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述安
摘要:語文在初中教育領域,所發揮的學科地位比較顯著,是初中生深入學習的基礎學科。而語文學科中的閱讀模塊,對于培養學生閱讀思維與理解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新時期教學背景下,語文教師應重視優化語文閱讀教學,重點培養初中生閱讀思維,提高閱讀能力。鑒于此,筆者主要圍繞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思維能力培養對策進行有效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閱讀思維能力;培養
前言:
新課程改革標準中,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語文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學生思維和能力培養。尤其是在閱讀教學模塊,教師重點培養學生閱讀思維和能力,對于其今后深入學習其他學科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語文教師必須重點思考如何優化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營造符合初中生思維能力建設的良好學習環境。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思維能力培養現狀分析
據了解,目前初中語文教學領域,教師在學生閱讀思維能力的培養方面,缺乏一定關注和重視,導致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偏弱。造成這一教學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師的教學觀和授課方法上存在一定問題[1]。首先,在教學觀念上,教師過于看重學生語文成績,在語文課堂上,也重點向學生滲透與考試相關的基礎知識點,過于重視學生應試能力培養,而忽略學生閱讀思維與擴展能力培養。同時,在授課方法上,教師仍然以師講生聽教學模式為主。在閱讀課堂上,對閱讀素材中包含的知識點進行硬性灌輸。導致初中生在語文課堂上學習表現比較被動,閱讀思維明顯受到局限,閱讀能力自然無法獲得有效提升。可見,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思維能力培養現狀并不理想,對此語文教師應加以重視。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思維能力培養對策探究
(一)創建閱讀情境,訓練學生閱讀思維
在初中語文閱讀中,有很多抽象性的閱讀素材,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閱讀思維也明顯受限。因此,為了改善這一不良現象,語文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合理構建閱讀情境,為學生營造直觀、生動的閱讀氛圍。通常情況下,教師以多媒體為載體,構建課堂情境,通過向學生展示與閱讀素材相關的圖片和視頻,加強學生對閱讀素材的理解和記憶。比如說,教師在講解“濟南的冬天”時,便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現實生活中濟南的冬天具體情境,與作者所描述的情境相對比,以便學生對閱讀素材內容形成深刻的認知和理解。
(二)組織角色表演式朗讀,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為培養學生閱讀思維和能力,語文教師必須重視學生閱讀方式創新[2]。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角色表演的方式完成閱讀素材自主朗讀,讓學生分別扮演素材中的人物形象,通過對話、行為、動作模仿,切實體會文章中所包含的文化內涵和思想感情。同時,通過角色表演的方式進行朗讀教學,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閱讀課堂的參與興趣,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比如說,教師在講解“背影”時,便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以角色表演的方式展開朗讀。學生可以分別飾演步履蹣跚的父親,以及將要離家的“我,”通過模仿父子間的對話,以及父親的神情、動作,體會文章中所詮釋的父子之間的不舍之情。
(三)組織小組討論探究,培養學生閱讀探索能力
小組討論是新時期教育背景下,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教師將其合理應用于閱讀課堂當中,能夠有效培養學生閱讀探索能力。首先,教師需要針對初中生在語文閱讀方面所表現的興趣、基礎和能力,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原則進行合理分組,保證各個小組探究能力均衡。之后,教師提出具體問題,供各個小組進行討論和交流,實現閱讀素材的合作鑒賞。比如說,教師在講解“回憶我的母親”時,可以提出問題“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對母親進行回憶?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對母愛的認識?”這樣一來,學生圍繞具體問題進行討論和探究,能夠明確閱讀理解方向,進而實現閱讀思維有效訓練,全面提高初中生閱讀理解能力。
(四)引導學生參與課外閱讀,豐富學生閱讀知識儲備
作為語文教師,應該清楚地知道閱讀能力是在循序漸進的訓練過程中養成的[3]。因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外閱讀,自主搜集并閱讀感興趣的文本素材,豐富自身文學知識儲備。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過程中,對優美語句進行標注,認真分析閱讀內容中的人物關系以及邏輯順序。如此一來,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逐漸形成正確的閱讀思維,同時也能夠顯著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五)以寫促讀, 全面提高學生閱讀思維能力
讀寫融合,以寫促讀是素質教育背景下,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作為語文教師,為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應當將以寫促讀教學理念有效貫徹到閱讀課堂上。在課堂上,教師鼓勵學生結合文本內容進行仿寫、續寫訓練,通過寫作練習,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比如說,教師在講解“春”時,便可以鼓勵學生模仿文章中的寫作手法和技巧對景物進行描寫。讓學生在具體寫作的過程中,深刻領悟不同寫作手法所呈現的功能、特征,并在一定知識基礎的支撐下,深入體會作者創作的思想情感。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養成寫讀后感的習慣,規范學生閱讀習慣,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結論:
綜上,語文對初中生來講是一門重點學科,而閱讀又是語文學科重點模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初中生思維和理解能力建設。因此,作為語文教師應結合素質教學具體要求,對閱讀課堂授課模式進行創新,通過構建課堂情境、組織角色表演、小組討論、課外閱讀,以寫促讀等全新教學模式,重點訓練初中生閱讀思維與能力。
參考文獻:
[1]姜效春.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7(31):124.
[2]張笑彥.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7(11):16-17.
[3]王夢溪.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07):9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