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明確當前和今后污染源普查工作的主要任務和重點工作,進一步提高對種植業污染源普查的認識。7月10日,省農委舉辦的全省第二次種植業污染源普查工作啟動會和培訓班在長春市召開。省農委副主任夏季、省污染源普查辦公室主任陳學偉,省農委科教處處長侯曉華、省農業環境與農村能源管理總站站長宋揚出席會議。
省農委副主任夏季在啟動會上指出,一是提高認識,意義重大。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從國家層面看,污染源普查是一項基本國情調查,是環境保護基礎性工作,對掌握各類污染源數量、行業和地區分布情況,了解主要污染物產生、排放和處理情況具有重要作用。種植業污染源普查是全國污染源普查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普查,可以掌握全國農業面源污染現狀,為國家出臺防治政策,制定防治規劃提供基礎資料。從省級層面看,第二次農業污染源普查種植業源普查有利于全面掌握吉林省種植業面源污染現狀,準確判斷吉林省當前農業環境形勢;有利于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農業生產方式轉變,不斷改善環境質量;有利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農業綠色發展,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生態環境短板和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二是認清形勢,高度重視。這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既是重大的國情調查,也是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為切實推動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有效開展,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扎實做好普查工作。三是加強領導,統籌推進。從目前情況看,種植業污染源普查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為了加強對本次農業源普查工作的組織領導,由省農委牽頭,會同省水利廳、省畜牧局成立了吉林省第二次農業污染源普查推進工作組,統籌負責全省農業污染源普查工作。全省各級農業部門一定要充分發揮牽頭部門的重要作用,與相關部門積極溝通,密切配合,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做到形成合力,集中攻堅、整體推進,共同研究部署,主動開展工作,形成分工明確,各司其職的良好工作機制。四是強化支撐,指導到位。為做好本次普查工作,專門成立了吉林省種植業普查專家組,選擇具有良好工作基礎,長期開展農業面源監測和防治的科研單位,作為主要技術支撐單位,由省農科院資源與環境所、能源與生態所分別負責種植業水污染物流失量普查、地膜使用殘留量普查以及秸稈產生利用量普查的技術指導。五是統一教材,集中培訓。種植業普查辦公室要積極組織技術支撐單位,按照農業農村部有關培訓要求,統一編制標準化培訓教材,全省要做到一個實施方案,一個技術規定,一個標準方法,一套報表制度。在做好市(州)級技術骨干和培訓師資質培訓的同時,加強對普查員的培訓,盡可能減少培訓層次,提高培訓效果,并加強對調查員工作的監督檢查。六是加強質控,確保質量。要嚴格執行標準規范,建立健全質量管理責任制,確保提供高質量的普查數據。
會上,相關專家對吉林省種植業污染源普查縣級普查單位任務清單做了詳細解讀,并針對吉林省種業污染源普查技術及相關技術問題進行了解答。
(省農業環境與農村能源管理總站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