關方履責實踐提升水平提升幅度大,“有言”的企業運營透明度水平提升明顯。在“有心”的企業責任治理和“有行”的責任競爭力實踐方面有待進一步加強。
發現三:在“有言”方面,企業勇于做“有言”企業,社會責任理念和實踐披露情況越來越得到重視,國有企業、國有控股企業保持在較高水平,外資與港澳臺企業表現優秀,民營企業加大追趕力度。
發現四:在“有人”方面,企業利益相關方理念得到普遍認同,企業對環境、社區、員工的履責水平較高,客戶責任指數始終在較高水平,對社區、環境的履責水平快速提升。
發現五:領袖型企業和成長型企業社會責任水平均呈現穩步發展趨勢,領袖型企業始終處于較高水平,兩者都特別注重對利益相關方履責,成長型企業信息披露指數提升明顯。
發現六:“魚”與“熊掌”兼得的責任競爭力實踐水平穩中有升,戰略地位、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獲得同等兼顧。
發現七:金蜜蜂企業社會責任水平保持領先,參評企業與金蜜蜂企業綜合指數的差距呈現縮小態勢。
發現八:國有企業社會責任發展保持在較高水平;外資及港澳臺企業社會責任指數首次超過國有企業,在戰略與治理方面表現突出;民營企業逐漸注重將社會責任融入企業戰略,對社區、政府、環境等利益相關方的履責水平與國有企業的差距正在縮小。
發現九:不同行業社會責任實踐指數差異縮小,電力行業、工程行業、批發零售業、制造業社會責任實踐整體表現有較大提升,電力行業對各利益相關方的履責實踐均處于領先地位。
發現十:參與精準扶貧方面,企業更加重視扶貧對象識別、資金使用和項目選擇的精準,在脫貧成效、因村派人方面存在不足,在保持扶貧效果的長效性方面存在挑戰。
發現十一:在生物資源開發利用相關業務的公司中,51%的企業愿意率先示范實施“惠益共享”原則,38%的企業已經與社區簽訂了含合作和惠益共享條款的合同,約2/3的企業表示愿意遵從“惠益分享”法律。
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發展七大建議

為了促進未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更好地發展,金蜜蜂指數報告提出了七個方面的建議——
1.企業最高管理層應提高履行社會責任對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價值和意義認識,進一步強化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戰略重視,提升社會責任治理水平。
2.提升責任競爭力是企業貢獻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解決的重要參與路徑的意識,企業要更加注重過程創新性與實踐的可持續性, 來進一步提升責任與競爭力的兼顧能力。
3.保持對利益相關方履責的較高意識,提升對各利益相關方履責績效,結合國家三大攻堅戰的要求,加強對社區、環境等相關方履責,提升對其他利益相關方的履責績效。
4.行業組織加強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引導,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責任交流溝通和能力建設活動,加強不同所有制企業間的社會責任溝通交流,推動不同行業共同提升履責水平。
5.以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為共同主題,發揮領袖型企業和金蜜蜂企業在社會責任方面的引領、示范作用,形成伙伴關系履責新合力。
6.加強扶貧項目實施過程的管控,切實提升扶貧效果的精準效應,促進扶貧項目效果的長效性。
7.開展企業生物資源開發利用領域的惠益分享機制,促進企業更加有效地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

編輯|李薔薇 qiangwei.li@wtoguid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