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雅
摘 要 從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養老保險制度實行“雙軌制”運行,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以及改革開放的持續深入,“雙軌制”固有的不公平、不合理等弊端引起了社會的強烈不滿,人們要求并軌的呼聲日益高漲。本文建議政府部門應在加大力度宣傳該項政策的基礎上,針對以養老金月繳納比例為代表的養老金數量指標進行適當調整,并繼續維持養老金計劃發放月數指標的現有水平,使之契合社會群眾的真正需求,從而提高該制度的群眾認知度和滿意度,進而達到完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的最終目標。
關鍵詞 養老金;滿意度
一、引言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截止到2014年底,中國60歲以上的老人占到總人口的15.5%,達到了2.12億。據預測,到2050年,全世界老年人口將達到20.2億,其中中國老年人口將達到4.8億,幾乎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而且到那時中國職工的撫養比也將從當前的3個職工養一個退休人員變成1.5個職工養一個退休人員。面對洶涌而來的人口老齡化挑戰,敦促盡快建立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是改變現狀的重要途徑。2015年1月,國務院出臺了《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標志著中國養老保險制度將告別養老“雙軌制”,而步入養老“并軌”時代。至此,養老金“并軌”拉開了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深入改革的序幕。
二、建議
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職工長期實行不同的養老保險制度,造成了養老待遇的巨大差距,導致并軌存在很大阻力。此次養老金并軌直接涉及了千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切身利益,間接影響全社會各個群體的利益,因而,養老金并軌的改革根本不可能一步到位。此次并軌一定要循序漸進,從多方面、多渠道逐步推動改革,以減少矛盾,進而實現新舊養老制度地平穩過渡。
1.廣宣傳,提認知
群眾對于養老金“并軌”的了解程度并不深入,而且對制度的具體內容在認知上有著明顯的差異。因此,我們建議政府單位應該充分利用網絡媒體快捷、及時、高速的特點,輔以電視等各種媒體以及居委會活動、社區教育等相關方式,多維度、多角度地宣傳并軌制度改革中的全國統籌、養老金數量指標等內容,以達到提高人民群眾對養老金并軌的整體認知度的目的,從而增加養老金“并軌制”的可信性和有益性。
2.微調整,縮差距
由于企業職員不屬于《決定》規定改革的范圍,大部分企業職工對此次改革的認知度較低。養老金并軌之前,養老金從投入到收入,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均比企業職工更具有明顯的優勢,比如:并軌前,機關事業單位由國家養老,無需繳納養老保險費。因此,大部分企業職員對養老金并軌實施的滿意度和信心程度都較高。養老金“并軌”的接受者是社會群眾,因此,針對群眾真正關心的內容進行不斷地修正完善,是政府在實施養老金“并軌”努力的方向之一。根據調查報告結果,一方面,我們建議政府適當整改以養老金月繳納比例為代表的養老金數量指標,在保持公務員與企業職工的工資合理差距的基礎上,使二者的養老金替代率基本一致。因為并軌不是簡單地降低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養老金待遇,使其與企業職工一致,搞“平均主義”,而是要扭轉同一層面上養老金待遇上的巨大差距,消除不公。另一方面,我們建議政府應該繼續發揚并不斷合理修正養老金計劃發放月數指標,從而更好更快地提高群眾對養老金并軌制度的滿意度。
3.控年金,防不公
職業年金是養老金“并軌”的補充養老保障制度,這與企業年金在某種程度上是一致的,國家強制要求機關事業單位繳納,而對于企業,則自愿繳納,不做強制要求。有人計算過,即使如今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養老金替代率大幅低,但有職業年金這一強制要求繳納的補充養老保障制度存在,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退休待遇極有可能不會下降,由于養老金根據會根據物價和社會平均工資的不斷調整,反而可能會提高。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防止職業年金成為新的不公平隱患,我們建議妥善處理職業年金在政策出臺、合理實施以及適度發展方面與企業年金制度的有效銜接,避免出現因職業年金替代率過高而導致的新的不公平現象的產生,而導致又一輪的分配不合理、社會不和諧。
4.穩民心,降阻力
無論是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還是企業職工都對養老金數量指標最為關注,但對其滿意度都不高,因此,目前并軌的一大阻力就在于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擔心養老待遇的降低。因此,我們建議給被改革者一定的預期,向他們許諾改革之后養老待遇總體上并沒有降低,甚至會有所提高。這樣,給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吃了“定心丸”,改革的阻力自然會大大降低。目前江西省已實施的“中人”十年過渡期待遇不降政策就是此類政策,能使老齡“中人”們放心了。但是,在調查過程中,該政策的認知度極低。因此,在制定出好的政策的同時,應適當宣傳,才能更好地穩民心,降阻力。
參考文獻:
[1]樊晴晴.養老金雙軌制“并軌”問題簡析[J].統計與管理,2015(9).
[2]韋彬.國內外城鄉基本養老保險研究現狀與展望[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3(3).
[3]曹新華.探討我國養老保險制度存在的改革問題[J].焦點透視,2013(10).
[4]廖嵐嵐,戴由武.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金與企業并軌問題研
究[J].管理觀察,2015(1).
[5]項禹曉旭.國外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財會月刊,2015(1).
[6]王婷.淺議我國養老保險制度走向“并軌”的路徑分析[J].市場調查,2014(5).
[7]朱恒鵬,高秋明,陳曉榮.與國際趨勢一致的改革思路—中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制度改革評述[J].國際經濟評論,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