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懷平
摘 要:通過實踐操作,使學生能進一步了解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加深學生對數學價值的認識,使 學生在鞏固知識的同時,其思維在深度和廣度上得到發展,實踐能力、合作能力得到提高,同時在操作實 踐中充分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關鍵詞:數學;作業;實效性
數學作業是學生形成技能,培養能力的必要手段,是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的實踐活動,是教師了解學生對 所學知識掌握情況的重要依據,也是教師調整教學過程或方法的科學依據。數學家庭作業是學生課堂學習 的鞏固和延伸,它不僅僅有利于鞏固所學知識,更有利于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在作業過程中獲得更大 的收獲。是數學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然而當前絕大多數數學家庭面臨兩個問題。一方面 ,教師為了檢查作業方便,主要布置一些強化鞏固練習,讓學生回家完成,一般都要求用筆頭完成,在家 庭作業本上留有痕跡。另一方面,學生聽到這樣的家庭作業就頭疼,普遍感到這樣的作業單調而枯燥,索 然無味,往往應付了事,作業的質量較差。根本達不到家庭作業的目的。如何讓家庭作業不再是學生的負 擔,真正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提高家庭作業的有效性。已經成為當前課程改革的重大呼聲,擺在我們數學教師面前的現實問題。現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淺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 設計家庭作業要講究"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在新鮮、有趣、輕松的練習活動中,積極思維,不斷探索、創新,使學生成 為一個學習的熱情者和主動者。找一找、連一連、畫一畫是小學生喜歡做的事情。只要靈活運用,就能使 家庭作業增趣。例如,一年級學習了"20以內的加法"以后,我這樣設計家庭作業――把"幾加幾"的練習, 設計為"幫小動物找家"的形式。也就是在家庭作業紙的左邊一欄印上帶有算式的小動物,右邊一欄印上帶 有不同門牌號的小房子,然后發給學生,讓他們幫助動物找家――連一連。同學們很喜歡。把訓練性和趣 味性結合起來,既增添了趣味性,又達到了訓練的目的。
二、小學數學家庭作業的布置要體現知識鞏固的針對性與知識結構的層次性
教師在進行家庭作業布置時,一定要考慮作業是否能夠體現課堂教學內容的層次性,要布置適合不同層次與知識基礎的學生,充分考慮到學生個性之間的各方面差異,使任何層次的學生都能有獨立完成的作業,讓作業具有適合所有學生普遍性,有具有難度讓學習較好的同學感到挑戰性。作業的布置在數量上要具有一定的彈性,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的布置,不能針對全體同學搞一刀切式作業布置,作業的布置應該給學生自主選擇的機會,讓各部分的學生都能協調發展,給他們選擇學習的空間。要做到這點,作為數學教師在布置作業時,首先,要對作業的內容進行分層設計。對于任何一個班級的學生而言,學生個性之間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一定要讓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能“吃得好”,又要保證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吃得飽”,更要充分考慮學習成績較差的這部分學生能夠“吃得了”。只有這樣具有針對性的作業布置,才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會到課堂學習的成效,逐步培養他們的學習信心與興趣,更好的鞏固教師課堂教學內容,更有效地掌握知識要求與應用知識的能力。其次,教師要按照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與知識掌握的程度,將全班學生分成優、良、差三個不同的學習層次。優層次的學生就是對于課堂教學內容掌握牢固,已經能夠很靈活地根據課堂所學知識內容解決生活中各種現實問題的學生。良層次的學生就是已經基本上掌握了課堂所學知識,并能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識解決一般性的生活問題的學生。差層次的學生就是在知識學習的過程在有一定的困難,對教師所教授的知識掌握不是很好,對知識在生活實際中的應用也存在一定困難的學生。教師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不同層次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情況,有針對性有選擇性的布置作業,真正達到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進步的教學目的,讓家庭作業起到鞏固知識、提高知識應用能力的教學手段。
三、設計家庭作業要講究“生活”性
真正的數學是豐富多彩的,它有著實實在在、生動活潑的生活背景。從生活中來的數學才是“活”的數學、有意義的數學。因此,家庭作業的設計,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要使學生感到富有生活情趣。如:我在教學“千克的初步認識”后,布置的學生的家庭作業是:(1)去超市找一找1千克重的物品有哪些?(2)調查:1根火腿腸、一包方便面、一瓶礦泉水等的重量。(3)和爸爸媽媽一起先猜一猜1千克的花生大約有多少粒?然后稱一稱,數一數。從中充分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另外,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因此,在設計家庭作業時,要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知識水平適度地引入一些具有探索性和開放性的題目。如,我教完“百分數應用題”后,設計的家庭作業是:(1)小紅的媽媽準備買4千克蘋果,每千克蘋果6.5元,如果買5千克或者5千克以上可按八折優惠,小紅的媽媽可以怎樣買?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應用意識和能力的形成,而且可以使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形成積極探索和力求創造的心理態勢,并嘗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喜悅 。
四、設計的家庭作業要講究"操作"性
凡是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學生學起來會精神愉快,不知疲倦,越學越愛學。豐富多彩的數學為我們提供了 大量的直觀有趣材料,只要精心設計,就會是數學家庭作業的內容趣味無窮。布置一些制作或者創造性作 業,做到"寓做作業于創作中"。 例如:教學"給三角形分類"后,布置學生先擺三角形的圖形:用10厘米長的小棒5根、15厘米長的2根、9厘 米和12厘米長的各1根,擺出規定的三角形圖形。然后給三角形分類。
1、比一比三角形各邊的長度。因為三角形三條邊長度都相等,所以叫做等邊三角形(或叫正三角形)。三角形三條邊中有兩條邊長度相等,叫做等腰三角形。
2、看一看三角形各角的度數。三角形有三個內角,要他們仔細觀察三角形的每個內角分別是什么角 ,從而得出 三角形每個內角都是銳角,所以叫做銳角三角形。 三角形有一個內角是鈍角, 所以叫做鈍角三角形。 三角形有一個內角是直角,所以叫做直角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