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宏亮 劉穎 張琪
摘要: “創業創新”時代給工商管理專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與挑戰,以立德樹人為導向,構建出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對工商管理專業的教育教學改革有很強的借鑒意義。從而全面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升工商管理專業在就業市場上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Abstract: Entrepreneurial innovation era has brough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ajor.By moral education oriented,to build out a new type of personnel training mode,has a strong reference significance o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reform.The mode can roundly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The attrac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of the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ajor in the employment market will be also improved by it.
關鍵詞: 創業創新;工商管理;人才培養
Key words: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ajor;talents training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26-0203-02
0 引言
工商管理專業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面向企業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等多個領域。需要既懂理論知識,又擁有一定的實踐經驗的應用型人才[1]。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需進一步明確,專業課程設置有待進一步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急需深入和完善,學生實踐技能需要進一步提升[2]。工商管理專業的教育教學,承擔著培養高素質人才、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任。根據地方經濟人才需求,人才市場的需求轉為重能力和素質的創業創新型人才。而對于人才供應方的高校來說,在人才培養的模式上落后于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應該根據需求的變化進行及時調整,應該積極適應“創業創新”所帶來的教育環境的變化,把“創業創新”納入工商管理專業的發展戰略層面,圍繞教育理念、教學結構關系、培養方案、學習模式等方面進行積極改革。
1 工商管理專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培養目標“模糊不清”,專業名稱本身就是一個宏觀概念,比較籠統,被人稱之為“萬金油”專業;二是課程設置“廣而不專”,課程廣泛涉及人、財、物、信息等各個領域,針對性不夠,與企業實際需求有一定差距;三是培養模式“散而不系統”,人才培養特色不夠明顯,四是實踐教學體系薄弱,一方面大部分院校由于資金有限,資源投入不足,教師缺乏實踐教學能力,很難達到教學的需要。另一方面企業很難接收學生從事實習活動,學生得不到管理實踐的鍛煉[3]。
2 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
創業創新教育是以培育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創新創業能力為主的教育,訓練基本的創業技能,培養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4]。工商管理專業圍繞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專業的培養目標是順應創業創新經濟時代背景下,各行各業對管理人才需求的實際情況,旨在塑造一批從事工商行業、企業實踐和研究,通曉現代企業管理實務的復合型人才。培養學生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全面知識結構和實踐創新能力,具有創業管理、戰略執行、市場開拓、生產制造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物流供應及管理和信息獲取及處理等方面能力,能夠在營利性和非營利性機構從事管理工作的應用型專業人才。一是就業在工商企業單位,以及銀行、證券、咨詢公司等各類機構等領域,從事生產、銷售、物流、人力資源、辦公室文秘等管理工作;二是報考工商管理一級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和經濟類學術碩士研究生;三是報考公務員,面向國家和省市各級政府機構經濟綜合管理部門或行業管理部門;四是自主創業。
確立“三高”的人才培養目標,具體定位如下:一是在管理道德素質上,工商管理專業培養適應現代市場經濟需要,具備創新意識、人文精神、企業家精神和誠信品質。二是在管理基礎知識上,掌握現代管理理論和方法,系統掌握一般管理、職能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應用工具。具備初步的科學研究創新能力。三是管理職業應用能力上,具有創業實踐能力與溝通技能,能夠運用戰略管理理論和方法,正確認識組織的資源和外部環境,做出正確的決策。能夠了解他人,理解他人,與他人合作,激勵他人,共同完成組織的任務。
3 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實施路徑
以創新為核心創業,以創業為導向創新,培養“管理道德素質高、管理知識水平高、管理職業能力高”的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創業創新人才。“三高”的培養目標的實現需要通過“四全”路徑實現。一是全員教師,全員教師是指授課中滲透創業創新理念,對改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起重要作用。二是全體學生,通過“項目制”和“創業創新特色實訓”。所有學生都必須參加創業創新的學習。三是全面課程,全面重構修訂課程教學大綱,整合課程教學內容,四是全程實踐,指實踐教學全過程性,四年實踐環節不斷線,由淺入深。體現在現實與虛擬的協同、課上課下的協同、校內校外的協同。實踐教學“圍繞一個中心、突出兩個重點、培養五種能力”的建設與改革思路。緊緊圍繞人才培養這一中心任務,重點加強實習基地建設與實習內容改革,著重培養學生適應社會、動手操作、創新創業、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五種基本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創新能力。提高實踐學時比例,突出專業特色凝練,強化能力,鼓勵探索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
培養“管理道德素質高、管理知識水平高、管理業能力高”的工商管理專業創業創新人才。“三高”的培養目標的實現需要通過“四全”路徑實現。即:一是全員教師,二是全體學生,三是全面課程,四是全程實踐。還需要“五大系統”作為保障。即: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實踐基地和孵化平臺。
4 人才培養教學策略
以“學生獲取知識、增強能力、素質養成”為主線,以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為兩翼,以理論教學為基礎,以實踐環節為支撐,以素質大賽競賽活動為引導,構建“理論教學、實踐訓練、素質養成教育”三位一體的培養機制。
4.1 可視化教學課堂
以IPAD為工具,設計全動態圖表和交互式課件,用Documents和MindNode軟件實現定義、定理、公式、推導計算的可視化。課外教學內容可視化。包括課前的教學內容推送和課后復習用微課程的制作,實現在線學習或移動學習的可視化;實踐教學環節可視化;以LINGO軟件為工具,解決課程設計、畢業論文寫作定量分析模型的可視化。
4.2 團隊學習
通過實戰競賽,對抗競爭性教學的方式是將同學們分成若干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在整個教學環節中完成相關的學習任務,通過小組評分,使學生發揮自己長處、看到自己不足,以團隊的方式帶動全體學生參與到學習中。
4.3 管理實踐訓練
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社會調研及訪談,撰寫報告,在課堂上匯報調研、訪談情況,要求學生要有相應的影音資料,以保證調研的真實性及事后可整理性。采用情景模擬或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同學們真實解決企業中出現的問題,例如分角色模擬招聘面試、離職前面談、績效溝通面談等。將職業道德及良好職業習慣的養成貫穿于整個教學環節中,通過為同學設立“日清日結日報表”,強化學生的目標性和執行性。
4.4 本科生導師制
精準育人,打造創新人才。實施本科生導師制,采取“雙向選擇”的形式,從考研型、創業型、考證型和大賽型分類組合,有效指導學生提高就業競爭力。有效指導學生提高就業競爭力。指導學生開展科學研究活動,傳授專業研究方法;提供科技創新平臺,輔導學生參與科研和科技競賽,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組織和指導學生撰寫學術論文,積極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建立“導師、碩士生、本科生”三位一體的學術創新訓練項目,積極參加各類素質大賽。
5 結語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代,對工商管理專業來說,這是一次發展的機遇,必須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以創業創新為驅動,結合行業及區域需求,進一步優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破解專業障礙和難題提高工商管理人才培養質量,增加用人單位滿意度,促進社會貢獻度。
參考文獻:
[1]劉中艷,胡平.我國工商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29(6):92-94.
[2]李春波.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4(1):31-32.
[3]莫山農.地方高校卓越應用型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探究[J].高教探索,2014(6):28-29.
[4]羅鋒,黃麗.地方高校創業創新型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商業經濟,2013(10):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