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嬋玉
摘 要:微課自從被引入中國以后,很多化學教師都在原本化學教學的基礎上對課程教學進行改革,利用微課彌補一些教學中的不足,制作很多微課教學案例,改善教學質量。而在初三化學實驗課中采用微課教學方式,將復雜的實驗課具體化、可視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且更加有利于初三學生學習并且復習。初三處于一個重要階段,教師更應該善于利用微課教學提高課堂效率,提升學生能力。
關鍵詞:初三化學;實驗微課;重要性
化學作為一門基礎課程,其復雜的基礎理論知識讓很多學生望而卻步,但是化學又是一門趣味性很強的學科,學生通過化學實驗能了解到更多,這也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因此提升化學教學質量勢在必行。但是,處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生的化學一直處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太多的理論知識降低了學生對化學的興趣,特別是初三這一重要階段,即將中考的初三學生面對繁重的化學復習課,壓力更大,有些學生甚至產生厭學心理。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微課教學加強化學實驗課的魅力,讓學生都能參與到化學學習和復習中來,這是本文探討的核心內容和重要目的。
一、利用微課實驗教學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規范學生操作手法
在化學實驗課中利用微課視頻,能有效地培養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觀察能力。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首先開始于最初的觀察,化學的觀察在實驗中起到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在觀察中了解化學事物的本質,利用已有理論知識了解化學現象,讓自己動手操作加深影響,這是化學實驗的根本目的。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錯誤的實驗操作步驟很常見,而化學實驗是一門比較有危險性的實驗操作,錯誤的操作不但會導致實驗失敗,嚴重的可能會引發學生生命安全,而要避免這種現象發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觀察能力,規范學生的操作步驟極其重要。利用微課教學就能很好地產生作用,對學生實驗教學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微課視頻的直觀性和生動性,并且微課視頻操作流程更加詳細,學生在觀看微課視頻時能夠更加深刻地了解到操作的嚴謹性和必要性,教師在微課視頻后再對視頻中的內容進行提點,達到雙重效果。
例如,以制作氧氣為例,教材上制作氧氣給了三種方法,教師可以將三個實驗分別做成微課視頻,以此來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教師在播放這些視頻的中途也可以隨時停下來詢問這些操作的具體意義,學生在觀看這三個操作視頻后需要提出這三者的重要區別,并對此進行總結,這樣既達到了鍛煉學生觀察能力的作用,也更好地幫助學生懂得了如何規范操作,避免化學實驗出現偏頗。
二、利用微課能加深學生對化學的理解,拓寬視野
在化學實驗課中使用微課教學在很大程度上能加深學生對化學的理解,拓寬他們的視野。在化學實驗課中,采用微課視頻教學,能夠短時間內將足夠多的內容通過視頻的形式傳授給學生,使知識更加直觀易于理解。這樣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能夠記住一些具體知識點。教師應該謹記,學生的知識不應該僅僅局限在課本上,應有足夠多的渠道讓學生認識到更多的化學知識,且初三學生作為初中學習生涯的最后一年,更加有必要拓寬他們的視野,因為初一、初二基本都將重點理論知識教授完,初三作為重點復習階段,拓展課外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借助微課,通過網絡資源讓學生的視野更開闊,思維更發散,更加深了對原有知識點的印象。
教師也可以將那些研究化學的名人制作到微課視頻中來,讓學生知道有多少先輩們為了化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些先輩們的研究都是具有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的,教師將這些制作為微課視頻,同時可以開一個專門研究這些名人研究內容的化學實驗課,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了解到先輩們研究化學的艱辛,更讓他們體會到化學的樂趣、成功的意義。
三、激發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
化學實驗課作為初三化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加深了學生對化學的理解,因此提高化學實驗教學的效率,改善教學質量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化學作為枯燥初三生活中的一門重要調劑課,更應該起到它應有的作用。教師應該合理改變化學實驗教學方式,合理應用微課技術,將微課視頻等各種資源帶入課堂中來,激發學生對化學實驗課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在樂趣中學習復習化學,在學習化學中得到享受。微課內容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碎片化,非常精練簡潔,教師將重點整理為簡短的微課視頻,讓學生在觀看后將知識點記在心中,這對學生的復習有很大的幫助。
化學實驗本身具有趣味性,教師切不可扼殺這趣味性,化學實驗作為比較有意義的實驗課,學生在實際操作中能明白化學的各種核心內容,起到復習作用,又結合實際生活,將化學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而如何更加有效地提升化學實驗效率,讓學生在化學實驗課中都能參與進來,微課技術必不可少。因此,教師應該明白微課在教學中的意義,微課能拓展學生課外知識,避免學生做井底之蛙,更能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復習。
參考文獻:
[1]陳房新.淺談微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4).
[2]顧春艷.如何提高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效率[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