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國1,邢守佳2
摘要:本文分析了青貯玉米的發展前景,并結合具體實際介紹青貯玉米栽培技術。為保證青貯玉米能夠實現經濟收益,相關技術人員應該結合具體情況,深入實踐工作之中,以滿足農戶需求,提供更有效的實用技術,助力青貯玉米種植水平提高。
關鍵詞:青貯玉米;栽培技術;前景
中圖分類號:S513;S548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8.18.009
青貯玉米能夠制造優質的飼料,同時會被應用到其他領域中,作為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其種植技術與發展前景備受關注。
1青貯玉米的發展前景
根據我國農業產業的經驗以及研究表明,青貯玉米有著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在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形勢下,肉類產品市場需求也在不斷提升。我國農業區域需要切實壯大畜牧產業,而青貯玉米作為一類高質量的口糧飼料,在畜牧產業中有著突出作用。因此,我國畜牧產業的擴大勢必會帶動青貯玉米需求量的提升。除了在農業、養殖業領域青貯玉米發揮作用外,在部分工業產業之中,青貯玉米也有著不同的作用。在部分特殊的工業產業之中,青貯玉米是最為主要的加工原材料之一,為了支撐工業的發展,青貯玉米的需求量將會越來越大。因此,青貯玉米已經成為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必然產物,青貯玉米有著十分廣闊的上升空間。
2青貯玉米的栽培技術
2.1品種選擇
為了獲得更好的青貯玉米質量,農戶的首要工作是選擇合適的品種進行種植。就品種選擇的方向而言,首要任務是充分考察本地的實際情況,包括土壤條件、天氣條件在內的客觀因素,擇優選擇品種。農戶需要積極聽取當地農業規劃部門的建議和幫助,除了選擇適宜本區域客觀條件的種子以外,還需要找尋具有強大抗病蟲、抗疾病基因的品種進行種植,從而確保農戶減少額外成本,獲得更大的經濟回報。目前,我國種植青貯玉米具備有分蘗多穗型和單稈大穗型兩種,不同的品種具有不同的生態特征以及優勢,農戶需要切實做好選擇工作,確保種植的品種最為適宜。
2.2播種時間
青貯玉米需要切實選擇合適的播種時間,才能更好地保證其質量。通常情況下,在播種時間的選擇上受到包括當地溫度、土壤溫度、空氣濕度以及降水量等因素的影響。青貯玉米在栽培的過程中,應當盡量選擇15℃左右的天氣進行播種。如果溫度太低會導致種子腐爛,如果溫度過高則會影響其正常生長發育。為了避免種子遭到病蟲的危害,農戶可在播種前將種子浸泡于藥水處理后,再進行具體的播種工作。
2.3栽植密度
為了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栽培空間,獲得更高的產量,農戶在青貯玉米的種植上可適度加大其種植密度。需要注意的是,種植戶不可一味地擴大或縮小其種植密度,而要在充分考慮當地的客觀因素后,有針對性地進行種植密度的調整。如果盲目增加種植密度,會導致質量的不斷下降,盡管一部分區域的青貯玉米產量得以提升,但不利于整個田間的青貯玉米正常生長發育,使得總體產量下降。根據以往的經驗和研究分析表明,在青貯玉米的種植密度調整處理上,目前我國具備寬行改窄行、加大播種量、選擇好種子和及時補苗方式。
2.4中耕除草
為了幫助青貯玉米根系更好的生長,農戶在田間管理作業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為中耕除草。在青貯玉米的種植上,農戶可采用定期和不定期兩類除草方式。前者是指在玉米生長發育的過程中,一旦玉米高度達到15~30厘米時,必須進行除草處理。后者則是玉米苗高度超過30厘米后,一旦發現雜草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2.5病蟲害防治
目前盡管我國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力量不斷發展,但病蟲害問題仍然是制約我國青貯玉米質量和產量提升的主要原因。所以,農戶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好有針對性的調整和處理。由于玉米有可能投入到畜牧產業之中,所以農戶要盡量少使用化學藥物。
2.5.1 玉米病害的防除 為了預防玉米疾病的出現,在青貯玉米的種植作業中應當盡量避免超過3年以上的連續種植。同時,種植戶需要做好通風處理,避免滋生雜草。
2.5.2 選擇抗蟲性強的品種 相較于其他具有傳染可能的疾病而言,玉米作為一類抗蟲能力較強的農作物,病蟲的危害相對較小,但農戶也需要盡量選擇抗蟲性更強的品種種植。
2.6成熟與采收
在青貯玉米成熟后,農戶需要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采收,確保整個生產作業中以科學化、合理化的狀態進行。農戶需要選擇合適的時節進行采摘,通常情況在臘熟期進行采摘,此時的玉米質量和產量相對較高;在留茬處理上,農戶需要切實把握好尺度,如果過低會引發夾帶泥土,過高則會引發產量不足;在后續加工處理上,農戶盡量做到緊密結合,做到生產、加工、運輸一條龍處理。
3 結語
為保證青貯玉米產量,需要結合實地因素,積極選取合理的栽培技術,以提高產量,實現青貯玉米的最大化利用價值,為保證種植戶經濟收入提高提供有效助力,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夠給相關工作人員提供有效參考。
參考文獻
[1]王云霄,張茜,李牧,孫泰然.栽培密度對青貯玉米生產性能的影響[J].中國飼料,2017(17):21-23.
[2]郝林峰,吳玉峰,張利珍,王思明.青貯玉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要點[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6,37(08):47-48.
[3]杜志宏,張福耀,平俊愛,郭建文,呂鑫.我國青貯玉米育種研究進展及發展趨勢[J].山西農業科學,2010,38(02):85-87,70.
作者簡介:王彥國,大專學歷,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