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娟
【摘要】近年來,農村教育改革越發迫切,如何在這種新形勢下做好班級工作也成了班主任們所需要考慮的問題。班主任的角色,其實就是相當于班級大家庭中的一家之主,他們處理事情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生活。而賞識教育的加入為班主任的工作又增加了一些額外的助力。因此本文就結合實際教學,深入分析班主任如何利用賞識教育來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關鍵詞】農村地區;班主任工作;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在實際教學管理中,班主任不僅僅只是扮演著班級管理者的角色,同時也擔負著關注學生學習生活、保護學生健康成長的重大責任,因此賞識教育應該從這些角度出發。但是受到農村各種問題的影響,很多班主任都沒有很好地關注到這些方面,因此在農村教育中,針對這些問題探討如何進行班主任工作是教師們的首要目標。
一、了解班級情況,發揮賞識的力量
在實際管理中,班主任要意識到班級在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深入了解情況后采取適當的管理措施。在傳統的班級管理中,教師僅僅是根據學生反映的情況來做好教學管理,沒有深入教學內部,這樣的管理不僅難以解決班級中存在的問題,同時也容易導致班級管理與教學無法有效結合,管理效率低下。因此教師就要積極地利用賞識教育理念來輔助自己或是結合教學內容,清晰地認識到每個學生不同的性格特征,有針對性地制定出適合學生的班級管理對策,以此來加強班級管理效率。另一方面,作為班主任還需要關注到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問題。首先班主任在實際管理中就要樹立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質,為學生做好榜樣。只有班主任率先做好德育教學才能讓學生在日后的班級學習中培養出優秀的個人品質。而從學生方面來說,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也要積極地鼓勵他們,通過賞識的力量來建立起他們的個人品質和道德。而在日常的管理中,教師也要做好日常工作,通過合理地賞識教育讓學生把班級當作自己的家一樣,在這種和睦輕松的教學氛圍中使學生融入班級管理中來。
二、人性化賞識教育,關注學生生活
對于農村學生來說,學校基本上就是他們接受知識教育的唯一場所,大部分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時間遠遠多于在家里面的時間,因此班主任在實際工作中還要嘗試利用賞識教育使班級充滿“家”的氛圍,這不僅能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同時也能使班級管理趨于人性化。另外,教師也要善于發掘學生的優點,積極地引導學生親近班級,將班級看作真正的一個大家庭。通過這種人性化的賞識教育,可以使學生更好地融入班級中去,以便自己日后的管理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中,班級管理是一方面,關注學生學習生活也是重要的一環。作為班主任,在管理的過程中還要扮演起學生家屬的角色,要能深切地關注到學生的日常生活,將學生看作是自己的孩子,充分地關切孩子們的學習生活,并嘗試利用賞識的教學理念來融入、理解他們,幫助他們掃除學習中的障礙,從而保障他們健康成長。只有教師將學生真正看作是班級的重要成員并積極改善學生的學習短板才是班主任對學生愛護的基本表現,也是一個優秀班主任所必須具備的工作素養。
三、賞識合理運用,克服管理障礙
在農村教學中,班主任工作的覆蓋面極為廣泛,除了上述這些教學中的問題,針對學生本身的班主任工作也極為重要。在任何小學班級中,總會有一些問題學生,諸如先天殘疾、心理障礙、過于調皮等。在傳統教學中這一問題既尖銳又難以克服,卻又是班主任們不可避免的問題。但賞識教育的加入能使這一問題得到很好的改善。從教師角度來說,我們的目的主要是利用賞識教學來改變他們的觀念并鼓勵他們做出改變,從而方便自己的班級管理工作。但是由于這部分學生可能在學習、心理上存在一定障礙,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有耐心,同時積極鼓勵他們:“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做好你自己就可以!加油!”“孩子,你身上有他人沒有的潛力,只是你自己沒發現,相信自己!”利用這樣極具贊賞性的語言,學生就能從自身角度重新審視自己,漸漸認識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做出改變。另外,教師在實際工作中一定要意識“學習”方面的賞識對于這部分問題學生的重要意義。他們由于自身的問題,在學習上也必然會有一些障礙,因此班主任也要在他們的學習方面積極鼓勵他們,肯定他們的學習能力,使他們從內心克服學習障礙。同時,賞識理念不能僅僅局限在教師身上,同學之間的相互賞識也是一種賞識教育的體現。相比教師的賞識,來自同學的贊美或是鼓勵顯然更貼切,更具有價值;這不僅能促進問題學生的自我改變,同時也能有效輔助班主任工作,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
四、結語
本文針對農村小學班主任教育工作做了詳細分析,論證了賞識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可行性。但是實際教學中僅憑上述管理對策遠遠不夠,班主任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適時地革新才能有效達到教學目的。因此,誠切希望各位班主任能夠在這方面積極探索、創新教學方式,促進農村小學教育的發展創新。
參考文獻
[1]王家貴,王佩賢.論小學賞識教學內容選擇的原則[M].北京:教育出版社,2013.
[2]徐正揚.小學賞識能力開發教育標準內容解讀[M].北京:教育出版社,2017.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