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繪本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教學資料,受到了小學低年段學生們的喜愛。繪本讀物成功地讓低年段的學生體會到閱讀的趣味性,所以繪本閱讀教學已經成功地變成了小學低年段語文課的主要上課手段。同時,繪本也是這個階段中最適合學生們的讀本,其在小學低年段教學中所占的優勢和地位就是我們今天的研究重點。所以,文章將針對低年段繪本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小學低年段;繪本教學;有效性;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2-07
作者簡介:何梅霞(1972—),女,福建惠安人,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語文課堂教學。
隨著國家對兒童初期閱讀理解的重視,繪本成為我國兒童的重要讀本。一本好的繪本,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們的想象力、語言組織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等,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主動閱讀的興趣和能力,潛移默化地對學生們的個人素質和內涵產生影響。與其他圖書相比,繪本閱讀更加具體直觀,更符合低年段學生的身心發展以及審美。因此我們將從繪本閱讀的重要性和主要作用兩方面來闡述低年段繪本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一、繪本閱讀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
繪本就是有著少量文字和大量圖畫的一類書。繪本中的畫面基本都來自各個插畫師對藝術的理解和對生活的感知,他們為簡單的圖畫賦予深遠的含義,看似簡單的畫面,卻蘊含著許多人生哲理。因此繪本遠比普通讀本更能打動小學生。同時,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圖畫比文字富含更多的信息量,使得道理可以變得簡單易懂、深入淺出[1]。
例如,北師大版二年級語文下冊課本中《媽媽的愛》就講述了媽媽的愛濃厚深沉,融于生活的點點滴滴。文中就將媽媽的愛比作雨天的雨傘、夏天清涼的風、滴落的淚和責備的目光,讓學生可以很輕易地明白媽媽的愛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并能體會到媽媽的良苦用心。學生們通過瀏覽圖畫及附上的文字,容易引發情感上的共鳴,心生感恩之心,感動愴然。這些繪畫圖本有著很強的趣味性、藝術性[2],不但可以讓學生在貼近生活的小故事中學習到基礎知識,還可以讓學生的想象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觀察溝通能力都有一個質的飛躍。可以這么說,繪本是現如今非常適合學生們閱讀的一種讀物。
二、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1.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痹诘湍甓螌W生學習伊始我們就要激發和培養他們的興趣,他們只有對學習感興趣了,才會調動對學習閱讀的積極性。
例如北師大版一年級語文下冊課本中《小魚的夢》這堂課,教師就可以問問學生們平時見過的魚,問問學生們家里是否養過魚,促進課堂互動,并以身邊的實例來讓他們感興趣進而深入魚的外觀、魚的生活習性等的學習。低年段學生認識的字很少,學習這篇文章可以認識16個新漢字。學生們通過圖畫在識字不多的情況下依然能讀明白這篇課文,并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明白語言中的深意。這樣讓學生們在一個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既激發了他們的興趣,又提高了他們的閱讀能力和識字能力,一舉兩得。
2.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在進行繪本閱讀的教學中,小學生們從中獲得了一些生活中的常識和知識。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也能掌握初步的、簡單的閱讀方法。通過對圖畫和少量文字的閱讀了解繪本所包含的深刻的意義。新課標中也很直接地提出要具備獨立的閱讀理解能力,并注重情感上的體會,積累所學到的知識體系,培養出很好的語感[3]。從這里面提到的情感上的體會可以看出人類情感的重要性。將這種情感與認識結合起來,就是繪本所具有的深意。
例如,北師大版一年級語文下冊課本中《快樂的小公雞》這篇文章就通過簡單的語言和圖畫讓學生們學到如何幫助別人,以及助人為樂的美好品質,并學會與人交往和溝通,通過幫助別人來進一步理解父親的深意和情感。認知指的是小學生或者說低年段學生們通過繪本閱讀所反映出的知識方面的理解。情感則是指繪本故事圖片文字中所隱藏的人文情懷。這樣的情懷可以培養低年段學生的品行、情商以及正確的“三觀”。這里面所說的情感不只是簡單的對學習的熱愛,更應該是指學生們的內心感受和心靈的洗滌與旅行。
3.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想象力等都是智力的組成部分?!霸陂_展語言能力的時候,開拓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4]也是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也就是說我們要對低年段學生們的智力發展多多關心注意。因而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達到。首先,我們都知道繪本可以吸引低年段學生的注意力并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繪本上面鮮艷的色彩、具象的圖形,可以更直接地刺激學生的大腦,讓他們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又因為他們需要讀懂故事的情節發展和前后順序、事物之間的聯系、人物之間的牽連等,就會不斷命令大腦來約束自己,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對圖片和文字進行詳細的閱讀和觀察。其次,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們先通過封面來對書中的內容進行猜想,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猜測后續可能發生的情況。這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們積極地通過對平時生活的認知、對常理的了解來推測,這樣在一來一往的互動中就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想象力。最后,對繪本的閱讀可以很好地幫助他們開發邏輯識記這項技能。學生們在閱讀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對圖片表達含義的回憶來對圖片內容進行描述,這種方法不僅能提高他們的記憶力,還可以讓他們在閱讀的同時有意識地汲取有效的信息,并將信息重新組合成形,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繪本故事的情節引導著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自發地對故事中人物間的相互關系、情節中的邏輯關系、前后因果關系等進行判斷和推理,從而使他們的邏輯思維得到發展。所以我們在指導學生們閱讀繪本的時候,可以給學生們一些時間、空間用以思考,加深他們對書本內容的記憶和理解,并進一步品出故事的深意,將閱讀中的感受和體會結合了解而沉淀,最終把這些轉換成自己的知識儲備和能力。
4.提升學生重組語言的能力
繪本讀物的語言有著簡易性和形象性以及反復性的特征。在閱讀繪本的過程里,學生可以通過聽聲學習、反復閱讀、看圖描繪等方法來學習語言魅力。學生們在這些不同形式的學習下,在教師的逐步引導中,感受繪本語言的魅力。其中“聽聲學習”是繪本閱讀中十分重要的一個方式,也是學生進一步學習語言的主要方式。
例如,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本中《小鎮的早晨》里面就描述小鎮人們每天的生活,以及生活中的色彩。靜靜的街道和熱鬧的人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些鮮活的描述組成了小鎮美麗的早晨。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仔細閱讀,然后提問文章中出現的人、事物,并以自己的理解來描述小鎮的早晨。文中對小河流水、小船的描述很細致,對不同的人的形態描述得很鮮活。這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們嘗試模仿文中的句式來描寫自己的日常生活。從書中也可以發現,除了文字優美,文章所配圖片也很符合文字述說的畫面,可以說是圖文并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們看完一遍文章后,對照著圖片來對他們理解的小鎮的早晨進行描述,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記憶邏輯力。
三、結語
小學低年段的教師上課的時候可以圍繞繪本來營造一種輕松的氛圍,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比如我上面舉的幾個例子。相信在繪本閱讀教學的實施下,小學語文教學一定會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由此可見,小學低年段繪本閱讀教學是非常有效可行的。
參考文獻:
[1]舒慧潔.以“讀圖”促“讀文”——提升小學低段學生讀文能力的繪本教學策略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6.
[2]廖雅璇.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實踐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7.
[3]左敬文.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指導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4.
[4]黃珍珍.利用繪本在小學低年段開展讀寫結合教學研究[D].廣州:廣州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