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鈺涵
摘 要 藍田股份是繼銀廣夏事件之后我國上市公司“股市神話”破滅中一個典型的案例。作為一個農業類型的上市公司,它的造假手段漏洞百出,而注冊會計師依舊出具了無保留審計意見。本文從藍田股份財務舞弊形式和審計過程進行分析,從而得出相關的啟示。
關鍵詞 藍田股份;審計失敗;財務造假
一、公司背景
中國藍田總公司是中國農業大型企業、始建于1987年。它以農副水產品產、加、銷一條龍,科、工、貿一體化的現代大農業為主業,兼營生物制藥、房地產開發、電子通訊及網絡等多種產業。藍田公司組成了一個跨行業的龐大的企業集團。它更出色的表現在于股票市場上:藍田公司在1996年至2001年這五年內股本擴張了360%,一度創造了中國股市神話。
然而,這一系列的表現以造假行為為支撐點。2001年北京中央財經大學研究員劉姝威經過分析認為,藍田股份的凈現金流存在異常狀況,與它良好的業績表現并不匹配,現金流甚至可能不足以償還債務。
2002年1月12日,生態農業董事會發布公告,公司涉嫌提供虛假財務信息。1月21日,“生態農業”股票被強制停牌。
二、財務舞弊形式
藍田股份在上市初始以及上市過程中,采用了一系列的手段進行會計造假和財務舞弊來粉飾財務數據,創造業績非常良好的假象。
1.虛增資產
有關資料顯示,藍田股份固定資產規模增長速度過快,且嚴重超過業務的擴張速度。其報表顯示,在1998-2000年間,藍田固定資產凈值增長率分別達到356.65%、274.85%及54.57%。截至2000年底,其固定資產賬面數額已高達21.69億,占總資產數值的76.4%。此外,公司在建工程的工期不斷拖延,各項支出明顯超出預算,并與固定資產的項目分類發生混淆。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年限過長,并減少每期累計折舊額的計提。
藍田股份公司在申請股票發行申報的材料中,對涉及的有關批復、批文及土地證進行了偽造,導致企業的無形資產虛增高達1100萬元。在公司上市之前,于1995年12月間,藍田偽造了三個銀行存款賬戶的對賬單,對銀行存款進行了虛假記錄,導致銀行存款的賬面價值虛增2770萬。
2.虛增收入
藍田在其經營期間成功塑造了“金鴨子”、“野蓮汁、野藕汁”及“無氧魚”的神話,并以其為主要業務。報表顯示的農副水產品12.7億元的收入明顯造假。平均計算,每只正常喂養的鴨子,一年產蛋量高達300多只,每只鴨蛋平均凈利高達0.4元;每畝水面的魚產值高達2、3萬元。藍田股份通過宣稱由于公司地處偏遠并現場成交,上門提貨的客戶中個體比重大,當地銀行沒有開通全國聯行業務,因此大部分的交易采用的是現金結算。這使得藍田股份銷售收入脫離了銀行監管,藍田股份以此來隨意捏造收入數據。
3.虛減成本費用
藍田股份每年在央視投入覺得廣告費宣傳其產品。報表中,公司2000年對于野藕汁、野蓮汁飲料在央視的宣傳廣告費用而發生的巨額支出不見蹤跡。同時,公司也少計中薪酬。現金流量表中,觀察“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這一欄可以看出,藍田于2000年支付給職工的工資總額為2256萬元,假設公司有13000個職工,則人均月收入僅為144.5元;且公司于2001年上半年平均支付給每位職工的工資額僅為185元。通過這樣的方式少計成本費用,藍田公司的利潤大幅上升。
三、審計過程
藍田公司選擇的會計師事務所為華倫會計師事務所,并且事務所出具了含有嚴重虛假內容的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藍田股份所采用的造假手段非常簡單。在整個會計資料和財務報表中,藍田股份均存在著非常明顯的漏洞和錯誤,而注冊會計師卻并沒有對此表示意見,存在著明顯的失職行為。
1.控制測試
在對藍田股份進行審計時,華倫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人員對藍田的內部控制測試過度依賴,過度信任內部審計的結果。實際上,企業內控制度系統的運行很大程度上會受到企業內部管理局限性的影響,當審計人員準備相信被審計單位的內控制度為有效時,內部控制測試便成為審計的一項必要環節,內控制度設計或運行情況的不合理、會計信息的失真都會導致審計的失敗。在對藍田的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未能未能保持應有的謹慎態度對藍田的內部控制系統行合理地評估。
2.實質性測試
注冊會計師對于藍田股份未執行有效的細節測試。以銷售收入為例,虛假銷售是藍田股份的一種財務造假手段。雖說手段隱蔽,但也反映了注冊會計師對銷售交易只看相關的憑證票據,沒有做出有效的細節測試的情況。注冊會計師應當從主營業務收入中抽取若干分錄,追查有無發運憑證及其他證據,追查存貨的盤點記錄,測試存貨余額有無減少,檢查更多涉及外部單位的單據如外部運輸單位出具的運輸單據、客戶簽發的訂貨單據和到貨簽收記錄等。注冊會計師如果能夠執行有效的細節測試。那么以上情況均能發現跡象。
此外,注冊會計師未有效函證銀行單據和往來款項。藍田股份巨額的現金收入不可能由于銀行系統之外。藍田股份的銀行存款造假以及應收賬款造假都能通過銀行函證發現。函證是審計必經的程序,但注冊會計師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四、啟示與教訓
1.審計人員應當恪守職業道德,保持獨立
審計人員應恪守職業道德,保持獨立性。注冊會計師在執行審計業務的過程中,必須遵守職業道德基本原則。開展審計工作時,審計人員需遵守誠信、客觀、公正、保密的職業道德基本準則,對審計事項的重要性水平進行評估,對審計的風險水平進行合理判斷,遵守審計準則、規范,采取積極地應對措施防范可能對審計造成不利影響的因素,解決道德及利益沖突問題,保持實質上及形式上的獨立性。
2.謹慎的選擇客戶
藍田股份在1999年已經被證監會查出存在偽造的行為,三度請求增發股份三度被拒絕,同時證監會曾多次對其展開調查。會計師事務所應當謹慎的選擇誠信客戶,以減少審計失敗的風險。當被審計單位向會計師事務所提出審計申請時,注冊會計師需持嚴謹的態度,對客戶的信譽、品德、能力、經營狀況等進行全方位了解,評估其造假的可能。同時,在面對誠信缺失的客戶,要增加審計程序,獲得更多的審計證據來得出公正審計結論,堅定自己的立場。
3.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藍田股份曾經的第一大股東為沈陽藍田經濟技術開發公司,第二大股東為農業部。但是由于國有資產存在產權空置的問題,因此實際上由沈陽藍田經濟技術開發公司決定公司事務。這其中還發生了縮股事件,因此藍田股份基本形成了一股獨大的局面,使得大股東的權利難以得到制約。同時實際管理者瞿兆玉在其后利用關聯方交易侵占藍田股份的利潤,掏空現金。為了使大股東的權利得到制約,應當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