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市聯益農副產品供銷專業合作聯社理事長趙顯清是敦化市返鄉創業致富帶頭人,也是延邊州興農致富之星。返鄉創業5年間,帶領村民共同致富,敦化市聯益農副產品供銷專業合作聯社連續三年被鎮、市及延邊州評為先進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及州龍頭企業。
趙顯清今年49歲,從小家境貧寒,為了替家里分擔重擔,他搬過磚、蓋過房,什么臟活累活都干過,什么苦都吃過。通過多年的打拼,趙顯清成功地組建了自己的包工隊。憑著誠信經營的做事原則,過硬的工程技術質量,逐漸在長春市的建筑行業里小有名氣。
俗話說“金窩窩、銀窩窩,不如家里的土窩窩”。在外務工多年的趙顯清始終牽掛著家鄉,一次回鄉探親的過程中,他發現自己家鄉還是當年離開時的模樣,頓時覺得自己應該為家鄉做點什么。
搞調研、找項目、跑市場……趙顯清說干就干,通過幾個月的考察聯系,他發現永青村大豆種植面積很大,大豆深加工項目市場前景廣闊。2012年,趙顯清開啟了返鄉創業之路。
在市、鎮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協調下,趙顯清整合了敦化市四社一場的資源,注冊成立了敦化市聯益農副產品供銷專業合作聯社,以規模化、產業化的經營思路,帶領鄉親們開展創業致富工程。
為使社員科學種田,趙顯清把科技培訓和咨詢服務作為提高生產水平的重要措施,聘請科研推廣部門的專家教授開展技術講座,組織合作社技術人員措施,聘請科研推廣部門的專家教授開展技術講座,組織合作社技術人員在田間、地頭,到種植戶家中隨時向農民開展科技培訓,及時準確地收集、整理有關市場和科技信息統一對社員進行發布,實行集中培訓與合作社技術人員技術指導相結合,舉辦農業新技術培訓班三期,培訓人數500人次。
同時,他還積極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惡性雜草預防及防治技術、玉米高光效栽培技術、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大豆壟三栽培標準化技術等新技術成果;優化了綏農4、綏農14、墾鑒43、黑河38等主要糧食作物種植品種,使本鎮及周邊鄉(鎮)的大批農民從中受益。
引導農民放棄以往“單打獨斗、小戶經營,低投入、低產出”的老路,實現規模化生產。在市農發辦牽頭和支持下,他整合涉農資金以整村推進、連片開發的模式建設了萬畝的大豆生產示范園區。選用“以社帶村”模式,讓農民采取以土地入股、轉包、互換等方式,按市場價將耕地流轉到聯社,將土地集中連片。
2017年,聯社土地承包面積達到3000公頃以上,種植有機大豆、玉米。有機大豆通過了國家QS有機認證,使田間地頭的大豆走進了全省各大商場,提高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產品的附加值。當年實現產值億元以上,利潤1300余萬元,帶動農戶1500余戶,安排農民600余人就業,戶均增收達到萬元以上。(本刊通訊員 張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