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淳
摘 要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將擴大中期借貸便利的擔保范圍,這一跡象表明中國即將對低等級債券下手從而增強貨幣資金的流動性。而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中國2017年債務與GDP的比重已經上漲到257%,這說明中國即將面臨嚴峻的債務償還期,隨著債務的擴大,中國的“明斯基時刻”又將何時到來呢?
關鍵詞 明斯基時刻;融資信貸;債務
一、明斯基時刻的定義
自2016年開始,黑天鵝事件的爆發后,“灰犀牛”、“明斯基”等一些詞匯逐漸進入普通大眾的視野,逐漸為大眾所了解。所謂的明斯基時刻是由美國著名的經濟學家海曼·明斯基的名字所命名的,在經歷這一個時刻前一般要先經過穩健型借貸、投機型借貸和龐氏型借貸三個階段,它主要是指當一個國家的經濟進入穩定時期以后可能會導致杠桿率與債務的增漲,進而可能從國家內部所滋生出金融危機的爆發和陷入漫長的去杠桿化周期的風險。簡單的來說,明斯基時刻就是從經濟穩定轉向經濟動蕩不安的一個時間點。雖然明斯基時刻一般適用于資本主義經濟市場,但是面對我國越來越嚴重的債務現象,我國不得不需要對這一現象作出警惕提防。
二、我國是否會出現明斯基時刻
就目前來講,我國出現明斯基時刻的概率還是比較小。一方面,雖然我們債務在不斷擴大,但是根據資料顯示我國債務大多存在于國有企業利用自身資產從而向銀行進行申請貸款的行為中,由于國有企業本身就由國家所管理,所以國家對其擁有著很強的約束力,可以利用自身的只能對其進行監管從而規避債務問題引起的明斯基時刻。另一方面,債務的產生及其到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而中國目前在處理債務時的做法也逐漸完善,它通過將這一過程中所產生的利息資本化為新生貸款,或者通過資本市場進行債務重組、并購重組從而起到延長債務的作用,避免產生債務支付的危機。雖然出現概率較小,但是一下兩個原因如果不注重防范,仍可能會導致明斯基時刻。
首先,基礎貨幣基金流動性的危機與社會融資規模快速增長。據資料顯示,我國自2013年開始便已經出現了信貸泛濫的現象,中國的資本逐漸趨向于向外國進行投資,資金的外流勢必會給本國國內貨幣的供給帶來一定的沖擊,央行為了保證國內基礎貨幣資金的流動性,只能采取購買本國金融機構債權和證券的方式,隨著資金的大量投入,央行在此方面的投入已經從13年的大約20000億元到達了17年的100000億元,短短4年時間增長了將近五倍,不免令人結舌。2014年開始,我國的債務增加量也終于在央行的這種做法下不負所望的超過了貨幣的增長量,似乎央行已經將這一方式作為自己每年開支的一個大頭卻并沒有考慮到自己未來所負擔的巨額債權怎么收回問題。在社會融資方面,一般來講社會融資和經濟增長是具有相互影響的關系的,社會融資規模的增長和經濟增長存在一個契合點,在這個契合點上可以維持經濟增長最好的狀態。但是我國自2010年開始,社會融資規模的增長便與經濟增長拉開了較為明顯的差距,我國政府采用擴大社會融資規模的方式來維持經濟的增長,這種方法固然對促進經濟增長有效,但是長期以往勢必會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不良的影響,令本來穩定的經濟格局轉向動蕩的局面。
其次,存在信貸的擴大與杠桿率過高的現象。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開始出現了有利于金融監管秩序外的金融機構——影子銀行。影子銀行作為新興機構也在逐漸成為中國信貸危機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伴著經濟的增長規模也在不斷的擴大,雖然政府在相關方面已經盡力的在控制信貸的擴張,但是由于對影子銀行的相關政策并不完善,所以相關政策的監管并未對其起到過大的作用,導致了非銀行融資信貸的擴大的同時也說明了中國金融體制所存在的不足之處。在杠桿率方面,中國的杠桿率逐年攀升,并且在2016年的時候我國非金融企業杠桿率已經居于世界第一位,非金融企業負債上升的同時收益卻基本維持原狀,去杠桿化一時間成為我國國內的一大政策趨向,但是隨著去杠桿化的推行,這也無疑給我國銀行的流動性帶來一定的沖擊。在去杠桿化政策的銀行面臨著更加艱巨的維持市場貨幣流動的任務,由于去杠桿化政策的影響,央行只能提出降低存款準備金的政策,用于商業銀行償還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貸便利,而多余的部分用于小微企業等維持流動性,此外上文也曾提到央行為維持貨幣流動性也曾大量購買商業債券,那么將這兩者相對比則可以發現,央行和商業銀行兩者之間形成相互債權的關系,那么對于商業銀行債務的收回也將成為央行所面臨的一個巨大問題。
三、我國出現明斯基時刻的財政對策
雖然根據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中國出現明斯基時刻的幾率比較小,但是我國還是應該推行積極的財政政策用來應對揮著防止明斯基時刻的出現。第一點,減少地方政府支出。我國的債務主要集中于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債務,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債務又可以通過舉借債務的方式通過政府歸還,為此應該建立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通過減少地方政府的支出來規避這一現象。第二點,用財政盈余購買地方債和城投債,把無償劃撥改為有償使用。短期來看,這樣做有利于提高政府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并且有利于促進債務問題的合理解決。從長期來,國家應該采取減稅政策,通過減少增值稅與企業所得稅的征收,從而促進企業在稅收方面的負擔減少與債務方面的減輕。
四、總結
市場總是瞬息萬變的,中國應該將眼光放長遠,從現在開始對債務問題進行有效的監控從而預防明斯基時刻的到來。
參考文獻:
[1]宋鵬程.從“明斯基時刻”角度看中國經濟[J].西部金融,2014(01):21-23.
[2]陳博聞.“明斯基時刻”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思辨[J].對外經貿實務,2014(07):20-23.
[3]張紅梅,李黎力.“中國的明斯基時刻”會到來嗎?——一個文獻評述的視角[J].教學與研究,2015(02):98-105.
[4]劉陳杰.維護金融穩定 警惕明斯基時刻[J].金融博覽,2017(12):32-33.
[5]黃少明,趙琛.“明斯基時刻”離我們還有多遠?[J].科技與金融,2018(04):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