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聯網的高度普及,對我國社會的各個層面都產生了強烈的影響。我國的教育機構對于計算機教學愈發重視,在部分地區,計算機教學已經在小學課堂中得到了普及。在網絡終端中,office辦公系統已經成了主要的使用工具,在計算機操作群體中具有較高的使用頻率。因此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將office辦公系統作為主要教學內容,是較為合適的選擇。本文將簡要介紹傳統office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依據應用教學法的基本原則提出相應的改善措施。
關鍵詞:office辦公系統;計算機教學;應用教學法;滲透路徑
引言:
近年來我國在互聯網領域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互聯網已經對社會的多個領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同時受到“互聯網+”政策的指引,我國的教育界對于計算機教學更加重視,多數學校都將計算機教育設置為常備科目。同時眾多的社會教育機構也開設了計算機教育培訓,使得更多的計算機使用者可以獲更加系統的教育。但由于計算機知識涉及面較廣,并且知識點較為分散,加之學生學習訴求各有不同,因此在教學實踐中,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作為基礎教學,成為了教育界廣泛關注的問題。在網絡終端中,office辦公系統已經成了主要的使用工具,在計算機操作群體中具有較高的使用頻率。同時office辦公系統已經成了計算機操作的基礎系統,掌握了office辦公系統的基礎知識,可以幫助使用者繼續深造學習計算機知識。因此選擇office辦公系統作為計算機基礎教學的主要內容,是較為合適的選擇。
一、應用教學法的主要特征
應用教學法并沒有統一的定義,其核心內涵是指在教學中以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為主要目的,并增加與應用相關的教學內容,從而促進學生將知識轉化為應用能力的教學方法。在實踐中受到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我國的公立學校中較少采用這一方法。但在社會培訓機構或職業教育中,這一方法的普及率較高。計算機教育的本質目的是要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轉化為生產力,并在社會中創造相應的價值。應用教學法符合了這一基本要求,因此在計算機教學中推廣使用應用教學法符合各方的期待。
二、傳統office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較為陳舊
我國的計算機課堂中,教學方法仍然較為陳舊。首先部分學校仍然以理論教學為主要教學手段,在學習中要求學生對理論常識以及操作頁面進行背誦。這樣的教學方法,仍然沿用了傳統的應試教學觀念,期望學生在可能參加的計算機理論考試中獲得優異的成績。但在實際教學中,計算機考試并非升學考試,對于學生的影響較小,同時簡單的背誦無法熟練掌握office辦公系統,因此這樣的教學方式難以滿足學生的應用需求。
(二)練習設備較為落后
由于計算機的更新速度普遍較快,學校購置的練習設備難以跟進技術發展的需要。同時普通學校的計算機教學并非主科項目,因此學校難以提供足夠的預算用于計算機設備的硬件升級。我國學校的計算機設備通常是在2010年左右購買的,經過8年的使用,這些設備已經出現了嚴重老化的現象,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家庭計算機以及移動終端的高速發展。這一問題的存在,使得諸多教學練習難以有效開展,并且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較為落后硬件設施,也影響了學生建立良好且先進的使用習慣。
(三)課后時間難以得到利用
我國的學生文化課學習壓力較重,在課后復習的過程中,常常以文化課為主要學習內容。同時學生在有限的計算機使用過程中,也將查閱資料以及娛樂游戲作為主要的使用目的。因此當下的學生難以在課后對計算機知識進行復習。這一問題的存在,為學校的計算機教學帶來諸多不便。由于學生在入學前通常掌握了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同時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的基礎能力存在較大不同,落后的學生需要在課后對教學知識進行補習,從而使同學之間的計算機能力保持較小的差距,以便教師有效掌控教學進度。
三、應用教學法在office教學中的應用
(一)運用應用教學法改變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對于學生的理論學習較為重視,受此影響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難以得到有效的提升。針對這一問題,學校應當建立以應用為導向的office辦公系統的考評體系,從而帶動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在標準指定的過程中,學校應當充分考慮office系統的應用環境,制定合理的考題,并以完成結果為主要考核標準,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探索使用路徑。通過這樣的考試,學生對于應用能力的提升會更加重視,同時學校的教學觀念也會因此而改變,從而使學生獲得更加有效的學習。
(二)運用應用教學法彌補設備帶來的影響
我國學校的計算機設備普遍較為陳舊,使得學生的應用練習難以有效開展。針對這一問題,部分條件較好的學校應當與企業開展聯合,通過項目合作提高學生office系統應用能力。在項目實踐中,學校首先應當與企業確立短期項目的內容,根據office系統的應用方向,學校可參加部分服務類項目,同時結合學生的學習周期,將項目合作時間限定在較短的范圍內。同時學校應當依據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以及學生的參與熱情,確定項目按參加的人數,使項目小組做到高效、可控。在學生參加完教學項目后,可邀請其將獲得的應用經驗分享給其他同學,通過這樣的方式,可在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學習氣氛。
(三)運用應用教學法使用課后時間
我國學生通常不會在課后對計算機知識進行復習,這一問題的存在,使得學生難以快速提升office系統的操作能力。針對這一問題,學校應當為學生打造課后的練習平臺。首先結合不同功課的具體要求,學校可建立統一的作業接收平臺,要求學生運用計算機完成部分作業,并上傳至作業平臺之中。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將在日程的學習中得以鍛煉。同時學校可適當將計算機考評的間隔時間縮短,以促進學生的日常學習。
結語:
我國傳統的office教學存在諸多問題,首先由于教學模式較為陳舊,使得學生的學習成績難以提高。其次由于部分學校的硬件設備相對陳舊,以至學生的應用能力難以得到提升。最后受到課后時間分配的影響,office教學的進度相對較慢。針對這些問題,我國學校應當建立以應用為導向的考評體系,以促進學習觀念的改變,同時開展項目化教學以提升學生應用能力。最后通過與課后作業相融合,使學生的office操作能力得以加強。
參考文獻:
[1]裴純禮,楊雪萍,李愛華. 以教育教學應用文檔為綱,綱舉目張——中小學教師Office應用能力培訓的新思路與新方法[J]. 中國電化教育,2006(11):22-26.
[2]朱一茹. 應用教學方法在OFFICE教學中的使用[J]. 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7(15):3640-3641+3643.
[3]謝洪. 分層教學在中職計算機專業Office辦公軟件應用課程中的實施[J]. 西部素質教育,2016,2(16):75-76.
作者簡介:
楊杜,女,(1978年7月20)出生,湖南邵陽人,本科,計算機中級,漢族,研究方向:計算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