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皓琪
摘 要 “一帶一路”金融支持與合作主要是與沿線各國開展合作項目,促進國際金融交流,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在深入金融支持與合作過程中,金融支持和金融合作風險問題逐漸突顯出來,阻礙了“一帶一路”金融戰略發展。因此,本文主要對“一帶一路”戰略下的金融支持合作風險進行分析,并對如何加強金融風險控制進行對策探討。
關鍵詞 金融風險;一帶一路;金融支持合作
引言:
“一帶一路”是國家實施對外開放的重要戰略布局,對開拓國內金融市場具有重要意義。在 “一帶一路”金融戰略下,國內金融和國際之間的合作交流將會越來越密切,金融開放力度逐漸加大,從而實現國內金融優化目標。因此,“一帶一路”金融戰略能夠加快國內金融業務整合,促進國內金融機構創新發展,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一、金融支持合作風險分析
在“一帶一路”金融支持合作項目開展中,面臨著投資金融不足問題,可能會對未來金融項目發展產生不良影響。從“一帶一路”金融戰略路線情況來看,沿線周邊地區與國家多為發展中國家,區域內基礎設施建設落后,預計到2020年需要投入8萬億美元作為資金支持,另需3000億美元作為額外投資建設區域基礎設施,因此必須通過大量資金投入確保基礎設施建設質量。然而當前融資渠道相對較少,實際金融投資金額與金融項目需求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在“一帶一路”金融戰略發展中,沿線區域金融環境有待改善,金融市場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金融機構資本不足,金融信貸基礎相對較差。因為沿線周邊地區與國家金融環境存在較大的風險問題,因此“一帶一路”金融支持合作風險系數較大,這對金融支持效果和我國金融戰略推進必然會造成一定的阻礙[1]。在開展“一帶一路”金融支持合作項目時,需要通過金融監管、市場與機構相互協調,共同促進國際金融發展。然而“一帶一路”沿線周邊金融產業鏈過于復雜,各國及地區之間金融信息交流存在障礙,對金融項目創新發展造成阻礙。因為金融支持合作創新力不足,“一帶一路”金融項目必然會受到影響,業務開拓難度增長,易出現金融風險。
二、加強金融風險控制對策
1.開拓金融融資渠道,營造良好金融環境
針對“一帶一路”金融支持與合作中存在的投資資金不足問題,必須開拓更多的融資渠道,利用多元化融資渠道快速整合資金,彌補資金缺口,保障金融項目穩定。在金融融資渠道開拓方面,可以通過債券融資、民間融資與國際融資等方面建立融資渠道。債券融資則是通過債券市場進行直接融資,由香港、沿線地區及周邊政府等組織機構發行人民幣債券,結合“一帶一路”金融支持合作項目開發債券品種,緩解金融項目支持壓力。民間融資則是鼓勵國內民間組織參與“一帶一路”金融戰略,借助網絡渠道或者基金會等方式加快融資速度。國際融資則是由“一帶一路”沿線周邊國家與地區參與金融項目融資,通過與東歐、東盟和歐亞等國家建立金融支持渠道,統一沿線周邊國家金融戰線和金融目標,減少金融項目合作風險。對于“一帶一路”金融項目開展過程中存在的金融環境不穩定問題,應加快國際金融監管協調機制建立與完善工作,統一沿線國家和地區金融監管標準,由金融監管機構進行溝通交流,加強沿線地區金融環境監測。從多層面完善信用環境,建立與周邊地區和國家交流合作平臺,加強信用評級與征信管理交流,促進各地區與國家信用評價標準與評價體系建設,為“一帶一路”金融支持與合作提供良好的金融環境。
2.加強金融創新,促進沿線金融合作交流
金融創新是“一帶一路”金融合作與支持項目穩定發展的重要內容,對沿線周邊國家和地區金融業務發展和經濟水平提升具有重要價值意義。在金融創新發展方面,需要通過創新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等加強我國與沿線周邊國家和地區金融交流合作。在金融市場創新方面需要加強金融業務完善和金融人才建設工作,促進區域金融中心建設與完善。沿線周邊金融企業與金融銀行可開展合作項目,共同承擔“一帶一路”金融支持合作項目風險,以降低金融項目風險概率。為保障“一帶一路”金融支持合作項目穩定,沿線周圍地區和國家可以就區域金融產業簽訂金融發展協議。另外,加強區域金融科技產業園區建設工作,為區域金融支持合作提供更多的創新活力[2]。在金融機構創新方面,可通過互聯網進行“一帶一路”金融平臺加快金融機構建設工作,加快跨境金融業務發展速度。沿線周邊國家金融機構則可以通過金融平臺創建和發展金融業務,為“一帶一路”金融支持合作項目發展提供更多的支持與合作機會。
三、結語
“一帶一路”金融支持合作項目是國家與沿線國家進行金融交流的重要發展項目,對我國與各國經濟貿易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因為沿線各國金融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等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金融支持與合作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風險概率。本文主要從金融創新、開拓融資渠道和營造良好金融環境等方面進行金融風險控制策略探索,以供相關人士參考。
參考文獻:
[1]賈儒楠,韋娜.金融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的現狀、問題與建議[J].國際貿易.2016(05)
[2]趙青松.“一帶一路”建設下中國與沿線國家的國際金融合作研究[J].蘇州市職業大學學報.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