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杰
摘 要:分析了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誤區,并從轉變教學觀念,豐富教學方式,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發揮教師引導作用,注重問題設計,實施啟發式教學等方面,對初中語文教學誤區的改善策略進行了分析探究,以期為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為實現教學相長目的提供參考價值。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誤區;改善對策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各種教學方法層出不窮,初中語文教學成效明顯。但是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仍存在著眾多誤區,在貫徹課改時出現片面觀點。初中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文化素養與人格特征的有效途徑,在學生的發展與成長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雖然初中語文教學已經呈現良性發展趨勢,但是其中仍然存在著許多誤區。因此,正確認識存在的誤區并采取有效的改善策略,對于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誤區
多年來,在初中語文課堂教中,大部分教師沿用全盤灌輸的陳舊教學模式。教學改革之后,引入了探究式教學模式。探究法是由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提出的,他告訴我們比較是一切思維和理解的基礎,我們通過比較了解世界。但是語文教學上存在對這一方法認知的誤區。
1.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效果不佳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陳舊,仍然堅持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使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流于形式,教學的效果自然難以盡如人意。部分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沒有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使得課堂教學沉悶枯燥,學生對語文學習失去了興趣。
2.教學方式粗放,缺乏有效引導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只注重語文知識的講解,沒有指導學生去感受語文教學的美感和韻味,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涵養更是無從談起。同時,部分語文教師沒有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有目的和有計劃地開展教學活動,使得學生無法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3.教學策略不當,互動交流匱乏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僅局限在被動問答式的單向交流,缺乏有效的互動溝通,不但課堂教學的氣氛沉悶,而且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不高。同時,部分教師的教學策略仍然為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學生無法表達自己的見解與想法,從而限制了學生在學習中的創造性。
二、初中語文教學誤區的改善策略
1.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在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靈活選擇課堂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初中語文教師需要善于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開展聽、說、讀、寫等各項技能有機結合的課堂教學活動,拓展課堂教學的內容,營造融洽的課堂教學環境和氛圍,力求每一節語文課堂都充滿新意,使學生從中獲取良好的課堂體驗,學會從更多的角度去理解和掌握課堂教學內容。此外,初中語文教師需要做好充足的課堂教學準備,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開展課堂教學活動,而不是簡單地照本宣科或者從網絡中選取案例,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度,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從而使課堂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2.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和幫助者。因此,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與學生建立公平、平等和民主的師生關系,充分發揮自己的指導作用。同時,初中語文教師需要以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為目的,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從死記硬背中擺脫出來,真正去感受語文教學的魅力所在,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此外,初中語文教師需要注重學生在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和性格特點等方面的差異,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多采用思維訓練的方式,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創造性,讓學生充分展現自己的能力與才華,學會自主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與綜合素質。
3.注重設計探究性問題,實施啟發式教學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勇于探索和敢于創新,對語文教材和課程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注重設計探究性的問題,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分析、理解和掌握,提高學生的自由探究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初中語文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做好語文知識點的歸納和總結,鼓勵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有效梳理,以構建完整的語文知識體系。例如在學習蘇軾《水調歌頭》的時候,語文教師不僅需要指導學生理解其字面的含義,而且需要引導學生分析蘇軾人格特點、寫詞時的心境和社會環境等,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理解這首詞,也有利于學生分析同時期的詩詞,實現觸類旁通的教學目的。此外,初中語文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參與第二課堂學習,為學生提供參與課外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學會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總之,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有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堅持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豐富課堂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發揮自己在課堂活動中的組織和引導作用,注重運用啟發式的教學方式,才能真正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最終實現教學相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魯艷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誤區及改善對策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7):136.
[2]劉淑芬.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誤區及改善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3(32):31.
[3]羅懷海.敬畏傳統,遠離浮躁:兼評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誤區[J].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1):66-68.
[4]周雷.新課程理念下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誤區及對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
[5]胡婭麗.初中語文教學的誤區及其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3(24):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