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揚
〔摘 要〕隨著現代無伴奏合唱理念的深入,無伴奏合唱藝術的發展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的無伴奏合唱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代無伴奏合唱的需求,無伴奏合唱不僅需要具有過硬的專業技能,同時還需要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這就給無伴奏合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斷探索新的藝術方法,打破傳統無伴奏合唱模式,是無伴奏合唱多元化發展的必經之路。
〔關鍵詞〕無伴奏;合唱;多元化;藝術
無伴奏合唱藝術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形成了豐富的技術要素和藝術形式,每一種無伴奏合唱方法都具有各自的特色。伴隨社會的不斷進步,多元化的生活促使無伴奏合唱藝術也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近幾年來,無伴奏合唱藝術在唱法、表演和創作等多個方面都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新時代無伴奏合唱藝術呈現多元化發展的趨勢。
無伴奏合唱相對于傳統的合唱來說,更容易被接受,而且普及度會更高。我們以無伴奏合唱團為主要代表,無伴奏合唱團主要對流行歌曲進行改編,改編完成之后再進行演唱,這種方式表現出靈活多樣的形式,呈現出豐富的視覺感和聽覺感,具有很強的個性,這就使無伴奏合唱團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同時也讓更多的人了解無伴奏合唱。
一、無伴奏合唱多元化意義
多元化的發展已經延伸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尤其是在無伴奏合唱藝術方面。無伴奏合唱多元化的發展對無伴奏合唱既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機遇,同時也對無伴奏合唱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無伴奏合唱多元化發展對無伴奏合唱發展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無伴奏合唱多元化對于合唱聲音的質量、合唱團隊個人能力的培養、音樂素養的提高,是一種有效的鍛煉方式;二,豐富了藝術活動,豐富了合唱的形式;三,無伴奏合唱多元化逐步延續到社會,使更多人去了解、欣賞、參與,促進無伴奏合唱的發展;四,無伴奏合唱多元化對于無伴奏合唱文化的發展與傳播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無伴奏合唱的形式不再局限于單一形式,正在逐步發展和進步,無伴奏合唱多元化的時尚性、欣賞性,對廣大無伴奏合唱音樂愛好者,特別是年輕愛好者的音樂審美起到了積極的教育和推進作用。
二、當代無伴奏合唱多元化的發展
近幾年來,流行音樂在表演過程中呈現多元化發展,大眾也逐漸接受了音樂的多元化,此時,無伴奏音樂也不是單純傳統意義上的合唱表演了,在無伴奏合唱表演過程中也引入了多種音樂元素,這就出現了無伴奏合唱的多元化發展。當代無伴奏合唱多元化的發展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無伴奏合唱多元化的發展
(1)無伴奏合唱多元化的影響意義 無伴奏合唱符合當代藝術發展的需求,無論在表現形式上,還是在內容上,都比較生動豐富,能夠以動態的發展滿足當代人對無伴奏合唱審美的理解,朝著“以俗入雅,以雅入俗,俗雅互補”的方向發展。
(2)無伴奏合唱多元化導致的弊端 無伴奏合唱多元化在發展過程中由于只是注重審美形式,并沒有深刻理解審美內容,忽略了審美深層次的內涵,阻礙無伴奏合唱多元化的發展。
在無伴奏合唱多元化發展過程中,大眾在欣賞無伴奏合唱藝術時,無伴奏合唱藝術對其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無伴奏合唱的變化趨勢激勵著無伴奏合唱的變革。
2.無伴奏合唱取向發生轉變?隨著現代化發展,我國社會正處在轉型時期,新時代無伴奏合唱藝術的審美觀念也發生了改變,發展到了后現代時代,大眾在這種快節奏的生活中,對待事物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希望事物是簡單的、快速的、直接的、淺白的,因此無伴奏合唱在新時代是多元化的。
無伴奏合唱取向正朝著通俗化、日常生活化和娛樂性方向發展,其通俗性主要體現在音樂領域,無伴奏合唱藝術在音樂領域的成長是與大眾緊密相連的,是一種大眾比較喜愛的通俗文化藝術。生活源于藝術。藝術凌駕于生活之上,兩者是不可分割的概念整體,因此無伴奏合唱藝術來源于生活現實。欣賞性是無伴奏合唱藝術的一個特點,以滿足大眾對娛樂的需求。
三、當代無伴奏合唱多元化的表現形式
無伴奏合唱是合唱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無伴奏合唱多元化在發展階段存在一定的難度,很多人對無伴奏合唱多元化并不是很了解,也沒有深入去體驗,不能理解無伴奏合唱多元化背后的文化生活,不能體驗到無伴奏合唱多元化對無伴奏合唱的重要性,對創作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不能很好把握無伴奏合唱中的要素。對于初學者來說,很難掌握無伴奏合唱的要領,如何提高無伴奏合唱的質量,通過多年的經驗,在伴奏合唱過程中引入了創作法,主要以提高學習興趣為主,培養無伴奏合唱多元化的審美觀念、創新能力和創作品質。
1.創作多元化
(1)模仿改變多元化 模仿改編多元化是無伴奏合唱多元化最基礎的階段,所謂的模仿改變就是指根據已有的無伴奏合唱知識,對音樂作品進行改編,是進行音樂創作的必經之路,在該階段中,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從最簡單的音樂作品開始,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在該階段只是改編最基本的音樂作品,而絕對不是全方位的、全新的創作,這也是無伴奏合唱的基本原則。
(2)自主體驗多元化 自主體驗多元化與模仿改編多元化已經有了本質的區別,從自主體驗開始,不再一味地去模仿別人的作品,而是需要自己創作出滿意的作品。自主體驗多元化是改編多元化完成之后,對模仿改編的作品進行自主練習,自主體驗,改編多元化提倡學生體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在現實生活中挖掘出美好的音樂素材,做到藝術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使無伴奏合唱成為一種真正的藝術,同時有機會去體驗無伴奏合唱的方式,領悟到無伴奏合唱微妙之處,從生活中感受無伴奏合唱的意義,從中挖掘出創作音樂的靈感。
(3)討論表現多元化 討論表現階段不再局限于某一部創作作品,而是整個團隊的活動,通過前面的改編創作或者自己獨創,將創作的作品在團隊內進行演示討論,敢于標新立異,敢于挑戰,敢于創新,敢于與眾不同,是作為音樂創作必需的品質,在團隊內進行演示時,觀眾在聆聽創作者的作品時,互相提出問題,互相解決問題,要敢于創新,敢于挑戰別人的作品。
2.表現形式多元化?隨著無伴奏合唱藝術的不斷發展,無伴奏合唱的表現形式也呈現出多樣化發展,不斷將音樂藝術融入合唱中,為無伴奏合唱藝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無伴奏合唱團也不斷推出新的作品。無伴奏合唱藝術的表現形式多元化直接關系到無伴奏合唱的多元化發展方向。
3.表演風格多元化?表演風格多元化主要體現在無伴奏合唱時的表演方面,無伴奏合唱在表演風格方面不再拘泥于單一的形式,也廣泛吸收各種表演風格的長處,取各家之長,將表演風格的多元化展現得淋漓盡致,同一首歌,不同的合唱團表現出不同的風格,表演風格更加輕松、自由、有活力,為無伴奏合唱的成功奠定了基礎。表演風格對于無伴奏合唱來說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表演風格直接影響合唱的效果,較好的舞臺效果將會直接產生較好的合唱效果,多元化的表演效果將會產生多元化的合唱效果。
4.合唱音樂風格多元化?進入21世紀之后,我國合唱藝術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這個時期涌現出形式多樣的音樂風格,無伴奏合唱空前發展,融入了流行音樂的元素,無伴奏合唱也呈現出多元化發展,同一首歌,由不同的人群合唱,在音樂風格的表現形式上可能就不一樣,這就使得無伴奏音樂風格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任思樺.即興感背后的“心機”——阿卡貝拉中的非實義歌詞編配[J].歌唱世界. 2015(03).
[2]唐進.極致人聲——當代阿卡貝拉的常見技巧特征分析[J].北方音樂. 2013(11).
[3]唐進.談阿卡貝拉樂團的建設和訓練[J].大眾文藝. 2013(15).
[4]謝飛.從沉睡中蘇醒的天籟之音——“阿卡貝拉”——淺談無伴奏合唱“阿卡貝拉(A cappella)”的產生與發展狀況[J].才智,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