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3月15日,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舉辦的技術盛會上,一套60平方米的房屋引人關注。它由一臺巨型打印機耗時一天打印而成,造價1萬美元(約合6.3萬元人民幣),折合每平方米1000余元人民幣。
房屋是當地初創企業“圖標”的展品。施工前,“圖標”首先繪制圖紙,再輸入計算機,隨后由計算機操縱打印機“吐”出混凝土,再逐層堆砌,經過數天硬化,墻壁的硬度超過空心磚。墻壁打印完成后,工人安裝窗戶、木屋頂、水電設備等。不到24小時,一套包括一間臥室、一個衛生間、一間起居室和一個走廊的住房拔地而起。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打算開發機器人自動安裝窗戶、無人機噴涂墻面,同時探索打印屋頂的可能。
“圖標”3D打印房屋技術目前還處于概念階段。待推出量產版本,建造這樣一套房耗時有望降至6小時,造價降至大約4000美元(約合2.5萬元人民幣)。
關于憂郁癥,人們的普遍共識是,憂郁癥患病率攀升與人際關系、經濟壓力、身體健康等問題有關。
刊登在《美國醫學會期刊》的一項研究表明,患憂郁癥與服用多種藥物有很大關聯性。研究發現,完全沒有服用任何帶有憂郁副作用藥物的人,有4.7% 比率患有憂郁癥,服用一種帶有憂郁副作用的藥物,出現憂郁情況的比例為6.9%,服用三種以上這類藥物的人罹患憂郁的比例高達15.3%。團隊的早期研究發現,避孕藥與患憂郁癥的相關性高達70%。
大多數處方藥伴隨的潛在副作用很多,但人們通常認為這些副作用幾乎不會產生任何影響。這項研究發現,即使看似無害的藥物,長期服用也可能帶來嚴重的后果。
英國一項研究顯示,男性每天看電視超過4小時可能增加患腸癌的風險,而女性長期看電視與腸癌關聯性相對較弱。

英國牛津大學和國際癌癥研究中心研究人員,查看了約50萬名英國人的生活方式和醫學資料,其中近2400人6年后患腸癌。數據分析顯示,每天看電視超過4小時的男性患腸癌風險比看電視1小時以內的男性高35%,長期看電視的女性患腸癌風險比其他女性高11%。
不過,在電腦前久坐與腸癌沒有類似關聯。研究人員推測,與在電腦前相比,看電視時人們更容易吃垃圾食品、吸煙和飲酒,而這類行為會增加患腸癌風險,多鍛煉則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腸癌的風險。

一直以來,人們認為愛玩手機的人是沉迷于網絡世界而忽視社交。然而加拿大麥基爾大學心理學研究人員研究發現,這種解讀可能有誤,對手機上癮者不是厭惡社交,而是太熱衷與他人互動。
心理學教授塞繆爾·韋西埃解釋說,從人類發展史上來說,人類進化成了一種有獨特社交習慣的種群,需要不斷有來自他人的輸入來建立一種被肯定的社交指南,這也是人們尋求自我認知的一種方式。就像在后工業時代,食品不再匱乏,然而我們從歷史進化下形成的對脂肪和糖的渴望依然存在,因而很容易引發對食物永不滿足的追求,進而導致肥胖癥、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
因此,研究人員建議手機上癮者關掉各種推送開關,并制訂合理計劃,定時查看手機,并建議禁止在晚間和周末收發郵件。此外,研究人員認為,學校和家長也應該引起足夠重視,與對手機上癮的青少年多交流溝通。
眾所周知,陰雨天氣會影響太陽能電池的發電量。近期,中國一個科研團隊開發出一種可在下雨時借助雨滴進行發電的裝置。
蘇州大學某學院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美國化學學會·納米》雜志上報告說,該混合裝置由硅基太陽能電池和摩擦納米發電機組成,后者可將落下雨滴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研究人員介紹說,當雨滴下落時,水滴與作為摩擦層的“摩擦納米發電機”摩擦帶電,共同電極薄膜則作為電荷感應層感應并導出電荷。又因為摩擦層是透明的,幾乎不會對太陽光入射產生影響,所以不會影響太陽能電池本身的正常工作。當下雨時,該裝置還可收集雨水下落動能,拓展了能量收集范圍,在現有硅基太陽能電池大面積應用的條件下,此裝置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英國布魯內爾大學組織試驗參與者均佩戴計步器,分為接受指導和不接受指導兩組。第一組試驗3年后,研究人員評估后發現,接受指導的志愿者每天行走步數超過基線600步,每周參與中等強度運動的時間超過基線24分鐘。另一組試驗呈現相同結果,即接受指導的志愿者無論步行步數還是強度都超過基線標準。研究人員稱,使用計步器可能有助于提高運動量,從而促進健康。
研究人員還表示,佩戴計步器讓人們短期內運動更積極。但是,要想獲得積極運動產生的健康益處,須長期保持習慣運動。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一項研究顯示,1歲孩子就有推理能力。
研究人員說,視線移動或延長注視時間能反映內心活動,可由此了解還不會說話的嬰兒的想法。他們把144名還不會說話的嬰兒分成兩組,其中一半年齡大約12個月,另一半年齡約19個月。研究人員讓寶寶們分別看兩個頂部相同、底部不同的物體,然后遮蓋住底部,再先后揭開兩個物體的遮蓋物。結果顯示,如果在揭開遮蓋物的過程中,把第二個物體替換為與第一個物體相同的物體,孩子會露出困惑表情,注視物體的時間延長、瞳孔放大。

依據這一試驗,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孩子學會說話前就會邏輯推理,知道“如果A或B其中之一是對的,那么如果A錯,B就肯定對”,出現不符合這一邏輯時,他會感到困惑。

澳大利亞某大學一項研究顯示,與伴侶共同生活的人,即便生活方式比單身人士更健康,還是更容易發福。研究人員隨訪1.5萬名志愿者10年,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結果顯示,與單身族相比,有伴侶人士飲食習慣更健康,攝入更多蔬菜和水果,較少食用快餐和煙酒。但結果卻是,與單身族相比,他們更容易長胖。
研究人員表示,這可能源于有伴侶人士不需要為吸引異性而嚴格管理外表和身材,所以不那么注意飲食攝入量,可能多食用高脂、高糖食物。研究人員進一步表示,等有了孩子,體重問題會進一步加劇,因為父母通常會吃孩子的剩飯和零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