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成玉
摘要:作文反映的是學生對所學語文知識的領悟及綜合運用能力,是衡量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尺度。探究作文教學,提高學生作文水平,是語文學習的重要課題。 作文教學也始終是整個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在日常的的教學中我體會到,突破這一難點的關鍵是要解決好“寫什么、怎么寫、怎樣才能寫的更好”的問題。
關鍵詞:作文;教學;突破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理念的不斷創(chuàng)新,在新課程標準下的語文教學應該是全新的教學,要把語文教學放在一個廣闊的文化背景下去學習,去建構一個語文教學的新體系,讓語文的魅力真正的深入學生的思想,成為他們心靈的棲息地,這也是我們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所在,而作文作為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難點,我們該怎樣去改進,才能打破這個"越寫越?jīng)]勁"的魔咒呢?我就教學中的一點體會,談談自己膚淺的看法。
一、當今作文現(xiàn)狀:
如今我們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往往都會碰到這們的問題:學生將作文看作是“學習攔路虎”,不知道如何跨越它?如何改變這種現(xiàn)狀,我不斷的求索,同時也為了讓每一個學生有所提高,實現(xiàn)《新課標》課程定位中的“對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終身發(fā)展,起著重要的奠基作用”,我們必須反思以往的作文教學,嘗試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下面是我在作文教學中所作的一點嘗試,盼能起到引玉之效。
二、實施作文教學“有效”的方法
(一)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件事只要人有興趣,都會積極并認真對待。要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先要從培養(yǎng)作文興趣,激發(fā)作文動機入手,變“要我寫”為“我要寫”,“被動寫”為“主動寫”,“害怕寫”為“喜歡寫”,使作文真正成為學生的一種樂趣。那么,怎么提高學生的興趣呢?都希望能以自己的行動品嘗到成功的歡樂,只有獲得這種歡樂,才能激勵他們再行動的動力,并逐步養(yǎng)成堅持不懈地自覺作文的習慣。因此,我們在作文教學中,要從激發(fā)學生寫作的成就動機入手,鼓勵和幫助學生去獲得成功的體驗,用滿意的效果去強化他們寫作的興趣,促使所有學生的寫作水平在原有的基礎上都得到提高。一是要引導學生在相互交流自己的習作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把優(yōu)秀生的文章當作范文宣讀,更要把差生文章中的閃光點在班上進行表揚以激發(fā)他們的作文興趣。相互交流的過程,是作者與讀者角色互換的過程,也是相互分享成功歡樂的過程。二是在作文評語中給予鼓勵,為作文中的閃光點“喝彩”,哪怕只有一個詞用得生動、一個句子寫得好或一個地方有新意,都要為其叫好。讓他們覺得“我也會寫”,從怕寫向要寫、樂寫邁步,循序漸進,最后達到共同的目標。
(二)培養(yǎng)學生樂于積累、善于觀察:
俗話說得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厚重的積累,很難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寫作的積累,可以分為材料的積累,生活閱歷的積累,寫作方法的積累。因此,我要求學生隨身準備一個記錄本隨時記錄。學生的摘錄分為主動摘錄和被動摘錄。主動摘錄是學生在課外閱讀時,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和感人的事例就摘錄下來。被動摘錄是教師指定的摘錄。例如在講授《愛的八個字》這課,讓同學們記住里面的精彩語句并抒發(fā)情感(即興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堅持“課前五分鐘作文”制和年度辯論賽。提倡觀察自己的生活、老師、身邊的人等。至于辯論賽,我們已經(jīng)力圖使它成為學生的常規(guī)語文活動,每學年舉辦一次。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勤于積累,寫作的源泉一定長流不息。
(三)作文方式講究多樣化和活動化:
①要求學生堅持每周至少寫一篇作文。評改未必就要詳批詳改,只要堅持作文的“三為主”原則:亮點為主(不追求完美,只要有亮點,就可以得高分),隨筆為主(不拘形式、內(nèi)容),寫“自己的”為主(強調表達真情實感)。
②堅持優(yōu)秀作文展示活動。在我班有個“作文范文“展覽欄,專門展出學生平時或考試優(yōu)秀文章,配上教師的點評或學生的寫作體會;將學生的優(yōu)秀小作文、口頭作文、演講作文、續(xù)寫作文片段等寫出來,每周一次,每次若干篇,每篇作文都標注“原創(chuàng)作品”,并利用課堂五分鐘做一個引子,吊一吊學生閱讀的胃口,以激起學生課外去閱讀的欲望。
(四)作文及時反饋:
反饋必須及時。包括作文的講評和修改,必須講究其時效性,不能欠拖不評,學生的習作有時不能即時反饋,學生寫了半個月甚至一個月的文章再拿來講評,教師是情緒激昂,而學生早已是情緒全無。
在這些教學狀態(tài)下,多數(shù)學生面對作文提不起興趣,在過程中缺少成功感的獲得,他們認為寫出好作文與自己無緣,這只屬于班中永遠的幾個精英。
而《中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理念中“開發(fā)語言潛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一條更強調了語言潛能開發(fā)的重要性,而作文教學所承擔的重任責無旁貸,同時《新課標》特別強調“要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讓每一位學生在有選擇的學習過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為終身發(fā)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以上就是自己在作文教學上的一些想法和做法。當然,為作文而教作文未必湊效,自然與自己的語文教學分不開。這就要求我們的語文教學要不斷更新觀念和方法。只要我們在語文教學和作文教學中勇于實踐,不斷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進取,學生就不會再視作文為一件難事,反而將會是一件爽心的快事。
參考文獻
[1] 《作文成功之路》2011年第6期
[2] 《新課程學習》 201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