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錚
摘 要:本文從我校學生學籍異動情況分類統計的結果出發,對我校學業預警工作的現狀提出警示及思考。根據學籍異動統計結果找問題,補短板,為評價及完善學校學業預警工作提供了一種思路。
關鍵字:學業預警;評價;信息化
我們將“學業預警”定義為高校依據學籍管理辦法和各專業人才培養計劃的有關規定,利用信息技術等手段,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統計,對學生可能或已經發生的學習問題和學業困難進行告知和警示,并采取相應幫扶措施,通過學校、家長、學生三方之間的溝通合作,確保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的一種危機干預制度。[1]
我校的學業預警工作處于起步階段,各職能部門各司其職,沒有統一規劃管理,工作實施的效果如何也不好評價,本文從我校學生近三年的學籍異動情況出發,利用分類統計的結果提供一種評價方式,并對我校學業預警工作提出警示及思考。
一、我校近三年學籍異動情況統計及分析
據統計,我校近三年來(2015-2017學年)除復學外,共發生學生學籍異動1124次,各種學籍異動所占比例如圖1所示:
在去除掉諸如學生參軍、因病、出國留學、家庭變故等學校可干預程度不高的情況后,我們對935條學籍異動原因按照學生學困,心理問題,違紀,不適應校園生活,轉專業、工作創業及其他原因等七大類進行統計,如圖2所示:
鼓勵學生轉專業是我校基于國家教育方針政策變化、學生發展的需要、專業優化調整的需要作出的改變,因此基于轉專業引發的學籍異動增長是可預見的。其他諸如學困等6個因素則反映的是學校管理方方面面的問題,當我們按大類進行分類統計后,如圖3所示學困等問題引起的學籍異動數量逐年增長,不得不引起我們關于學校管理及學業預警工作的諸多思考。
二、我校學業預警工作現狀
1.我校沒有專門的關于學業預警的制度,僅在《西安文理學院學生學籍管理規定》中有“違紀、學籍預警、留(降)級與退學”的規定。
關于考勤方面如“學生出勤情況由班級考勤員負責如實記錄和上報學校質量監控部門,學校質量監控部門每四周將各學院學生考勤情況進行一次匯總公布并及時處理?!?/p>
關于請假方面由輔導員、分管學生工作的書記、院長等負責。
關于曠課方面如:“對曠課學生,根據曠課學時多少,情節輕重及認識態度,給予通報批評直至紀律處分”
關于學業方面如“學生在校學習期間不及格課程學分累計達到10學分及以上者,應給予學籍預警?!薄皩W生在校學習期間不及格課程學分累計達到20學分及以上者,必須跟隨相同專業下一年級進行學習?!?/p>
關于預警時間如“教務處于每學期開學第一周將達到留(降)級要求的學生名單予以公布”
關于操作方式如“各學院必須填寫學籍預警通知書,由學生本人簽字,學院負責通知學生家長或監護人。”;“各學院于每學期開學第一周內將本學院學籍預警材料留存備案待查?!保弧爸鲃由暾埩簦ń担┘壍膶W生由本人提出書面申請,家長簽字,經學生所在學院同意并報教務處備案后,隨相同專業下一級繼續學習。”等。
2.學生對學校管理制度及本專業專業計劃的熟悉情況
我校有新生入學教育,一般用一周的時間對新生講解學校的方方面面,其中會介紹 學生學籍管理規定、考試管理規定、專業介紹、學位授予條件等;每次期末考試之前學院也會組織考前宣傳動員工作,對考風考紀及學校的相關規章制度進行宣傳。
根據日常的工作經驗及小范圍的調查后,我們得到的結果并不樂觀。
學生對于相關的規章制度并不熟悉,所知大部分限于學生間口口相傳的一些基本原則如不要掛科,學位授予5(掛科)過6不過等。其他關于留級、退學、課程學分替換、學位救濟政策等都不甚了解,每每等到學籍變動前才開始了解相關政策,已經有些遲了。
我校實行的教學是學年學分制,學生一般都是按部就班的按課表安排上課,對于本專業的專業計劃沒有一個總體的認知,大部分學生對專業的學習規劃也就無從談起。
3.學生工作及學生心理輔導工作也一般是發現問題后再進行處理。
4.如圖3所示,我校學生學籍異動情況逐年增加,這代表著“有問題”的學生數量在逐年增長,故而我校學業預警工作已經到了必須加強的階段。
三、我校學業預警工作情況分析
文章開頭學業預警的定義為我們描繪了一種理想情況:及時發現有問題的學生,學校利用多種手段進行幫扶,培養學生成為合格人才,順利畢業。理想中的學業預警是事前預警,以達到“治未病”的結果,而不是單純對后果進行告知。
圖2所示的異動問題表明學業輔導問題需要占據我校學業預警工作的大部分。但導致學業問題的情況比較復雜,教務管理部門也沒有多余的精力去干涉。
實際工作中,為管理方便起見,學校一般會由教務部門根據學籍管理規定對學生的學業成績、掛科數目、考勤情況、違紀處分等原因引起的學籍變化做出通報,對隱藏在這些變化后面的原因諸如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目的不明確、心理疾病、人際交往、家庭變故、工作就業、校園文化等交給其他部門處理。
由于學業預警工作會牽扯到學校多個部門如教務處、學生處、招生就業處、信息化中心,涉及到多個因素如學校的制度建設、信息化水平、學校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及穩定性、家長、學生等,很難對學業預警工作進行統一管理。制度建設及保障體制的缺失往往會造成學校各部門各行其是,不能保證預警工作的動態監管,常態監管,無法及時獲取預警工作的反饋信息,以便于調整優化預警制度,使得工作流于形式化。
四、改進措施
1.逐步建立完善我校信息管理系統,為學業預警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梢苑植教岣呓逃畔⑺剑浞掷酶麟A段可運用的手段,連接起學業預警的各部門各個環節。
1.1第一階段:利用微信公眾號、學校各級各類網站、校園廣播、校園電子屏及宣傳板,建立校園問答系統對我校與學生相關的管理制度、各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做廣泛充分的宣傳。
教務管理系統中利用考勤員制度實時收集學生考勤情況,及時通報,及時發現問題,避免積攢到最后。
充分發揮教務管理系統的選課功能,推動學生自主選課,補考及重修網上報名,對自己的學業及成績心中有數。
1.2第二階段:逐步建立統一的數據平臺,集中各部門的數據統一管理,以便于分析問題,提供決策數據
1.3第三階段:逐步建立校園無感知數據收集系統,利用如人臉識別等技術廣泛收集學生學習、生活、娛樂、消費、上網時間等各方面數據,為大數據分析提供基礎。對學生的消費習慣、考勤情況、日?;顒榆壽E、交往習慣、成績排名等突然出現偏離日常行為過高的數據進行統計,并發送至相關職能部門進行查實。
2.逐步完善學業預警管理隊伍,使之穩定化、專業化,保證預警工作的常態化進行
3.對考核評價學生方式進行改革,加大學生學習過程性考核,建立學生過程性考核成績的分析,實現學業成績的動態監控。
4.學校逐步建立學生學業支持體系,如學業導師制、學習小組等,加強學生對學業的感知水平,確立學習在學生價值觀中的中心地位。
綜上,學業預警工作必須正視與加強。學校針對各部門工作不好協調,無法形成合力的問題,一定要加強信息化建設,利用信息系統貫穿整個預警工作,再配合良好的制度設計使得學業預警工作正規化,流程化,最終形成閉環,促進學生學業進步。
參考文獻:
[1] 劉美鳳.高校本科生學業預警制度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7.
[2] 王興平,廖麗云.學分制背景下高校學籍管理預警機制實施探析—以成都理工大學為例[j]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