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建中小學應設足球場
近日,北京市教委發布《北京市中小學校辦學條件標準》(建設部分-試行),這是自2005年以來,北京市首次修訂該標準。其中,小學教學樓不超過4層,中學不超過5層;足球場應成為“標配”;校園綠化率不低于30%;校門口宜設置臨時停車場;小學加大教室面積,每間不小于84平方米;各教室間宜采用隔音且易組裝的隔斷裝置;校門外宜就近設置社會共享單車停車位等。北京市教委解釋,教學方式、人才培養模式、課程標準、考試招生制度和學校管理機制等變化,對中小學校的硬件設施提出新要求。此外,新標準統一了城鄉學校硬件指標。
浙江:發布“數字家校”全媒體平臺
近日,浙江舉行家長學校數字資源上線暨全媒體平臺開通儀式,公布了“浙江家長學校”全媒體平臺首批常駐專家和“數字家校”試點學校。目前,首批200多個省級優質資源在平臺上線,免費供家長使用。平臺聘請了首批4名常駐教育專家,將通過創建名師空間,打造名師課程,傳播名師理念,與家長形成互動,及時有效地解答家長疑問。同時,在全省中小學、幼兒園建立家長學校的基礎上,倡導學校建立“網上家長學校”(簡稱“數字家校”),通過“互聯網+”的方式,融通省平臺和本校資源,打造家庭教育校本網絡課程,展示優秀家長育子心得,線上線下結合開展校園家庭教育活動,提升家校共育的能力和水平。“數字家校”首批試點有9所學校,通過引領示范,提升全省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學校建設水平。
山東:印發學校體育三年行動計劃
近日,山東省教育廳、省編辦、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體育局五部門聯合制定并印發了《山東省學校體育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其中提出:到2018年底,各級各類學校全部按照國家課程標準開齊開足體育課程,全部落實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達到全國先進水平。到2020年,學校全部配齊配足體育教師,體育場館設施和器材配備全部達到省定辦學標準,所有學校均建有特色體育項目,業余訓練水平顯著提高。為達到上述目標,需要實施體育課程提質計劃、“一校多品”工程、學生體質提升計劃、學生體質健康測試自動化工程、特色項目學校建設質量提升工程、完善學校體育競賽體系、體育教師補充計劃、學校體育設施達標建設計劃等重點任務。
廣東:發布《廣東省職業教育條例》
廣東省教育廳日前發布消息稱:《廣東省職業教育條例》已在廣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將自2018年9月1日起施行。條例共有58條細則,分別從總則、職業教育體系、職業教育實施、校企合作、保障措施、法律責任以及附則等7個方面做出了詳細的指引。其中規定:職業教育實行學歷、學位、職業資格、職業技能等級、培訓等證書制度。鼓勵職業學校聯合開設優質課程并推進師資、課程、實訓基地的共享與學分互認。職業學校應當制定課程免修、學分替代等管理辦法。中等職業學校與普通高中之間,可以實行學生學籍互轉、學分互認。具體辦法由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會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制定。
香港:加強幼兒園階段家長教育
據香港《文匯報》消息,香港教育局在今學年落實“免費幼教”資助政策,加強家長教育便是其中一個重點。近日,香港教育局向全港幼兒園發通告,公布加強幼兒園階段家長教育的詳情,制定了幼兒園“家長教育架構”,并以此為基礎,舉辦全港家長教育活動。該架構以“孩子在幼兒園階段-家長的角色”為中心,并分為認識優質幼兒園教育、了解兒童成長及尊重兒童獨特性3個范疇,各范疇下再設8個主題,包括家校合作、幼小銜接、輸贏不在起跑線、不應將孩子互相比較等。香港教育局通告鼓勵幼兒園參考有關架構,舉辦本校或聯校家長教育活動。而香港教育局也會參考架構,舉辦全港性的家長教育活動,包括已委托香港教育大學在2018/2019學年10月起舉辦一系列家長教育講座,涵蓋“學習從游戲開始”“贏在起跑線的迷思”“照顧幼兒學習的多樣性”“正向管教:成長來自不比較”等內容。
江蘇蘇州:推行培訓行業教師專業水平認證
日前,江蘇省蘇州市民辦教育協會組織的培訓教育行業教師水平測試(注冊級)在蘇州市開放大學開考,蘇州由此成為國內第一個試點開展培訓教育行業教師專業水平認證的城市。據悉,蘇州市民辦教育協會主動對接中國民辦教育協會,針對民辦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從業教師,研制該從業資格考試認證的評價體系,此將進一步提高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員工整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