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偉
摘 要:新課程教育改革背景下,對于新時期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提出了新的嘗試。作為教育的初級階段,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主要是一些基礎知識,為后續數學知識的學習起到保障的作用。而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知識學習更多的是建立在興趣基礎上,所以應該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推動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提升數學教學成效。就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改革進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創新對策予以實踐。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
新課改持續深化下,小學數學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需要同步創新,迎合時代發展選擇合理的教學模式,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促使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數學知識涉及內容較廣,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推動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有助于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學習能力,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升數學教學成效。由此,加強新課改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有助于促進學生數學綜合學習能力的全面發展,推動教學改革的持續深化。
一、新課改對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要求
1.理論聯系實際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校在基本數學知識的教學方面,應該加強課堂和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將知識貫穿于日常生活各個方面。作為一門應用型課程,數學知識的學習不應該局限在課堂上,而是應該幫助學生提升數學綜合運用能力,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到實踐中[1]。例如,在學習認識人民幣內容時,人民幣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消費的主要工具,教師應加深學生對人民幣的認知,聯系實際生活,鼓勵學生闡述自身日常使用人民幣的情況,可以讓學生更加靈活地使用人民幣,提升學習成效。
2.明確教學目標
新課程改革持續深化下,小學數學教學應該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構建高質量的教學課堂。數學知識教學應該充分發揮育人作用,將知識和育人功能整合在一起,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教育。這種教育包含的內容較為多樣,包括德育和美育。所以,教師應該在了解學生學習習慣的基礎上,注重學生德育水平的提升,養成良好的品德素養。諸如,在學習認識時間一課時,除了幫助學生認識時間以外,還要注重對學生的德育,可以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時間觀念,在日常生活中做一個守時的人。
3.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該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素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除了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外,還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可以自主思考和分析,更加高效地掌握數學知識[2]。例如,在講解圖形與變換一課時,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讓學生能夠自主探索和發現不同形狀的圖形,聯系實際生活,激發圖形創造力和想象力,為后續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
二、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對策
1.因材施教,立足于實際
小學生由于自身年齡較小,無論是認知水平還是學習水平都處于較低層次,但是不同學生身心發育程度不一樣。數學學習中,學生由于個體差異,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能力和興趣點不同,所以可能導致部分學生跟不上班級整體的教學進度,對于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不足,嚴重影響到學生后續知識的學習。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結合學生的能力和興趣,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層次,因材施教,提供有效的指導和幫助,切實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成效[3]。
2.創新教學方式,應用多媒體技術
小學數學教學中,傳統教學方法較為單一、陳舊,阻礙教學水平的提升。小學生自身年齡較小,很容易受到客觀因素的影響,應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活動開展,可以改變以往枯燥、單一的教學模式,通過文字、圖片、聲音和視頻動畫多種形式將知識展現在學生面前,課堂教學更為直觀、生動,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養成良好的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為后續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生好奇心較強,對數學知識的興趣高低直接影響到數學知識的學習成效。數學作為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以往強制性的知識灌輸方式較為單一,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長此以往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教學成效。所以,教師應該注重在講解知識的同時,為學生提供引導和幫助,推動教學方式創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養成的自主學習興趣,提升學習素養。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應該積極響應教育改革要求,推動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創新,有助于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學習能力,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養成良好的學習素養。
參考文獻:
[1]聶雁軍.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J].中華少年,2017,31(10):176-177.
[2]令俊平.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策略探討[J].中華少年,2016,21(25):157-158.
[3]宋開紅.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