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遠,陳奕宇,王坤茜
(昆明理工大學 藝術與傳媒學院,云南 昆明 650093)
尼西黑陶是云南省香格里拉縣尼西鄉出產的一種特別的陶制品,這種陶器美觀大方,表面光滑,通體呈黑色,敲擊起來會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尼西黑陶是滇西北以及整個藏區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具有濃郁的藏族風情。
云南省香格里拉縣尼西鄉是古代茶馬古道的必經之路,這里至今仍保存著歷經千年不曾改變的傳統手工制陶方法,這種古樸豪放且有著濃郁藏族風情的陶器,熱銷至滇西北和全藏區,甚至有部分銷往歐洲和美國,深受人們的喜愛。尼西黑陶“黑如漆、亮如鏡、硬如瓷、聲如磬、薄如紙”,這種保留完整的原始手工藝,古樸自然寧靜,素有“陶器界的活化石”之稱,在中國制陶藝術中也獨具一格。2008年尼西黑陶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尼西黑陶中的“黑陶火盆”、“鳳儀茶罐”和“酥油茶壺”三件藏品長期被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由于尼西黑陶是富有藏族風情的黑陶產品,且制作者和使用者多為藏族人民,制作的生態背景也是在藏區,因此其造型和裝飾也以藏族的符號和文化為主。隨著旅游消費的增加,這種帶有特殊的藏文化符號的陶器,開始受到海內外人士的喜愛,也逐漸成為現代人們家中收藏的重要工藝品。
尼西黑陶的造型古樸厚重,外型大氣,比例協調,肩部的肩線非常突出,腹部以下又以曲線為主,上下形成對比,具有穩定感。在裝飾紋樣上以自然界中的動植物及藏族人民所信奉的神獸體紋為題材。尼西黑陶又非常注重操作的實用性,從壺嘴,到手把的造型設計的都非常便于人的操作使用。尼西黑陶表面質感也比較特殊,黑色發亮質感也非常符合藏族人的審美和氣質。

圖一 尼西黑陶酥油茶瓶
尼西黑陶裝飾紋樣除了經常使用的龍、鳳、麒麟等神獸的體紋外,還有回紋、單雙波紋繩紋、月牙紋等等,整體具有節奏和韻律感,另外因為受藏傳佛教的影響,蓮瓣紋也較為普遍,還有部分茶壺會使用獅頭,麒麟,龍頭等來裝飾壺把和壺嘴,較為美觀,同時也體現了藏族人民在生產力較低下的背景下,通過象征吉祥如意的各種植物紋和神獸體紋來祈求生活平安、萬事如意的一種較為原始的觀念。

圖二 尼西黑陶裝飾紋樣
尼西黑陶的裝飾紋樣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性,也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在酥油茶壺身上經常以“緊孤神”這一宗教神靈作為主題的雕刻紋樣,主要描述的是“緊孤神”在吃完巴松神樹枝以后抬頭望向遠方神廟的畫面,另外酥油茶壺還會搭配以荷花等裝飾紋樣,象征如來佛,觀音座臺上蓮花瓣,代表了吉祥如意,也體現了藏族人民虔誠的宗教信仰。
尼西黑陶保留著比較原始的制陶、燒陶工藝,整個拉胚過程通過人手工完成,沒有發展為現在比較主流的轉盤拉胚,因此尼西黑陶器型較小,胎壁較厚,造型原始樸拙厚重。尼西黑陶的燒制也主要是通過較為原始的露天堆燒完成,并未使用現在比較普遍的窯燒的方式,因此可以說尼西黑陶是在中國陶藝史最原始的“活標本”。

圖三 尼西黑陶的堆燒
近年來,隨著在現代文明與商業化的影響之下,尼西黑陶逐漸被以現代材料生產的日常生活用品所取代,又因為學做陶藝又是一件艱苦枯燥的工作,既要內心寧靜,不怕吃苦又要有藝術天分,因此傳承尼西黑陶制陶技術的人越來越少。
不過隨著香格里拉的知名度越來越高,來到香格里拉的旅游的游客也越來越多,尼西黑陶作為香格里拉甚至整個西藏地區人民的文化縮影,也終于走向了外界,其文化價值也越來越被外界認可,尼西黑陶也作為旅游收藏品被廣大游客們紛紛購買。
尼西黑陶作為藏區的標志性旅游產品,如同藏族大漢,奔放豪爽,其原始拙樸厚重的風格,濃郁藏族風情為文創產業提供了很好的設計源泉,又隨著獨克宗古城的知名度日益擴大,游客們慕名紛紛來到獨克宗古城,也為開拓尼西黑陶的文創產業市場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筆者結合尼西黑陶與當地獨克宗古城的標志性建筑大轉經筒,設計出一套黑陶儲茶罐文創產品,希望將獨克宗古城特有的濃厚,大氣的藏族文化與尼西黑陶的原始、天真、拙樸的氣質與相結合,并通過該作品讓更多的人們認識和關注并喜愛尼西黑陶,為尼西黑陶提供更多的發展可能性和創新的空間。

圖四 基于獨克宗古城大轉經筒的尼西黑陶文創設計

圖五 獨克宗古城內大轉經筒
尼西黑陶的創新設計必須結合獨克宗古城的文創市場,既便于宣傳這項重要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又對提高尼西黑陶的文化地位,幫助傳承和創新尼西黑陶,豐富獨克宗古城的文創市場具有深遠的意義。
尼西黑陶的發展不僅是藏民族文化的弘揚,也對獨克宗古城的文化創意產業研究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尼西藏式黑陶與其它地方的陶器相比較,其所具有厚重、奔放、神秘、質樸和粗獷氣質更加與藏族人民的精神相吻合,雖然看起來較為原始,但是它的藝術價值就于此,正是這種純手工的制作與古樸的氣質,是人們所喜愛的,也是其它陶器所無法比擬的。
尼西黑陶的文創設計需要對藏族的文化符號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將藝術符號和理念進行發揚光大,在傳統的民族藝術符號中融入本民族中帶有現代氣息的藝術符號,從而產生新的視覺上的感染力,體現出新的價值,賦予尼西黑陶以新的生命力。
但近些年一些追求短期利益的人通過流水作業或者采用機器生產的方式進行黑陶的生產,與純手工制作相比,這樣確實節約了人力物力和時間成本,但是卻大大的削弱了傳統技藝的傳承,事實證明,尼西黑陶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不適合機器生產的。
因此,尼西黑陶的保護和傳承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除了傳承人的不斷付出,培養接班人,另一方面,社會需要對這項國家級非遺進行保護,大力發展文創產業,對傳統手工藝進行保護,這樣尼西黑陶才能在現代文創產業蓬勃興起的大背景下,才能迎來新的蓬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