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然


摘 要 商業銀行與資本市場的穩定息息相關,而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開放程度的進一步提高,國家取消了外資在中國商業銀行的比例上限,這意味著外資可以更加自由地深化與中國商業銀行的合作。本文分析了外資進入中國市場時在傳統的合伙制銀行和當下的公司制銀行組織形式的選擇,其中著重考量了兩者的所得稅成本,并通過一些特殊情況下的假設來得出結論。假設推導出來的結論對外資銀行的組織形式選擇具有指導意義。
關鍵詞 商業銀行;外資;企業組織形式;分紅率;所得稅
引言:
公司制和合伙制是可以互相轉換的,企業可以在計算哪種方式適合企業的發展時遵照相關的法律法規來改變企業的組織形式,這樣其實就是對企業組織形式的優化。而在去年國家放開了外資在中國商業銀行持股比例的上限,這也就意味著外資逐步深入中國銀行業的時代正在到來。對中國商業銀行是否會變得像拉美和東歐的一些國家中的例子一樣出現商業銀行被外資控制的例子也有很多討論。而本文著重分析了外資進入中國銀行業時對銀行組織形式的選擇。
一、分析和假設
從MM理論開始,所得稅就是企業做出決策的關鍵性影響因素之一,本文也是從這個角度出發,在從稅收制度角度考慮企業組織形式優化就是計算稅收成本。公司制企業法定所得稅率為25%,稅后分紅個人法定所得稅率為20%。合伙企業依據《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對合伙企業合伙人課征所得稅應比照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適用5%到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為方便分析計算作出假設:該合伙企業(或公司)只有兩個合伙人(或股東)。合伙企業收益均攤。總的應納稅所得額為X。合伙企業所得稅納稅額用T1表示,公司計算得出的所得稅納稅額用T2表示。公司制企業分紅比例為p。
二、計算所得稅稅負
1.合伙制企業稅負
合伙企業的最終收益都歸合伙人所有,并按五級累進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因此,合伙企業的稅率與合伙人的數量以及各自所占份額有關。根據上述對合伙企業的假設計算出合伙人收益處于不同水平下的納稅額。
2.公司制企業稅負
同樣的,根據以上假設得出公司制企業的所得稅為:
三、分析
1.當公司不分紅時
這時即p=0 ,而公司所得稅為0.25X。
當公司分紅比例p=50%時 公司所得稅為0.25X+0.075X=0.325X。
可見,當X足夠大時,公司制企業所得稅甚至可能比合伙企業更低。
2.當公司分紅時
在比較兩種企業的所得稅時需要估計的有兩個變量:應納稅所得額X和分紅比例p。對p的估計分為兩種情況:
①對正處于發展階段需要大量資金的公司來說通常采取少分紅的股利政策,這時p約為0-30%。這里為簡化可以取平均數15%(不考慮數量加權)。
②對于已經占據一定市場營業額穩定的企業來說,在公司形式時可以穩定而較多的分紅,這樣可以增加股票價值,增長股東信心。這時p大約為30%-80%。同樣地取個約值50%(不考慮數量加權)。
3.計算均衡點
(1)發展階段。
T2=0.25X+0.15*0.1X=0.265X
當X/2≤15 000時,T1 當15000 當30000 當60000 當X/2>100 000時,T1=0.35X-29500=T2=0.265X。計算得X=347058.82(保留兩位小數)。 結論1: 對于一個發展階段分紅比例為10%、股東為兩個人的公司來說,當應納稅所得額小于347058.82元時,可以通過改變企業組織形式成為合伙制企業來減少稅收成本。 而對于一個處于發展階段預計改成公司制后分紅比例為10%的兩人合伙制企業來說,只有當企業應納稅所得額超過347058.82元時,改為公司制企業可以減少稅收成本。 (2)穩定階段。 T2=0.25X+0.15*0.5X=0.325X X/2≤15 000時,T1 15000 30000 60000 X/2>100 000時,T1=0.35X-29500=T2=0.325X計算得X=1180000。 結論2: 對于一個穩定階段分紅比例為50%、股東為兩個人的公司來說,當應納稅所得額小于118萬時,可以通過改變企業組織形式成為合伙制企業來減少稅收成本從而優化企業的組織結構的。 而對于一個處于穩定階段預計改成公司制后分紅比例為50%的兩人合伙制企業來說,只有當企業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18萬時,改為公司制企業可以減少稅收成本從而優化企業的組織結構。 四、關于P的上限 P的范圍為[0,1),這里指的是若想要公司制企業的所得稅可以小于或等于合伙制企業的所得稅,p就要有一個上限。計算如下: 0.25X+0.15pX≤0.35X-29500 分析知當p=66.67%(約數)時T2恒大于T1,即分紅率達到一定程度時,不管企業應納稅所得額能達到多高,合伙制企業改為公司制在稅收成本上是沒有意義的。 五、關于合伙人數為n時 1.合伙制企業稅負表 合伙人數為n時合伙制企業的稅負可以計算用下表來表示: 2.公司制企業所得稅為: T2=X*25%+(125%)X*p*20%=0.25X+0.15pX 公司制企業的企業所得稅率25%和給股東分紅的個人所得稅稅率20%是不變的。因為合伙人數n是個并不算太大的自然數。所以我們依然可以推導出,當p<66.67% 存在X使得T2 所以得出結論3: 對于一個合伙制企業而言,當企業預計轉變為公司制企業的分紅率小于66.67%時,隨著企業的盈利越來越強,總會有一個點使得改變企業的組織形式可以幫助企業減少稅收成本來起到優化企業組織結構的作用。 相反的,對于一個分紅比例低于66.67%的公司制企業而言,在公司達到一定的利潤之前,改變企業的組織形式會有助于減少企業的稅收成本來優化企業的組織結構。 六、總結 公司制雖然是現在大型企業的主流選擇,但合伙制在歷史上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摩根大通等銀行在歷史上均選擇了合伙制的銀行組織形式。合伙制有它的先天優勢,在企業早期通過值繳納合伙人的個人所得稅可以達到很好的減少企業資金流出的效果。公司制也有其不可替代的優點,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公司制的銀行所得稅資金流出會因合伙制企業所得稅率的級別提高反過來占據優勢,這也是那些傳統合伙制大型銀行選擇轉變為股份制銀行的一個重要原因。 參考文獻: [1]安青松.中國上市公司分紅現狀與趨勢研究[J].證券市場導報,2012(11). [2]蓋地,李彩霞.稅收成本、非稅成本與企業組織形式選擇——基于經濟模型的研究框架[J].當代財經,2012(04). [3]倪筱楠,葉陳毅.基于企業組織形式選擇的所得稅納稅籌劃[J].財會月刊,2007(06). [4]牛草林,李寧,薛志麗.基于所得稅納稅籌劃的企業組織形式選擇[J].財會月刊,2012(26). [5]張躍文.我國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決策研究[J].證券市場導報,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