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紅月,趙麗,苑舒君
摘要:毛蔥套作大豆栽培技術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可增加綜合經濟效益,實現一季雙收,是一種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本文主要總結了品種選擇與整地施肥、栽培技術以及適時收獲幾方面的具體內容。
關鍵詞:毛蔥;大豆;高產栽培
中圖分類號:S344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8.18.011
毛蔥,百合科蔥屬,二年生或多年生,又名分蘗蔥頭、鬼子蔥、珠蔥等,為一年生草本蔥蒜類蔬菜,是洋蔥的一個變種,主要產于東北,吉林省大面積栽培,是吉林省特色蔬菜之一。毛蔥生育期只有100天左右。近年來,針對毛蔥對光照不敏感的特點,在毛蔥壟溝套作大豆,毛蔥收獲后大豆仍可正常生長,套作后對毛蔥的產量影響不大,一季雙收,不僅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而且大大提高了農戶的經濟效益。
1品種選擇與整地施肥
品種選擇與整地施肥這部分主要從品種的選擇與處理以及施肥作壟兩方面入手,以普及選種和施肥知識,做好基礎工作。
1.1 品種選擇與處理
毛蔥種的大小與產量有著密切關系,毛蔥個頭越大,長出的植株越茁壯,所形成的鱗莖越肥大,分蘗數也越多。因此,栽種前要選飽滿、色澤純正、無病蟲害、均勻的蔥頭作種。用種量約110公斤/畝。大豆品種選用吉農43、吉育86、吉農38。
為防止蟲害的發生,可在播種前對蔥頭進行適當的藥劑處理。將毛蔥蔥頭浸泡在多菌靈(50%)可濕性粉劑配成的400倍液中浸泡10~12小時,可有效防止蔥頭表面的病蟲滋生、蔓延,提高出苗率。
1.2 整地施肥
毛蔥忌連作,也不宜與其他蔥蒜類蔬菜重茬,但對前茬作物的選擇不嚴格。播種前施入充分腐熟的優質有機肥5000公斤/畝,肥力偏低的地塊還需增施氮磷鉀復合肥40~60公斤/畝,施肥后深翻2~3遍,耙細起壟,壟寬60厘米,高30厘米。
2栽培技術
2.1適時播種與合理密植
毛蔥在東北多為春季栽培,一般于清明節前后、土壤化凍不低于5厘米后播種,雙行壟作,栽培株數2萬株/畝。在溫度允許的情況下盡量提早播種,可延長其營養生長時間,提高幼苗營養水平,以達到增產目的。若播種過晚,植株長勢減弱,分蘗數減少,蔥頭的形成與膨大受很大限制,從而導致產量降低。
大豆于5月5日前后在壟溝內直播,用種量5公斤/畝,根據土壤墑情,一般穴深為3~4厘米,覆土均勻嚴密,無浮籽現象。早播不宜深,晚播不宜淺。播后將種子和土壤壓緊,無漏壓、拉埂現象。
2.2 田間管理
毛蔥生育期短,故應加強田間管理,促使蔥頭膨大。苗間以中耕松土為主,適度施肥,促進植株生長健壯。鱗莖膨大期,每畝地追施尿素2.5~5公斤,分3次追肥,每次1~1.5公斤。方法:人工平撒壟面,然后噴水,促其融化吸收,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追施即可。
大豆田間管理:當小苗長出2片單葉,第1片復葉尚未展開時,根據留苗密度進行人工手間苗。間掉弱、小、病苗,保留壯苗,留苗要均勻一致;在小苗剛拱土,子葉尚未展開時,實行鏟前深耕一犁。幼苗第1片復葉展開時,鏟頭遍地。犁地時只深松不培土,以提高地溫,防旱保墑,促進大豆根系和幼苗健壯生長發育。一般做到3鏟3耕即可。在大豆生育后期,如發現脫肥現象,公頃用15公斤尿素加1.5公斤磷酸二氫鉀,兌水750公斤進行葉面噴酒。7月中旬,發現有徒長倒伏趨勢的,公頃用45~75克2,3,5-三碘苯甲酸與酒精充分溶解后,兌水525~725公斤進行葉面噴灑,以壯稈矮化植株,防止倒伏。在大豆盛花期至結莢初期,采用增產促熟作用效果顯著的植物生長調節劑葉面噴灑,以增進大豆干物質的積累,提高其產量。
2.3 病蟲害防治
毛蔥病害主要有軟腐病,霜霉病和灰霉病,軟腐病用70%農用鏈霉素2000 倍液防治,霜霉病可用40%乙磷鋁500 倍液噴撒;灰霉病可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500 倍液防治。
大豆苗期主要防止老鼠對種子和幼苗的危害;在大豆的生長種植期間,每年的6月份,溫度越高、越干旱的環境,蚜蟲的活躍度越高,可以噴施40%的樂果800倍液或者40%氧化樂果1000倍液;霜霉病在每年7~8月是爆發高峰期,可以噴施乙磷鋁藥劑350倍液。
3適時收獲
7月中旬,毛蔥基部的葉面大多干枯,上部葉片褪色時,為毛蔥的適時采收期,收獲過早,葉片中的養分尚未轉移到鱗莖,導致產量降低;采收過晚,葉鞘干枯不宜收貨,遇陰雨天容易出現漚根和斷莖,影響商品價值。
大豆的適宜收獲時期,要從外部形態看,葉已脫落、莖變黃,豆莢表現出本品種特有的顏色。手搖植株籽粒發響。收獲過早,籽粒含水分過多,產量低且不適宜貯藏;過晚,在天氣干旱的情況下,易引起炸莢造成損失,如遇連陰雨,還會使種子失去應有的光澤,降低品質。
作者簡介:姜紅月,本科學歷,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技推廣;趙麗,碩士,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技推廣;苑舒君,本科學歷,研究方向:農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