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凱
近年來,可持續發展呈現全球化趨勢,已經成為重要的時代潮流和商業規范。2015年9月,聯合國千年發展計劃收官之際,聯合國193個成員國共同通過了“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確定了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以應對當今最嚴峻的經濟、社會、環境和管理挑戰,并動員政府、企業和民間社會等各方力量來實現這一系列共同目標。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既體現了整個中國社會的共識,也展示了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大趨勢。

在可持續發展背景下,選擇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經營戰略,成為了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各企業紛紛尋找一條適合自己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招商蛇口理性審視自身的責任角色,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不斷融入公司戰略和日常管理運行中,全面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績效,從而推動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融入企業管理,構建可持續發展之道
招商蛇口把可持續發展視為經營之基,將可持續發展理念全面融入企業文化,結合發展戰略和運營模式持續完善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推動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度納入戰略、進入管理、融入運營,促進企業與社會共同可持續發展。
以可持續發展作為價值理念,從戰略高度驅動公司主動實施可持續經營。招商蛇口自2015年12月重組上市后,更加注重可持續的開發運營理念,以可持續發展作為價值理念,于2016年7月啟動了全新品牌主張——“城市生長的力量”,用對待生命成長的方式實現居住的升級、產業的升級、生活方式的升級,致力于打造智慧城市、智慧商圈、智慧園區、智慧社區。在招商蛇口看來,每一座城市,應該像生命一樣自然豐盛,持續生長,最終得以永續繁榮。在“城市生長的力量”背后,是招商蛇口智慧開發運營理念,杜絕盲目蔓延的生長,尋求同時滿足經濟、社區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生長,這既是招商百年責任積淀的傳承,也是適應新形勢的升級,更是招商蛇口強調自身優勢進行可持續發展的決心。

構建高效運轉的可持續發展組織體系,以可持續發展作為決策基礎。為將可持續發展理念和可持續經營管理更好地融入公司戰略和日常運營中,招商蛇口建立起管理層深度參與、專業部門橫向協同、各層級縱向貫通的可持續發展組織保障體系,由董事會通過戰略委員會進行整體把控,制定相關戰略與方針,公司辦公會決策行動方案;設置可持續發展職能部門,負責協調各專業部門與各下屬單位對相關可持續發展議題開展管理與實踐;各下屬單位設有專門人員負責組織開展可持續發展實踐工作。這使得公司的責任管理權責明確、上下聯動、高效運轉,從而有序地推進可持續管理和實踐工作。近年來,南方地區的區域供冷成為了房地產市場的熱點,在資本利益驅動下,很多公司把北方寒帶和發達國家的做法用在南方。招商蛇口組織可持續發展項目組就南方地區的區域供冷進行了節能減排、可持續發展、投資回報等多方面的科學調研和專家論證,發現建設南方地區區域供冷系統不利于節能減排,因此否決了這項有礙可持續發展的決策。
融入企業實踐,共創可持續發展價值
招商蛇口不斷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企業實踐中,在公司運營中自覺追求綜合價值最大化,統籌平衡社會期望和利益相關方要求,與利益相關方共創共贏、共享價值。
創新商業模式,引領城市升級。在深耕蛇口、布局全國、進軍世界的歷程中,招商蛇口不斷創新,摸索和總結形成了可復制、可借鑒的“前港-中區-后城”創新商業模式,這是一種生態圈式可持續發展模式,是一套以市場化方案實現城市和園區運營的空間發展模式,即以港口先行、產業園區跟進、配套城市新區開發,從而實現成片區域的整體聯動發展。通過港、區、城聯動,構建由政府推動、企業主導、匯集各類資源、多方優勢互補協同的有效平臺和產業生態圈,其內涵是產業的流動和升級,從而把城市盤活,帶動城市可持續生長。經過近40年的深耕細作,蛇口已經從一個偏僻荒蕪的小漁村,發展成為人均GDP超過6萬美元的現代化、國際化、宜居宜業的濱海新城,匯聚了深圳80%的國際教育資源和近7成的外籍居住人口。隨著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招商蛇口在東非國家吉布提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復制升級版的“蛇口模式4.0”,因地制宜,同步開發前港、中區、后城,將吉布提逐步打造成集金融、物流、貿易等為一體的“東非蛇口”,提升吉布提發展活力。
加快“雙創”建設,助力全民創新創業。在新的經濟環境下,中國政府審時度勢,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理念,透過產業政策大力扶持創新企業、民眾創新創業激情不斷高漲。然而,很多人空有好的創新想法卻難以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資金需求、場地選擇、公司運營等一系列要素成為阻礙大眾創新創業的壁壘。招商蛇口加快“雙創”建設,圍繞空間打造、平臺支持、資本對接等方面立體、縱深推動雙創建設,形成“大企業搭臺,小企業唱戲”的雙創發展格局,通過不斷增強服務雙創的能力,加快創新要素優化配置,構建區域創新產業集群,已形成多個區域雙創“高地”。雙創載體方面,公司集聚2個專業化雙創,累計孕育30個創新創業孵化器,累計孵化企業超過1500家。其中,以蛇口網谷為中心的蛇口濱海深港創新創業產業帶擁有超過60萬平方米的雙創孵化線下空間面積,集聚了招商啟航“厘米空間”互聯網孵化器、清華啟迪等24個專業化雙創平臺。2016年區內企業生產總值約400億元,同比增長一倍。在創業資源方面,公司利用內外部創業服務資源,通過合作伙伴引入、建立戰略聯盟等方式搭建創業服務生態圈。2017年引入華為、優客工場、東方富海等行業龍頭企業和頂級創投機構26家,并積極承辦中央企業熠星創新創意大賽(深圳站)等創新創業活動,為創業者對接資源,實現人才、技術、資本的注入與創新培育發展的良性循環。
踐行綠色人居理念,建設綠色智慧城市。作為綠色人居的探路者、實踐者和領跑者,招商蛇口充分考慮城市產業與城市建設的有機融合、均衡發展與功能互補,持續推進城市空間低碳化與產業結構低碳化,構建宜居、宜業、宜人的城市發展格局。從社區規劃開始,招商蛇口就圍繞“產居一體、自然和諧”合理布局各類項目,建設舒適愜意的5分鐘生活圈——走路上班、走路上學、走路購物、走路休閑,提高工作生活效率,促進交通節能減排,為賦予良性運作的發展動力。在產業篩選和空間布局上,招商蛇口確定了三個重點發展產業,形成了蛇口網谷-網絡信息和科技服務產業帶、濱海文化產業帶兩大產業帶,并通過高端產業導入、創業創新孵化等方式,打造產業轉型標桿,有力促進城市產業結構低碳化。
展望未來:深度融入,引領發展
大道行思,當砥礪前行。黨的十九大提出,我國已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新時代。新的時代,有新的使命,更有新的挑戰。下一步,招商蛇口將進一步實現可持續發展與企業文化、職能管理、業務流程的深度融入,推動可持續發展理念與管理實踐培訓覆蓋全員,探索建立通過職能線推動可持續發展深度融合的機制體制,以及監測、評價可持續發展管理實踐推進情況的工具與措施,選擇成效好、先進性強的范本樹立可持續發展管理實踐典型,鞏固和提升可持續發展管理實踐推進成效,形成行業領先的可持續發展推進模式,在戰略優化、工作體系設置、責任實踐、信息披露、利益相關方參與、風險管理、績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進入中央企業乃至世界一流企業先進行列,提升公司的競爭力、影響力、帶動力。同時,積極推進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公司國際化戰略,進一步對標可持續發展相關國際標準,突出海外運營的國際理念,有效利用可持續發展的國際語境,建立與運營所在地和國際社會的和諧關系,在海內外樹立可持續發展、負責任的企業形象與標桿地位,助力“5年內進入世界500強”戰略目標的實現。
編輯|杜娟 juan.du@wtoguid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