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強
摘 要 本文在闡述了何為商業折扣和現金折扣的基礎上,具體對比分析了現金折扣下的總價法和凈價法。在我國現階段只允許采用總價法確定應收賬款的入賬金額,但筆者認為這已經不適應國際發展趨勢和我國會計發展水平。
關鍵詞 商業折扣;現金折扣;總價法;凈價法
《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應收賬款是指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營活動,應向購貨單位或接受勞務單位收取的款項,主要包括企業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等應向有關債務人收取的價款及代購貨單位墊付的包裝費、運雜費等。應收賬款的實質是:在商業信用條件下,基于買賣雙方的互相信任,買方向賣方所作的口頭承諾,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應收賬款的入賬金額不僅影響企業計提壞賬的基數,進而影響壞賬金額,還對列報的資產總額產生影響。當企業發生應收賬款時,應按照實際發生額入賬,由于存在商業折扣、現金折扣等,從而影響了應收賬款的入賬價值。
一、商業折扣
商業折扣,是指企業根據市場供需情況,或針對不同的顧客以及不同的購買數量,在商品價格上給予的部分讓渡。商業折扣是企業常用的促銷方式,企業出于擴大銷售、占領市場的目的,對買方給予商業折扣,采用量大價優的促銷策略,其特點是折扣在實現銷售的同時發生。商業折扣在交易成立前已扣除,實際成交價格才是應收賬款的入賬價值,因此商業折扣對會計核算不產生任何影響。
二、現金折扣
現金折扣,是賣方為了減少信用風險、加快資金周轉而采取的手段。在現金折扣中,常以“2/10,1/30,N/60”等形式出現,其含義為“買方在10天內還款可得到2%的現金折扣,30天內還款可享受1%的現金折扣,信用期為60天。”現金折扣和商業折扣本質的區別是發生的時間點不同,商業折扣發生在交易成立之前,現金折扣則發生在交易成立之后。現金折扣的目的為了盡早收回貨款,從而在發票金額上給予買方一定款項讓渡,客戶享有折扣額的多少視客戶的還款時間而定。折扣額相當于賣方將應收賬款貼現而付出的“貼現息”,因此通過“財務費用”賬戶核算。
在存在現金折扣的情況下,應收賬款的入賬方法包括總價法和凈價法:
1.總價法
在總價法下,應收賬款按發票金額入賬,不考慮可能發生的現金折扣。也就是說總價法是將未減去現金折扣的金額作為實際售價,計入應收賬款的入賬價值。只有買方在折扣期內支付款項,才確認現金折扣。在這種方法下,賣方將給予客戶的現金折扣視作一種融資行為,對于賣方實際讓渡的現金折扣額,借記“財務費用”。
2.凈價法
在凈價法下,應收賬款按照發票價格扣除最大現金折扣后的余額入賬。基于理性人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而付出最小經濟代價的假設,凈價法認為買方獲得現金折扣是正常現象,客戶一般會在折扣期內償還貨款。對客戶超過折扣期付款而放棄的現金折扣,視作一項理財收入,貸記“財務費用”。按實際收款額,借記“銀行存款”,按應收賬款的入賬金額,貸記“應收賬款”。
《企業會計準則》規定:銷售商品涉及現金折扣的,應當按照扣除現金前的金額確定銷售商品收入金額,現金折扣在實際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因此,在實務中,我國只允許采用總價法。
三、總價法和凈價法對比分析
總價法將未減去現金折扣前的金額作為應收賬款的入賬價值,現金折扣只有客戶在折扣期內支付貨款時,才予以確認。總價法可以很好地反映銷售的總過程,卻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謹慎性原則和收入確認原則。總價法在確定應收賬款入賬金額時,并沒有考慮買方在折扣期內償還貨款的情況,但買方很有可能享受現金折扣,對于這部分金額,相關經濟利益并不是很可能流入企業,不滿足收入確認條件,因此總價法下可能高估應收賬款和銷售收入。總價法的會計處理較簡單。凈價法將扣減最大現金折扣后的金額作為應收賬款的入賬價值,這種方法將客戶享受現金折扣視為正常現象。凈價法可以避免總價法的不足,收入的確認更科學合理,對已超過期限尚未收到的應收賬款,需按客戶未享受的現金折扣進行調整,操作起來比較麻煩。在實務中,使用凈價法需要對每一應收賬款進行分析,對于已經超期的應收賬款還需編制調整分錄,增加了會計工作量,而總價法在銷貨時直接按照發票總額入賬而簡化記賬工作,缺點是可能虛增應收賬款和銷售收入。
四、現狀分析和建議
在我國會計人員職業水平總體偏低的背景下,如果按凈價法確定應收賬款的入賬價值,則需依賴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事先對未來現金折扣、銷售退回等進行估計,會計核算工作更加復雜,對會計人員是很大的考驗。但近些年來會計學科無論是在理論還是實踐中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實務中只允許采用總價法就值得商榷了。美國實務中允許采用總價法和凈價法,國際會計準則只允許采用凈價法,我國承諾持續趨同國際會計準則,以及考慮我國現階段會計水平的情況下,凈價法在實務中應該逐漸取代總價法。
參考文獻:
[1]楊春梅.淺談商業折扣和現金折扣的比較.財經界.2010.11
[2]黃曉珍,嚴成根.淺析企業如何合理運用商業折扣與現金折扣.時代經貿.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