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卓鵬
摘要: 本文以泛旅游時代的到來為背景,總結了我院在開展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方面的具體實踐,包括:創新創業理念融入、創新創業課程資源建設、創新創業技能訓練、創新創業實踐和創新創業平臺搭建和創新創業榜樣展示,最后從政府、學校和企業角度提出了進一步做好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的相關思路和建議。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era of generic tourism as the background,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practice of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of tourism management in my college, including: innovation concept of infusion, entrepreneurship curriculum resource developent, innovatiol skills training, innovative business practices and innovative platform building, fin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government,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ideas and suggestions to further strenghing the innovative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關鍵詞:創新創業;旅游管理;大學生
Key words: innovation;tourism management;college students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26-0186-03
0 引言
“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消費活動的實現,涉及諸如傳統旅游業、餐飲業、酒店業、零售業、交通業、文化娛樂業、體育運動業、房地產業等眾多產業,這些都可以統稱為“泛旅游產業”。因此,泛旅游產業是指超出觀光、休閑、度假等傳統旅游概念的更加泛化的旅游產業概念,是為人們提供具備趣味性、藝術性、知識性、刺激性等特性的體驗消費的一系列產業的總稱,其內容包括會展、運動、康體、娛樂、養生、節慶等,產業鏈連接到餐飲、運輸、酒店、商業、農業等。泛旅游產業通過提供具備吸引力的體驗內容和產品結構,吸引人們聚集,從而產生極大的社會和經濟帶動作用,形成游憩區、度假區、會展區、娛樂區、步行街區、購物游憩區以及旅游小鎮等,推動區域旅游產業轉型升級。隨著泛旅游時代的到來,旅游業的內涵和外延得以大大拓展,這為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提供了更為多樣的崗位選擇和更為廣闊的天地。
1 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在泛旅游時代背景下和國家“萬眾創新、大眾創業”的號召下,作為新時代創新創業的主體,我院旅游管理專業師生積極響應和參與,并在以下五個方面開展了相關工作,培養了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1.1 創新創業理念融入
在大學中推行創新創業教育,就必須打破傳統的人才觀念,樹立新型的人才觀。在我院推進創新創業教育中,主要幫學生樹立了個性化、應用性和創新性三種理念。
①個性化。個性化就是必須充分尊重個性的價值,根據每個人的特點因材施教,而非采用統一模式進行灌輸。旅游管理專業教師根據個人特長成立創新創業興趣小組,借鑒企業招聘、雙向選擇的形式招聘學生進入。在具體指導過程中,根據每個人的興趣、愛好和特長等指導其開展創新創業項目。
②應用性。在應用性理念的指導下,旅游管理專業教師的日常教學不再以學科知識體系為主,而要以實際工作中面對的問題為導向。強調“做中學”,強調個體的主動探究,提倡團隊教學和研究性教學,提倡以解決問題為中心開展教學內容設計。
③創新性。培養創新性人才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批判性思考能力。旅游管理專業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對不同觀點去偽存真,去粗存精,形成學生自己的獨立判斷能力。培養批判性思考能力不僅是培養理論思維能力的基礎,也是培養實踐應用能力的基石。
1.2 創新創業課程資源建設
個性化的創新創業課程資源是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基礎。2016年以來,旅游管理專業教師組成課程開發小組,并針對專業特點,自主開發了《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講義》。該講義分為:創新創業環境篇、創新創業工具篇、創新創業應用篇、創新創業實踐篇、創新創業案例篇。同時開發了配套的微課、PPT課件、教學大綱、課程標準、視頻庫、案例庫、習題庫等,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的創新創業課程資源包,極大地提升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的針對性。
1.3 創新創業技能訓練
我院旅游管理專業創新創業技能訓練分為基本技能和專業技能兩大部分。詳見表1。
1.4 創新創業實踐
大學生的創新創業不能僅停留在理論層面,要盡量給師生創造條件進行實踐,只有兩者相結合才能真正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為提高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我院建設有按照三星級的標準建設的校內實習酒店,面積為11000平方米,60多間標準客房。該實習酒店由旅游專業老師組成管理團隊,日常經營大部分由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擔任。酒店前廳提供旅游咨詢,客房預訂,客房入住,退房等服務;餐廳提供中餐和西餐服務;客房提供客房清潔,客房安全等服務。每個部門安排不同的班級學生進行輪班。此外,旅游管理專業的校內咖啡生產性實訓室和校內茶藝生產性實訓室在滿足正常教學的同時,也可對外營業。這些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促進了大學生創業的實踐能力。
1.5 創新創業平臺搭建和創新創業榜樣展示
我院還積極為學生搭建校內外創新創業平臺,拓寬學生的視野。主要做法如下:
①創新創業大賽。為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我院每年舉行2次校級創新創業大賽,優秀選手推薦參加市級、省級和國家級創新創業大賽。目前已形成完整的校級——市級——省級——國家級創新創業大賽體系,實現“以賽促學、以賽促教”。
②旅游管理專業創新創業沙龍。每年5月被確定為我院“創新創業活動月”,旅游管理專業老師邀請業內創業精英舉辦各類沙龍、創新創業經驗分享會、旅游投資經驗交流、創新創業成果展等,與在校大學生交流和分享創業經驗,并開展創業政策咨詢、解決學生創業困惑。在學校內形成較為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充分調動大學生的創業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創新精神。
③優秀畢業生返校系列活動。每年6月,旅游管理專業老師邀請往屆優秀畢業生返校,特別是創業成功的畢業生返回學校通過座談會、講座、經驗分享會等多種形式,在校大學生交流,提升他們的創業信心。
④樹立創業典型。旅游管理專業每年都從候選人中評選出1-2名創業典型,頒發“校園創業先鋒”榮譽證書,并給予適當的物質獎勵。為擴大影響,候選人的創業事跡都被放在公眾號上展播,由學生和老師共同投票,激勵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創新創業。
⑤成立社團。在旅游管理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先后成立創業協會、旅行社協會、旅游策劃與營銷協會等,學生會也專門成立了創業實踐部。據統計,每年專業社團與省內其他院校聯合開展創業相關活動20余次,社團會員已突破1000人。
2 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建議
2.1政府方面:要完善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長效機制
第一,政府通過出臺相關優惠政策,提高旅游企業參與創新創業工作的積極性。例如可參照西方國家的經驗,給予參與學校協同育人的旅游企業一定補貼或減免稅費。第二,要通過小額貸款、低息貸款、免息貸款、大學生創業綠色通道等政策,為大學生的創業道路提供資金和政策扶持。第三,社會對于大學生創業應給予一定的鼓勵與包容。特別是對待大學生創業的失敗,社會和媒體應持包容的態度,允許他們暫時的不成功甚至是創業失敗,在社會上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
2.2 學校和企業方面:加強產教融合,校企共同培育創新創業型人才
①吸引行業企業優秀師資參與創新創業教育工作。
旅游企業管理人員長期活躍在一線,實戰經驗豐富,對行業發展動態把握精準,邀請他們作為創新創業兼職教授給學生上課、開展講座,既可彌補專職教師行業實踐經驗不足的劣勢,還可為學生帶來最新的行業信息,使學生獲得創新創業的實戰經驗。
②專業教師要主動走進企業鍛煉,不斷提升創新創業能力。
旅游企業要為專業教師提供到企業兼職、掛職鍛煉的機會,提高教師創新創業的意識與能力。同時,旅游管理專業教師也可以運用專業知識為企業提供咨詢服務,幫助企業培訓員工,給企業員工提供到高校進修、提升學歷的機會,為旅游企業的發展培養后備人才。
③校企雙方共同建設校外實訓實習基地。
專業教師應與旅行社、酒店、會展公司等旅游企業合作建立實習基地,以企業真實項目和工作任務引領實習基地為在校大學生和實習生的創新創業服務。此外,還可以在學校成立企業專家工作站,邀請企業精英作為創新創業大賽和創新創業項目的創業導師,指導學生開展創新和創業實踐。
④校企合作共建創新創業平臺。高校與旅游企業在滿足雙方需求的前提下,通過引入旅游企業或資本,共同搭建大學生創業工作坊、創業園區、創業孵化園等創業基地,組建跨學科、跨部門的創新創業平臺,并鼓勵旅游管理專業教師參與創業基地的日常經營管理。此外,創業基地還可以為創新創業的學生開展具體的咨詢業務,例如:信貸融資、工商注冊、管理運營、營銷策劃、市場調研等多方面的指導。也可由旅游企業出資定期舉辦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對于發展前景看好、市場效益較好的創業項目,旅游企業可為其提供風險資金,并支持項目孵化。
2.3 學校內部:要出臺相關鼓勵政策,提高教師和學生參與創新創業的積極性
①教師考評制度方面。將專業教師參與指導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創新創業項目運營、等納入教師綜合考核體系。并把專業教師指導學生開展科研創新、創業活動、社會實踐等折算成工作量,激勵教師積極參與創新創業教育。
②教師管理制度方面。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允許與鼓勵一定比例的專業教師創業,并提供相應的政策和資金支持,提高教師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踐能力。
③學生考評制度方面。給予專業教師更大的自主權,實行更為靈活的考評制度,例如:對于創新創業大賽獲獎、開展創新創業活動取得一定成效的學生,對其成果進行鑒定核實后,可折算成一定比例的學分。對于積極參與創新創業活動并取得一定成績的學生,在入黨、評優、獎學金評審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鼓勵他們主動參與創新創業活動。
參考文獻:
[1]吳玉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困境與路徑選擇[J].教育探索,2015(11).
[2]劉鵬,李川,陳建.中美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比較研究[J].教育評論,2016(1).
[3]劉小蓓,黃文勇.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探究[J].高等農業教育,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