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潤楠
摘 要 共享單車ofo的發展戰略如今已經取得了累累碩果,同樣,他的拓展戰略也給廣大用戶帶來了驚喜。作為一項創業項目,ofo的發展道路和發展經驗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因此,下文將對ofo進行PEATEL分析,讓我們更加系統直觀的了解到ofo在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及他們是如何利用現有資源的。
關鍵詞 戰略轉型;PESTELA分析
一、政治因素(Political)
是指對組織經營具有實際與潛在影響的政治力量和有關的政策、法律及法規等因素。
ofo的發展有政府的支持與合作,即在為了引導用戶規范使用單車,構建和諧城市的時候,提出了虛擬停車樁計劃,該計劃通過與政府和用戶合作,整合激活社會閑置的單車資源。該計劃通過與政府合作,由網絡單車租賃服務商提供經過處理的共享數據,給政府,再由政府向他們提供公共資源,二者共同處理“僵尸自行車”。
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讓ofo能夠更加經濟的擴充規模,同時也幫助政府處理了社會上閑置資源,從而做到可持續發展。所以通過這種發展方式與政府合作,讓ofo的發展也得到政府的支持,提升了ofo在政府中的企業形象,為日后ofo的進一步拓展和獲得政府政策性支持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經濟因素(Economic)
是指組織外部的經濟結構、產業布局、資源狀況、經濟發展水平及未來的經濟走勢等。
(1)經濟結構:在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下,當前社會資本活躍,企業發展“找錢”容易,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僅可以進行銀行貸款,還有各種合適的金融融資渠道,如風投、天使投資等,而在案例中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ofo在發展擴張的過程中借助社會中活躍的資本市場獲得了數輪融資機會,總計融資量多達數億美元,這為ofo在國內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和經濟保障;同時在ofo走出國門的時候也能夠獲得來自新加坡投資商的投資,從而幫助ofo在當地的發展和在世界其他地區的拓展起到了積極地促進作用。
(2)產業布局:共享經濟作為今年來的一項新生領域,經過實踐的檢驗證明,它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而共享經濟中共享單車作為招牌行業,一直起著領跑作用。在ofo和摩拜出現之前,共享單車產業近乎是真空狀態,因此ofo的發展除了創業初期的校園市場、后面的城市市場之外還有這廣闊的發展空間;即使是時下,ofo和其他共享單車企業也并沒有將整個行業完全挖掘出來,所以從產業布局來說ofo仍然有廣闊的拓展空間。同時,作為國內甚至國際上的最大的共享單車企業,ofo雖經歷過并仍然面對這很強的市場競爭,但它已經成功占領校園市場,中國國內大部分的一二三四線城市市場,并且正在積極地走出國門,就行業內部來說,ofo的產業布局相對而言又是有較大優勢的。
(3)資源狀況:ofo的發展相對而言最具有可持續發展性,它堅持鏈接車而不生產車的理念,與老牌生產商合作,不僅帶動了這些正在走下坡路的企業的發展,更能夠充分利用他們的生產資源節約自己的成本進行生產,同時還與政府合作共同處理社會閑置資源——僵尸自行車,將社會中閑置不用的、達標的自行車進行回收改造,讓單車的利用效率得到提升。但在技術資源方面,ofo的發展路程顯得較為曲折,最初的ofo單車雖然輕便舒適,但是車身沒有定位裝置等設備,使得單車在使用過程中出現難尋找,難追會,易丟失等問題,但是最終經過數輪改造,ofo已經基本發展成熟,在能夠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的同時有定位、電子鎖等功能。
三、社會因素(Social)
是指組織所在成員的歷史發展、文化傳統、價值觀念、教育水平及風俗習慣等因素。
雖然現在社會的交通便利,各種交通工具應有盡有,但是如何讓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一直以來是大家較為頭痛卻又難以有效解決的問題,ofo的出現首先從校園內出發,以校園為試點,解決學生在校園內的出行問題,在取得良好的回應后逐步推向城市。同時ofo座椅可調節、騎行體驗比其他共享單車舒適等優勢也讓它贏得了更多用戶的青睞。
所以共享單車的發展絕不是市場偶然,而是順應了當前社會觀念和需求,在充分合理利用社會資源的情況下很好的解決了人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四、技術因素(Technological)
Ofo的發展順利了時代要求,雖然在車身制造方面沒有太多的技術創新,但是正是因為有了定位系統、電子鎖等技術作為支撐,才能保證ofo模式的正常運作,同時雖然ofo企業自身沒有生產車輛,當時它與一些接近夕陽的生產商合作,由他們進行拼接和改裝車輛,從而帶動了這些制造企業的發展,同時還帶動了生活服務業齊飛,ofo 與中國電信、華為聯手,研發基于新一代物聯網 NB-loT 技術的共享單車智能解決方案,為物聯網研發提供了典型樣本,推動研發產業的進步。而在生活性服務業方面,ofo“小黃車”除了滿足市民零散化的出行需求外,還進入了外賣、戶外拓展、會展等領域,滿足這些行業對于“微出行”縮減成本,以及“同步出行”統一交通工具的需求,創造更好的騎行體驗。
五、環境因素(Environmental)
是指一個組織的活動、產品或服務中能與環境發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環境方面ofo是為數不多的能夠順應可持續發展要求的企業,他通過與政府合作,將社會閑置的“僵尸車”進行回收改造,達到了回收利用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同時他們的車輛是組裝方式生產,而不是像摩拜那樣花費高額成本生產的,這樣不僅節約成本,而且讓單車生產商能夠節約生產資源。
六、法律因素(Legal)
組織外部的法律、法規、司法狀況和公民法律意識所形成的綜合系統。
在ofo發展初期由于車輛沒有安裝定位裝置,因此丟失、偷到、非法不合理使用等公民素質法律意識因素使得ofo走出校園的戰略極大延遲,最終導致摩拜先五個月進軍城市,也是后面ofo絕地求生的關鍵因素之一。此外就現有情況看來,部分城市由于車輛管理和投放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城市交通秩序,導致部分城市已經發布禁投令,這也是ofo發展過程中較為不利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