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可可 鮑舒晴 彭紅光 魏利霞
摘 要: 鑒于寫作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本研究基于錯誤分析理論,以英語專業(yè)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識別和歸類小型自建英語作文語料庫中的錯誤類型,提出相應的糾錯策略,并將之運用于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寫作訓練中,旨在探索糾錯訓練對學習者英語寫作能力提升的作用,結果顯示糾錯訓練能有效降低學習者在英語寫作中的出錯率,并提高其寫作水平。
關鍵詞: 錯誤分析 語料庫 糾錯策略 英語寫作
一、引言
作為英語學習中的一項基本內(nèi)容,寫作是反映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同時,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對其語言知識的掌握也具有促進作用。但是,學生在多類全國英語測試中的表現(xiàn)卻不盡如人意,尤其是寫作。在英語專業(yè)四、八級考試中,學生英語作文中的語言錯誤也是層出不窮[1][2][3]。由此看來,如何有效提高英語學習者的寫作能力已經(jīng)成為目前英語教學與學習中的重要課題之一。基于錯誤分析理論,對學生進行糾錯訓練不啻是一個好的嘗試。正如英國語言學家Corder所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犯錯誤反映了學習者掌握語言體系的程度,更是學習者希望對語言進行準確判斷與改進的表現(xiàn)[4]。因此,合理運用中介語錯誤促進學生語言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二、錯誤分析理論
錯誤是語言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現(xiàn)象,其產(chǎn)生原因較復雜。傳統(tǒng)的對比分析法認為學習者在外語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及出現(xiàn)的錯誤主要由語言差異性造成[5][6]。教師通過對比分析預測學生易犯錯誤之處,可以幫助學生克服由于語言負遷移引起的學習困難。但是認知心理學認為對比分析法夸大了遷移的作用,對所學語言的特征考慮不夠[5]。“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一文是錯誤分析理論的奠基之作,文章指出第二語言學習其實是整個語言體系的再創(chuàng)造過程[7]。錯誤的出現(xiàn)證明了外語學習者在不斷地進行第二語言學習探索與研究,是一種積極的學習表現(xiàn)[8]。通過研究學生在英語寫作過程中的錯誤,可以進一步了解外語學習過程,從而提高學習者的英語寫作能力[9]。
三、研究設計
研究分三階段:第一階段,研究者先收集和整理了寧夏某高校英語專業(yè)二年級學生的期末考試作文,以之為語料,借助錯誤分析理論對英語專業(yè)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錯誤進行識別、分類及原因探討。第二階段,研究者以15名英語專業(yè)學生為研究對象,以第一階段的研究為基礎,對其進行糾錯訓練。具體分為五個步驟。首先,對其英語寫作水平進行前測,前測試題為議論文。其次,對前測作文中的錯誤類型及頻率進行統(tǒng)計分析。隨后對其進行兩個月的針對性訓練,糾錯訓練以第一階段所用文章為學習材料,分獨立改錯、小組討論、錯誤類型講解、糾錯策略探討等步驟。訓練結束后,對研究對象進行后測,試題仍為議論文。另外,對后測作文中的錯誤類型及頻率也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第三階段,首先,對研究對象前后測中出現(xiàn)的錯誤類型及出現(xiàn)次數(shù)進行比較分析。其次,探討有效糾錯策略,從而指出錯誤識別和糾錯訓練對學生英語寫作過程中錯誤改善的有效性。
四、英語寫作錯誤識別
本文以寧夏某高校102名英語專業(yè)大二學生的期末考試英語作文為語料,對其英語寫作中出現(xiàn)的錯誤進行識別和分類,具體錯誤分布情況見圖1。
如圖所示,語料中識別出916個錯誤。以詞匯錯誤和語法錯誤所占比例較大,其中搭配不當、單詞拼寫、用詞不當、句型結構和單復數(shù)類錯誤出現(xiàn)較為頻繁,分別為110次、198次、124次、124次、95次。根據(jù)統(tǒng)計結果,研究者對出現(xiàn)次數(shù)較多的幾類錯誤的原因進行了分析。
(一)詞匯錯誤
1.搭配不當
學生在英語寫作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套用母語搭配的現(xiàn)象,如例(1)。其次,由于對英語搭配知識的掌握不足所產(chǎn)生的錯誤,在學生的英語作文中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如例(2)。
(1)When we saw that other students have so many achievements, we will reflect on our own.
學生受母語表達的干擾,用see表示“看到”其他同學的進步,而在英語中see并無此類用法。
(2)As much as I am concerned, students should study alone.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是固定搭配,譯為“就我個人而言”,學生對英語短語中的搭配知識掌握不足,從而造成該句的錯誤。
在語言表達過程中,學習者的遣詞造句既須符合客觀規(guī)律,又須符合所學語言的習慣用法。對英語學習者來說,完全地掌握英語中豐富的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難度較大,且易受來自于母語的干擾。另外,學生對搭配知識的過度概括及缺乏目的語文化背景知識也是造成該類錯誤出現(xiàn)的重要原因[10]。
2.單詞拼寫
圖1顯示,由單詞拼寫引起的錯誤為198處,在各錯誤類型中位居首位。分析后發(fā)現(xiàn),拼寫錯誤主要表現(xiàn)在語音類拼寫錯誤和語法類拼寫錯誤兩個方面,具體見例(3)、例(4)。
(3)consered→concerned puzzed→puzzled(語音)
由于母語的負遷移,學生在英語單詞拼寫過程中往往會過度地使用規(guī)則,誤解某些發(fā)音和拼寫規(guī)則,造成語音類拼寫錯誤。
(4)undependent→independent arguement→argument(語法)
英語為屈折語言,其單詞往往會有多種變形,學生對各類變形知識的一知半解,造成了以上兩個單詞的拼寫錯誤。
單詞拼寫是英文學習者寫作過程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錯誤類型,其出現(xiàn)的原因主要可概括為學習者對英語發(fā)音和語法知識的掌握不夠。何安平[11]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拼寫錯誤在很大程度上與發(fā)音失誤有關。英語作為屈折語的一種,其單詞變化形式較多,學生因語法知識不扎實而導致單詞拼寫錯誤現(xiàn)象較為普遍。
3.用詞不當
圖1顯示,學生在英語寫作中用詞不當?shù)腻e誤經(jīng)常出現(xiàn),研究者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該類錯誤在學生英語作文中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為詞的選擇不當及詞的形式不當,具體見例(5)、例(6)。
(5)These important thought will cultivate students tremendous interests.
cultivate意為“培養(yǎng)”,可與habit搭配意為“培養(yǎng)……的習慣”,而arouse常用于表示“引起某人的興趣”,較符合原文意思。
(6)Many students cannot finish their group work, lack of cooperation.
在完整的英語句子后不能接名詞短語,多余的句子成分會造成語法上的錯誤,故該句中應使用動詞的現(xiàn)在分詞短語做伴隨狀語。
寫作就是遣詞造句的過程,單詞作為文章中最基本的單位,在其拼寫正確的同時,選詞也合適才能正確表達作者的思想。學生詞匯量小,對單詞意義易片面理解,這些皆是造成該錯誤的原因。學生記單詞時,大多只記憶其漢語意思。因此,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往往受母語影響,把單詞和語境孤立起來,造成用詞不當?shù)腻e誤。
(二)語法錯誤
1.句型結構
英語與漢語的句型結構差異較大,研究者發(fā)現(xiàn)學生在句子結構上的錯誤主要體現(xiàn)在從句及語序上的錯誤,具體見例(7)、例(8)。
(7)Because this problem is very difficult, so no one can give the answer.
在英語中because引導的是原因狀語從句,不可與so連用,這是錯誤的英語表達形式。
(8)If students not pass the examination, they will be very sad.
If在英語中引導條件狀語從句,表“如果”,但在該句的表達中,學生偏向于漢語語序及表達形式。
顯而易見,漢語和英語的句型結構有很大不同,如漢語的表達通常以人為中心,而英語的表達則常用無生命的名詞作為主語[12],這種語言應用上的差異極易引起語言的負遷移。學習者在寫作過程中往往會習慣性地偏向于母語思維,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學習者英語寫作中的句型結構錯誤[13][14]。
2.單復數(shù)
圖1顯示,單復數(shù)錯誤共出現(xiàn)95次,其表現(xiàn)形式一般為名詞單復數(shù)的變形及主謂一致,具體見例(9)、例(10)。
(9)I admit that there are many benefit for students to study in groups.
句中可數(shù)名詞benefit前有形容詞many,表許多,故名詞benefit應改為復數(shù)形式。
(10)Studying in groups have many advantages.
句中主語為動名詞短語studying in groups,在英語中非謂語動詞做主語時,謂語動詞應用單數(shù)。
不同于中文直接在名詞前后加“一些”,“們”等詞進行復數(shù)表達,英語是對名詞進行有規(guī)律的變形。英語中謂語的單復數(shù)變化一般符合章振邦[15]提出的主謂一致三原則,而漢語中的謂語動詞不管主語怎么變化都不用變化[16]。這種差異往往會導致漢語對英語的負遷移,從而造成單復數(shù)錯誤[8]。
五、前后測結果分析及糾錯策略
通過對某高校英語專業(yè)15名學生進行為期兩個月的糾錯訓練后,研究者對研究對象前后測作文中的錯誤類型及出現(xiàn)次數(shù)進行統(tǒng)計,具體見圖2。
圖2顯示,研究對象在前后測中共出現(xiàn)12種錯誤類型。訓練后研究對象所犯錯誤皆有不同程度的減少,但仍有少數(shù)錯誤類型的錯誤率居高不下。對此,研究者將前后測作文中出現(xiàn)的錯誤進行了對比分析,并提出了糾錯策略,內(nèi)容如下:
(一)前后測對比分析
由圖2可知,通過兩個月的糾錯訓練后,多數(shù)類型的錯誤皆有不同程度的減少,為了更好地說明問題,研究者將實驗前后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進行了對比,結果如下:
1.技術性錯誤
技術性錯誤主要包括大小寫和標點符號兩種錯誤類型。由表1可知,訓練前該類型的錯誤占比為6.62%,訓練后錯誤率降到了1.32%,其中大小寫錯誤在后測中沒有出現(xiàn)。這證明了由于粗心而犯的技術性錯誤是可以通過糾錯訓練糾正的。
2.詞匯錯誤
詞匯類型的錯誤率由38.97%下降到了38.16%,該錯誤在學生英語寫作中占比仍舊較大。雖然短期的訓練能夠降低詞匯錯誤的出錯率,但是并不能徹底消滅該類錯誤,只有在學習中不斷地積累,才能逐漸降低該類錯誤的出錯次數(shù)。
3.語法錯誤
訓練后,語法類錯誤率為59.20%,相較于測試前的52.20%,不降反升,但錯誤數(shù)與訓練前的71次相比,訓練后減少到45次。語法類錯誤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是語言的負遷移,這種固有的思維模式在短時間內(nèi)很難有所改變,但錯誤數(shù)的下降也體現(xiàn)了糾錯訓練對該類錯誤是有作用的。
4.語篇錯誤
語篇類錯誤由訓練前的2.21%降到1.32%。在糾錯訓練中,研究對象和研究者一起對該類錯誤出現(xiàn)原因及其相關的知識內(nèi)容進行了分析,該過程使研究對象對該類型錯誤的把握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錯誤數(shù)也有所下降,這說明糾錯訓練對消除語篇錯誤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糾錯策略
錯誤分析對外語學習有很大意義,糾錯成功與否則取決于有效的糾錯策略[17]。經(jīng)過實際的糾錯訓練,研究者認為糾錯應從兩方面著手:
1.實踐和學習相結合
實踐證明,學生英語寫作所出現(xiàn)的錯誤,一部分無須做理論上的煩瑣分析,只需反復練習便可熟練掌握正確的表達,如大小寫和標點符號類錯誤。另一部分不僅需要進行理論上的分析,還必須經(jīng)過多次實踐才能掌握正確的表達習慣,如詞匯、語法和句型結構類錯誤[18]。學生在了解錯誤的類型和產(chǎn)生原因后,還需對相應的語言材料進行實際的練習。這樣學生既可以理解產(chǎn)生錯誤的原因,將錯誤與正確的語言表達形式進行對比,又可以通過實踐學習正確的語言表達,加深對正確形式的記憶。
2.學生為主,教師為輔。
在傳統(tǒng)糾錯過程中一般都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是語言的主要輸入者和課堂指揮者。但是,這樣一來,學生就失去了對自己語言系統(tǒng)進行檢測的機會[19]。實踐證明[20],學生最喜歡的糾錯方式是通過教師啟發(fā),促使學生自我糾正。這種糾錯方法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21]。在糾錯過程中,當學習者遇到以自身能力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答疑解惑。錯誤在寫作過程中是不可避免的,而如何將錯誤作為自己成長的階梯,則需要師生一起努力,共同合作。
六、結語
通過實證研究,研究者發(fā)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錯誤識別和糾錯訓練雖然能夠有效降低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寫作中的出錯頻率,但并不能徹底對其加以消除。對此,研究者從學習者的角度提出了幾點建議:(1)寫作前進行積累,在日常學習中,學生應注重寫作水平的提高,強化寫作意識。同時,可以通過背誦和朗讀英語美文,進行大量的語言輸入,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積累相應的語言知識和篇章構建技巧[22]。(2)寫作時進行糾錯,學生作文中通常較多的錯誤并非真正意義上的錯誤,而是由于筆誤或粗心造成的失誤,是可以避免的[17]。在寫作中,再次閱讀作文,糾正因失誤而出現(xiàn)的錯誤。這一過程的糾錯主要是針對作文中存在的技術性錯誤,如大小寫、標點符號等。(3)寫作后進行分析,作文批改后,學生可以先進行自我糾錯,確保已知錯誤全部改正。然后,同學之間互相交流找出自身未能發(fā)現(xiàn)的錯誤[23][24]。最后,在教師的幫助下解決仍存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鄒申,方秀才,陳煒.2011年英語專業(yè)四、八級考試分析報告[J].外語測試與教學,2012(1):1-10.
[2]姚虹.英語專業(yè)四級、八級測試(TEM,TEM8)統(tǒng)計分析及對教學的啟示[J].語文學刊,2006(12):112-115.
[3]王曉琪.2016年全國英語專業(yè)四級改革寫作總結與分析[J].考試周刊,2017(7):7-8.
[4]彭秀松.自我改錯對初中英語寫作的影響[J].科技資訊,2016(30):167-168.
[5]戴煒棟,束定芳.對比分析、錯誤分析和中介語研究中的若干問題──外語教學理論研究之二[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94(5):1-7.
[6]鐘秋媛.對比分析、錯誤分析和中介語研究探析[J].科教導刊,2016(5):59-63.
[7]Corder S.P.. 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IRAL,1967(4):161-170.
[8]孫敏.基于錯誤分析理論的高職英語寫作教學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3.
[9]何芬.錯誤分析與高中生英語書面表達能力的提高[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3.
[10]司云偉.詞語搭配及搭配不當實例分析[D].延吉:延邊大學,2003.
[11]何安平.學生英語拼寫錯誤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2001(3):199-205.
[12]王藝.從英語寫作的中式表達中透析漢英思維的差異[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與教學),2010(5):160-161.
[13]Alice Y. W.. Chan Toward a Taxonomy of Written Errors: Investigation Into the Written Errors of Hong Kong Cantonese ESL Learners[J]. TESOL Quarterly, 2010(2):295-319.
[14]Alice Y. W.. Chan Syntactic Transfer: Evidence from the Interlanguage of Hong Kong Chinese ESL Learners [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2004(88):56-74.
[15]章振邦.新編英語語法教程第二版[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5.
[16]徐晶迎.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在英語寫作中的動詞錯誤分析-基于語料庫的研究[J].大學英語,2016(1):16-20.
[17]余美根.英語寫作中的語法糾錯策略[J].華北煤炭醫(yī)學院學報,2008,10(6):880-881.
[18]趙紫清,李巖.錯誤分析理論與英語課堂糾錯策略[J].遼寧醫(y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9(1):111-113.
[19]牟金江.語言錯誤分類及其糾錯策略[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12(4):1-3.
[20]魏利霞.4MAT過程教學法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2):87-93.
[21]曹曉敏,袁濤.錯誤分析理論下的糾錯策略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滁州學院學報,2011,13(3):115-116.
[22]孫靖宇.大學生英語寫作中的語際錯誤分析及糾錯策略研究[J].科教文化,2013(9):175.
[23]陳生梅.試論英語教學中的糾錯策略[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02(3):42-46.
[24]趙莉.糾錯視角下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策略[J].讀與寫雜志,2016(1):35-36.
基金項目:2017年寧夏自治區(qū)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QJCX-2017-019)。項目主持人:陳可可,組員:鮑舒晴,彭紅光;指導教師:魏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