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四川涼山近年來的森林管護體系建設為基礎,梳理了森林管護體系基本情況以及該體系的建設措施,指出了其建設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的意見及建議,以期建設有序高效的森林統一管護體系。
關鍵詞:森林管護;管護體系;四川涼山
中圖分類號: S76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8.18.070
天然林管理和保護是指對天然林保護項目中加入的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管理,包括所有相關組織和管理。根據我國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具體實施方案及相關工程管理要求,實施單位要對其管理范圍內的所有森林經營項目負責。合理地實施森林經營保護任務,落實到個人。因此,要真正實現高質量的森林經營,不僅要制定法律法規,還要統一森林管理人員的培訓。
1森林管護的含義
森林管理和保護是一種職業。有兩種類型:正式和臨時。這項工作的目的是防止森林砍伐和樹木生長受損。森林經營的意義在于保護森林環境,進一步保持生態平衡,發揮森林的生態屏障功能,確保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同時,森林管理人員需要提高森林保護技能,提高森林管理和護理的綜合素質,成為高素質的森林管理隊伍,促進生態環境的建設和發展,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貢獻。
2 四川涼山林業概況
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四川省三大重點林區之一,也是四川省生物多樣性的主要區域,全州現有林地保有面積5981萬畝,占幅員面積的66.2%,活立木總蓄積3.19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45.1%,林木覆蓋率61.9%。有森林、野生動物、濕地等12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面積500.6萬畝。自1998年以來,大力組織實施了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等林業重點生態工程,使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2018年4月,涼山林業局公布《涼山州全面加強天保工程森林資源管護工作》文件,進一步加強林業管護工作。
3 四川涼山森林管護存在的主要問題
3.1保護與發展的矛盾依然存在
涼山地區大部分為山區,經濟較為落后,收入主要依靠林業生產,政策上給予的脫貧壓力也十分巨大,這就造成了林業保護與經濟發展的沖突。目前,天然林保護工程區,公益林和天然林停采等森林生態工程的實施,對森林經營和保護工作造成很大壓力。一些依靠出售或砍伐樹木獲得一定經濟收入的林農或企業的收入大大減少。一些林地由于歷史、行政區劃、政策協調、劃界等造成的一些爭議地、一地多證和非林業部門難以管理林地等問題。造成一些國有林地被濫用,非法伐木及偷伐的狀況不斷發生。
3.2森林管護統一體系建設進度緩慢
統一森林經營與保護的建立涉及天然林、公益林、護林員、消防,野生動物保護等林地工程。其責任主體、管理范圍、補助標準、管理和保護重點、護林員管理辦法、考核辦法各有不同。整合現有資源、實施統一的森林管理和保護在短時間內完成是不現實的。很難保證不同管理部門的垂直管理體系的建設。責任主體部門在責任和保護方面有不同的管理和保護標準。管理和保護的有效性也不平衡。許多評估方法和各種要求繁雜。管理層和管護人員總是把大量時間花在書面文件的整理上。
3.3 基層管護人員專業素質低,管理薄弱
據目前的情況來看,大部分的管護人員學歷普遍偏低,初、高中學歷的占多數,對專業的管護知識掌握不夠,對“管護”的概念理解不到位,能吸收的培訓知識也只是簡單的護林手段,缺少專業的防火、有害生物防治等專業方面的素質和技能。目前這些管護人員是森林管護組織的中堅力量,森林的管護效果由于他們的的專業素質較低而受到一定影響。另外,有的森林管護人員人口的老齡化情況比較嚴重,對于一些地勢復雜的片區,管護工作就受到阻礙,所以人員的更新也是面臨的一個問題。
4 意見及建議
4.1強化組織機構建設,落實統一森林管護責任
森林管護體系的建立是一項龐大的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項目建設,其中包含有公益林、非天保區天然商品林、防火防盜、護林員等工程項目,整個體系是一套層層而下的垂直管理體系,每個環節的責任管理機制都必須明確,需要林業部門等相關部門聯合起來,整合管護資源,形成嚴密的管護體系。
4.2整合森林管護區域,制定統一管護政策,夯實森林生態保護基礎
由于許多爭議地、一地多證等問題,導致森林管護工作的開展存在很多困難,除此之外,還引發了很多林政案件。森林被管護地區需要進行整合,實現管護區域的整體化,盡量解決爭議區域的問題,對于存在林政案件的區域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避免產生新的沖突和事件,堅持林區穩定的原則,始終把對森林的保護和管理放在首位。因每片林區都有自己的特點,所以森林管護的標準制定都不是統一的,政策方面要因地制宜,在確保管護效果的前提下,制定符合林區實際情況的管護體系。
4.3加強基層林業機構和管理建設,明確森林管護專人負責
基層林業機構和管理的建設與林業發展有關,基層的有效運行有利于林業整體發展的提高。豐富基層林業機構,明確人員職責分工,設立重點崗位合理績效考核指標,有序開展林業工作,確保林業管理和保護工作有專人負責,積極提高管理和保護的有效性。應加強管理培訓,培訓是提高管理人員技術素質和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根據分級培訓的原則,根據不同對象分階段開展培訓活動,提升培訓次數和培訓內容的多樣化。
參考文獻
[1]古慶景.加強森林資源管護促進生態環境健康發展[J].農業與技術,2017,(24).
[2]王國平.論天然林保護工程中森林管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種子科技,2017,(12).
作者簡介:阿都古石,彝族,中專學歷,工程師,研究方向:森林管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