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復雜系統生態論中減熵化理論在林業發展中的應用研究,旨在減少林業發展過程中系統熵增(減熵化),減少林業產業發展過程中無效勞動(減商化)。對當前研究文獻統計分析表明,在時間分布上,有2006年~2008年與2012年~2015年兩個研究高峰期;在研究層次與學科分布,涉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林業、農業經濟、環境科學與資源利用等多層次、多學科,屬于多學科綜合性應用性研究;在作者與機構分布以及被引頻次上,主要作者與機構貢獻較大,被引頻次較高。
關鍵詞:減熵化;減商化;發展;生態論;文獻分析
中圖分類號: S711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8.16.066
林業建設,包括林業產業建設、生態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如果僅僅從狹義的林業行業而言,生態建設特指森林生態系統建設,包括森林培育、森林保護,這里的森林指的是森林生態系統;生態文明建設,特指生態文化建設中林業文化建設。
實際上,林業是個復雜系統,林業建設不能僅僅局限于狹義的林業行業,而應該著眼于整個人類社會系統的和諧與地球生態系統的健康,著眼于發展而不僅僅是建設。因此,開展林業發展理論研究,特別是復雜系統生態論中減熵化理論在林業發展中的應用研究,減少林業發展過程中系統熵增(減熵化),減少林業產業發展過程中無效勞動(減商化),對于促進我國當前林業發展,有著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
開展減熵化理論在林業發展中應用的文獻學研究,有利于總結林業發展理論研究成果,有利于拓展林業發展理論研究領域,有利于林業發展理論成果交流與利用,從而進一步提高林業發展理論研究水平,并指導我國當前林業發展宏觀決策,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1 數據來源
數據來源于中國知網中國知識資源總庫,文獻分類包括基礎科學、工程科技I輯、工程科技II輯、農業科技、醫藥衛生科技、哲學與人文科學、社會科學I輯、社會科學II輯、信息科技和經濟與管理科學,文獻資源類型包括期刊、報紙、碩士論文、博士論文、國內會議論文、國際會議論文、學術輯刊。
檢索條件為:
(主題=減熵化 或者 主題=減商化)或者)題名=減熵化 或者 題名=減商化)或者(關鍵詞=減商化 或者 關鍵詞=減熵化)或者(主題=林業 并且 主題=生態論)或者(題名=林業 并且 題名=生態論)或者(關鍵詞=林業 并且 關鍵詞=生態論)或者(主題=和諧林業 或者 題名=和諧林業) )或者(關鍵詞=和諧林業)(精確匹配),專輯導航:全部;數據庫:文獻跨庫檢索。
檢索結果,1979年~2018年共有減熵化理論在林業發展中應用研究文獻124 篇。
2 文獻學分析
對檢索到的124篇研究文獻,采用文獻學中統計分析方法,進行文獻學分析。
2.1 時間分布分析
研究文獻時間分布,如圖1所示。
圖1表明,自2003年開始有學者開展相關研究,2003年~2017年,年均發表研究文獻8.27篇。有兩個研究高峰期,2006年~2008年為第一個研究高峰期,2012年~2015年為第二個研究高峰期,兩個高峰期最多發表文獻年份分別為2006年和2014年,分別發表研究文獻15篇。
2.2 研究層次與學科分布分析
研究層次涉及行業指導(社會科學)、基礎研究(社會科學)、工程技術(自然科學)、政策研究(社會科學)、職業指導(社會科學)、行業技術指導(自然科學)、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自然科學)、專業實用技術(自然科學)等研究層次,以及林業、農業經濟、環境科學與資源利用、植物保護、企業經濟等學科,如圖2、圖3所示。
顯然,減熵化理論在林業發展中應用研究屬于多學科綜合性應用性研究,涉及學科較多,研究范圍廣,應用林業學科之外的先進研究成果,開展林業發展理論研究,對指導林業發展決策,促進林業和諧發展,意義十分重大。
2.3 作者與機構分布分析
作者與機構分布如表1所示。主要作者包括張國慶、朱超平、周生賢等。機構主要分布在安徽省潛山縣林業局、東北林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國家林業局等教學科研單位、國家政府機構和基層生產單位。
2.4 被引頻次分析
被引數排名前20的文獻如表2所示。從表2可以看出,張國慶的《生態論與生態經濟化研究》《發展學基本理論與我國當前農村發展問題研究》《試論和諧林業》等文獻被引頻次較高,其次還有周生賢的《論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李寧的《我國不同類型地區現代林業的差別性政策研》、李月梅的《中國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公共財政政策研究》、王坤宇的《基于減商化理論的我國林業產業發展對策探討》被引頻次也較高。
3 結語
通過對124篇文獻的研究,以及拓展檢索相關研究文獻表明,張國慶在《生態論:復雜系統研究》《發展學》和《系統企業學:再生·進化》中,提出促進系統健康與進化的減熵化理論,以及在發展學中減少人類社會無效勞動、提高人類社會有效勞動比率的減商化理論,并將之應用于林業和諧發展(和諧林業),豐富了林業發展理論研究內容,拓展了林業發展理論研究領域。周生賢則從解讀《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中發〔2003〕9號)入手,提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及“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劉寧、李月梅、張寶生等則從地區差別性政策、公共財政政策、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角度提出了現代林業發展的策略。王坤宇、華余兵、王燦國、王艾等則根據我國當前林業發展現狀,從減熵化、公平發展、多元發展以及林業產業減商化等角度,對我國當前林業發展提出了應對的對策。
參考文獻
[1]張國慶.復雜系統生態論方法及其應用[EB/OL].科學網,(2013年3月27日)[2018年5月6日].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 mod=space&uid;=3344&do;=blog&id;=1099752,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 mod=attachment&id;=61527.
[2]張國慶.生態論:復雜系統研究[EB/OL].科學網,(2013年3月27日)[2018年5月6日].http://blog.sciencenet.cn/blog-
3344-1099371.html,http://blog.sciencenet.cn/data/attachment/home/201304/01/082301npp13fnh5bllmra3.attach.
[3]張國慶.發展學[EB/OL].科學網,(2013年7月14日)[2018年5月6日],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44-1099374.html,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 mod=attachment&id;=38314,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 mod=attachment&id;=39086.
[4]張國慶.發展學基本理論研究[M/OL].大成編客.(2017年5月19日)[2018年5月6日].http://bianke.cnki.net/Home/
Corpus/9605.html,http://bianke.cnki.net/OnlineView/Index/9605.
[5]張國慶.基于減商化提高財政投入效率途徑研究[M/OL].大成編客,(2016年11月16日)_[2018年5月6日].http://bianke.cnki.net/Home/Corpus/9602.html,http://bianke.cnki.net/OnlineView/Index/9602.
[6]張國慶.小康社會建設之降低生活成本途徑研究[M/OL].大成編客,(2016年11月16日)[2018年5月6日].http://bianke.cnki.net/Home/Corpus/9599.html,http://bianke.cnki.net/
OnlineView/Index/9599.
[7]張國慶.信訴互補:當下中國法治政府建設的關鍵[M/OL].大成編客,(2015年7月31日)[2018年5月6日],http://bianke.cnki.net/Home/Corpus/9603.html,http://bianke.cnki.net/onlineread/Home/BianKeOnlineView id=9603.
[8]張國慶.生態論與經濟生態化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2(10):30-31.
[9]張國慶.復雜系統生態論方法及其應用[J].現代農業科技,2013(11):192-195.
[10]張國慶.生態環理論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1(22):224-225.
[11]張國慶.發展學基本理論與我國當前農村發展問題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3(17):305-315.
[12]張國慶.系統企業學:再生·進化[EB/OL].科學網,(2013年5年21日)[2018年5月6日].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44-1099375.html,http://blog.sciencenet.cn/data/attach
ment/home/201305/22/144145psp965zszrwsto3t.rar,http://blog.
sciencenet.cn/data/attachment/home/201305/22/144342rnvv84vn8
vd4k1dz.rar,http://blog.sciencenet.cn/data/attachment/home/201305
/22/14451988uavaszhya33vhg.rar,http://blog.sciencenet.cn/data/
attachment/home/201305/22/144636fzl198jm5fz6w7x6.rar.
[13]周生賢.論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J].中國林業產業,2004(08):8-13.
[14]劉寧.我國不同類型地區現代林業的差別性政策研究[D].北京: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2010.
[15]李月梅.中國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公共財政政策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11.
[16]張寶生.論和諧林業背景下的林業建設[J].科技與企業,2013(23):2.
[17]王坤宇.基于減商化理論的我國林業產業發展對策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4(18):170-171.
[18]華余兵.林業公平發展淺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5(23):173-174.
[19]王燦國.基于發展學基本原理的我國林業生態化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3(20):156-158.
[20]王艾.從減熵化角度探討林業多元化發展策略[J].現代農業科技,2015(23):176-177.
作者簡介:何紅民,中專學歷,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