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發展中國家,農業的快速發展對提高國民生活水平有著重大的作用,滿足了人們對糧食的需求。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氣候和天氣對農作物的生長有著巨大的影響,人們可以根據天氣變化合理的處理農作物。我國科技水平發展迅速,出現了很多服務于農業的高新技術,智慧氣象也逐漸走進農業服務中,使用的人也越來越多。本文從科技的角度分析了智慧氣象在農業中的運用,并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的建議。
關鍵詞:智慧氣象;農業服務;研究
中圖分類號: S16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8.18.074
智慧氣象是近年出現的一個新理念,是指通過互聯網、人工智能智能、計算機等新技術的深層研究,促使氣象科學技術不斷革新,使氣象系統成為活的系統,能感知天氣變化、判斷分析氣候的交替,讓氣象業務、服務、管理活動更加靈活,農業生產中充滿智慧。智慧氣象的感知、對天氣的預測、大眾化便民的服務、科學靈活的管理、不斷改進創新等幾個方面。智慧氣象的提出及運用給農業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潛力,農業發展的空間更大。
1 智慧氣象在農業生產中的運用
1.1 做好抗旱措施
天氣的變化對農作物的生長有著巨大影響,氣溫升高或降低對農作物生長都會受到影響,農作物的生長環境也會發生變化。為保證農作物能更好的生長,必須時刻關注農作物的生長環境,及時做好的預防工作[1]。智慧氣象利用人工智能及早的預知天氣的變化情況,知道雨量的多少,可預先做好相關的抗旱工作,儲蓄足量的水或者利用科技手段輔助維持農作物生長所需的水量。智慧氣象能讓農業人員更好的掌握天氣,保證農作物的健康生長,同時促進農業的發展,以帶動經濟的發展。
1.2 防汛工作及時展開
隨著全球變暖,產生了一系列的環境氣候問題,自然災害也頻頻發生,且自然災害帶來的破壞是人們難以預料和估計的。智慧氣象通過科技手段讓農業相關人員及早知道天氣的變化,掌握雨季雨量的變化,及時做好預防工作。智慧氣象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自然災害帶來的破壞,農業人員可以通過防汛手段和防汛措施,使保障措施更加到位,從而把經濟損失降到最低。
1.3 做好農業相關工作的宣傳
做好農業相關知識的宣傳,讓農業工作人員掌握更多的農業知識也是非常重要的,人們可以利用智慧氣象把農業信息和氣候信息結合起來進行分析,選取其中的有效信息及時傳遞給農業人員。從而讓他們更好地理解農業災害,用科技手段來降低人們的農業損失,使智慧氣象被更多的人接受和使用。
2 運用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信息的準確度
在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科學技術也飛速發展,智慧氣象也走進了更多人的生活中。但經濟發展存在不平衡性,因此一些經濟落后地區的氣象工作水平也相對較低,氣象服務設備不夠完善,造成采集信息時能夠使用的手段也有限,這就使得人們在使用智慧氣象分析氣候時可以參考的資料,由此得來的信息也不夠精準。
2.2 發布的延遲性
在一些互聯網覆蓋不全面的地區,信息的發布比較慢,如果發生了比較嚴重的自然災害,農民沒有及時的接收到氣象信息,由此造成的損失和破壞是難以估量的。把氣候信息及時的傳遞給農業工作人員,是智慧氣象在農業運用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2.3 針對性效果甚微
目前智慧氣象對農業的服務信息還不夠豐富,沒有很好的結合農業分析之后分布氣象信息,導致氣候信息服務與農業時針對性不強,智慧氣象對農業生產的作用也沒有很好的發揮出來。這就要求智慧氣象在服務于農業時必須把農業信息和氣候結合分析加強針對性,更好地為農業提供服務。
3 改進措施
3.1 完善相關設施
智慧氣象的運用對農業的發展有著重大的作用,智慧氣象能使農業更好的發展。但經濟的不平衡性導致了不同地區在氣象設備上存在著巨大差異,氣候現象也存在影響,這就要求進一步完善智慧氣象在服務于農業時所需的設備,從而更好地收集信息進行分析。
3.2 建設完善的服務體系
進一步建設服務體系從而使智慧氣象更好地服務于農業,幫助農民了解氣象信息,以便農民能做好防護措施[2]。拓寬信息發布平臺拓寬智慧氣象使用的覆蓋范圍,讓更多農業工作人員及時接收到氣象信息,做好農業工作,及時處理農業災害問題。
3.3 加強科技研發
科技在不斷革新為了使智慧氣象更好地服務于農業生產,智慧氣象的相關部門應進一步深入研究,采用更加先進的技術,提高智慧氣象的工作效率,提升智慧氣象對農業的服務水平。
4 結語
人們可以利用智慧氣象及時預測天氣的變化情況,降低自然災害給農業帶來的損失。依據智慧氣象選擇農作物的種植時間,更好地管理農作物。相關單位應該做好相關工作促進智慧氣象的發展和深化,服務于農業,農民也應加強對智慧氣象的了解,科學運用智慧氣象。把智慧氣象運用于農業,這對農業的現代化發展有著巨大作用。
參考文獻
[1]梁玉英.農業生產中氣象信息服務的運用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3(10):89-90.
[2]司維.氣象在農業生產服務中的運用與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6(17):157.
作者簡介:梁田甜,本科學歷,工程級,研究方向:應用氣象與氣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