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華
摘要:數學綜合實踐作業的設計,一定以“數學課程標準”為依托,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價值所在,增進學生對數學的親近感,使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把數學同其它的學科知識聯系起來,自覺地學習數學,運用數學。
關鍵詞:數學實踐作業 可操作性
從教以來,一直從事小學數學教學。剛從教那幾年,因為各種原因,對“數學”這門學科的認識非常膚淺,總覺得就是教給學生解答問題的方法,通過教學讓他們能夠在平常的生活中用數學知識來解決所面對到的問題。這樣的觀念下,我所任教班級的學生數學成績勉勉強強,學生數學作業的設計和布置往往得過且過,不成章法,學生作答的效果自然不明顯。隨著教學工作的日漸成熟和不斷學習借鑒,我對“數學”學科的認識逐漸成熟起來,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和不斷思考,我逐漸摸索出了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一些“門道”。現歸類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目的要明確
要明確數學作業設計的目的,必須先搞清楚數學課程教學目標,為此,我認真研讀《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尤其是對其中的“學段目標”認真鉆研,細致思考,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來設計數學作業。我們知道,通過小學六年系統的數學學習,學生要通過自己的實踐獲得對自己現在和以后走上社會有用的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還要掌握基本的解答方法、思維方法,更關鍵的是要掌握必要的應用技能,學會運用數學思維來解決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由此延伸,還要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解決其他學科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當然,我們在數學作業設計的過程中,還要讓學生了解數學的價值,讓學生通過必要的作業練習加深對“數學”的理解,進而為學好數學樹立堅定的信心,培養濃厚的興趣。可以說,搞清楚數學教學的目標,對我們設計數學作業能夠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因此,要想設計出有效、有趣、有意義的數學作業,第一步是研讀《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深思“學段目標”。目標明確了,方向對了,再通過我們用心的思考和探究設計出來的練習題,學生便能在數學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順暢。
二、小學數學作業設計要聯系實際
學習數學,能夠有效地幫助人們探求客觀世界的規律,能夠對現實生活中大量紛繁復雜的信息作出恰如其分地選擇與判斷,還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為人們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種有效、簡捷的手段。因此,數學教學,我們一定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當前的知識積累和現有的生活體驗出發,通過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通過各種場合的引導和啟發,讓學生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使學生通過數學課堂、數學活動、數學練習、數學作業、應用數學,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解答問題。數學作業設計作為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門,必須堅持這個基本原則――充分聯系生活實際。數學老師是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只有通過教師――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身份和角色,才能達成充分聯系生活實際。在數學教學活動和練習中,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生活環境、家庭教育、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通過對教材和教材練習題的改編與再加工,創造性地設計數學作業。如運用講故事、做游戲、直觀演示、模擬表演等,讓學生在生動、具體、形象的生活情境和環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進而會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當然,數學作業設計過程中所選擇的實踐活動的素材,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與生活經驗,通過運用學生關注和感興趣的實例作為認識的背景,向學生提供具體、有趣、富有一定啟發性的活動(如數學游戲),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生活經歷和生活經驗,應用已經學習和掌握的數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通過實例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與現實世界密切聯系,進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小學數學作業設計要注重彈性
目前,我們所使用的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編者在編訂的過程中已經充分考慮到了教學目標和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我們所遵循的教學目標應該是針對全體學生的,也就是說,通過我們的教學應該讓全體學生都應達到基本要求。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尤其是在數學作業設計的過程中,我們要考慮到學校、班級以及學生個體之間所存在著的差異,在作業設計過程中應體現一定的彈性,以滿足所有學生的不同學習要求,使班級內的每一位同學都能得到相應的發展。具體的作業設計方式我們可以因地制宜,適時而動,可以就同一問題情境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既能讓優秀生吃飽,又能讓后進生吃好。如一些具有現實背景的開放性問題和探索規律的問題,我們可以讓每個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讓他們對其中的一些問題說出一點或幾點自己的想法、看法。只有正確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通過堅持不懈的因材施教,才能使每個學生在現有的數學學科知識的基礎上得到發展。
通過不斷的思考和實踐,我們意識到:由于學生所處的生活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富有個性的、多樣化的過程。數學作業的設計也必須基于這樣的認識,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通過目的明確、密切聯系實際、彈性化的數學作業設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總之,數學綜合實踐作業的設計,一定以“數學課程標準”為依托,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價值所在,增進學生對數學的親近感,使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把數學同其它的學科知識聯系起來,自覺地學習數學,運用數學。
參考文獻:
[1] 《數學課程標準(試驗稿)》
[2]《給教師的100條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