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摘要:在小學音樂課教學中開展琵琶教學,對于提升學生傳統文化的認知、增進對民族樂器的了解以及提升學科素養都有著深遠的意義和影響。本文立足自身學科實踐,以琵琶教學為例,就如何把傳統民族樂器引入小學音樂課堂,提升學生文化自信發表個人認識與看法。
關鍵詞:小學 音樂課堂 文化自信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推進,特別是互聯網+的到來,我國在文化、經濟領域也日益開放,許多國外的音樂文化以及思想涌入國內,越來越多的青年人以接收國外音樂文化為榮,而對于傳統文化和具有民族特色的音樂卻選擇性地視而不見,眾多優秀的傳統民族音樂與獨特的民族樂器逐漸消失在大眾的視野中。
民族自信心是指一個民族對自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及其發展前途的信心,是一個民族的肯定的、積極的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的報告中指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边@一指導方針正說明了黨中央對傳統民族文化、音樂的高度重視。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逐漸提高學習興趣,通過各種有效的音樂教學挖掘學生的音樂藝術潛能,擴大文化視野、陶冶情操,提升文化自信,在不斷提升自身藝術審美與音樂修養的基礎上更好地感受音樂帶來的無窮魅力。
琵琶,被稱為“彈撥樂器之王”、“彈撥樂器首座”,是撥弦類弦鳴樂器,可獨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樂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在藝術界有著很高的欣賞價值。在小學音樂課教學中開展琵琶教學,對于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增進對民族樂器的了解、提升學科素養都有著深遠的意義與影響。
一、欣賞琵琶作品,激發文化自信
音樂是一門極具藝術感染力與生活情趣的藝術形式,學生通過在小學階段的音樂熏陶,不但可以啟迪心靈,了解更多各方面的音樂知識,更可以領略精神文化的內在特色。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留下了諸多讓現代人贊嘆不絕的民族樂器,琵琶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在民族器樂領域留下了濃墨重彩、璀璨光芒的一筆,是古人藝術的結晶?;叵霑r代的變革,眾多優秀的、形式豐富的琵琶樂曲,這些作品通過新時代的改編與創新,展現出了新的魅力與美感。小學生年齡較小,對于樂器的掌控能力還是比較弱,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在課前先準備一些旋律優美、耐人尋味的琵琶樂曲,使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來感受這一樂器的獨特表演形式。可以在學生學習之初,先接觸一些較常聽到,比較喜愛的歌曲,如《茉莉花》、《花木蘭》等。學生對琵琶的音色與表現形式有了初步的印象之后,可以在給他們播放一些有名的曲子,如《十面埋伏》、《漢宮秋月》、《高山流水》等,使他們在欣賞琵琶樂曲的同時增強自己的文化修養、提升文化自信。
二、提升彈奏技巧,啟發文化自信
我國傳統、優秀樂器種類繁多,展現手法也各具特色,琵琶演奏常以“點”來構建旋律線,這些知識內容對于小學生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故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結合實際循序漸進式地開展教學活動,在講透理論知識的前提下,鼓勵學生多動手實踐,加強對琵琶技巧的理解,體會其中的意境。良好的樂感是學習音樂知識的有效保障,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先引導學生理清樂曲的節奏和節拍,借助試唱等的方式把控好樂曲的節奏旋律,在此基礎上進行實踐性的“彈”、“挑”等技法。而對于脾氣較為急躁的學生,練習過程中往往將全身所有的力氣集中在大拇指上,導致用力不均、節奏混亂,彈奏出來的音樂作品缺乏美感、不流暢,更談不上表達出樂曲作者的內心感受。作為教師應指導學生練習好每一個基礎技法,從拍子的長短、旋律的快慢等方面入手逐層展開相關的引導、練習。為了防止學生在這種反復枯燥的彈奏訓練中產生厭煩的心理,建議教師將某一知識點的內容編成小的樂段,讓學生通過不斷地練習逐漸熟練相關內容,通過集體演奏、比較等方式來增強自己的演奏技能,在不斷地演奏與體會中感悟中國樂器的獨特魅力,增強自信。
三、強調溝通交流,感悟文化自信
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一般都是從教學內容與操作技巧兩方面入手,逐漸提升學生的琵琶彈奏技能的。要注意的是,音樂理論內容是開展實踐活動的依據和基礎,脫離了學習目標所掌握的知識內容一定是盲目的,也是缺少方向的;彈奏技法是音樂內容的外在表現,演奏技法不夠精準就無法詳盡地表達音樂的內在含義。作為音樂教師,必須通過親自演繹、示范,編寫規范的指導內容等方法來引導學生掌握理論與實踐方面的學習要領,也可以不定期的開展琵琶欣賞課,鼓勵學生多交流、多體會,將自己對琵琶樂曲的理解表達出來;或布置相關的作業,讓學生在課后多找一些琵琶音樂作品,在課堂上把作品推薦給同學,和大家一起感受傳統音樂、提升對傳統樂韻的理解。除了音樂知識本身,傳統文化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輔助素材,找一些和琵琶有關的各類素材,如古代詩歌、散文中就有許多和琵琶有關的內容,像唐朝王翰的《涼州詞》、唐朝王昌齡的《從軍行》等,都是非常有特色的,從另一側面也反映出這一民族樂器在音樂領域以及民族文化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總之,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中將傳統樂器琵琶的教學與獨特的民族文化有效融合,在幫助學生掌握樂器、樂理知識的同時提升他們的民族責任感與文化自信。
參考文獻:
[1]任宏.琵琶教學基礎理論的研究與實踐之點滴——王范地琵琶教學基礎理論管窺[J].中國音樂,2010(02)
[2]李飛飛. 基于地方文化傳承的小學音樂校本課程開發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3]趙萌.小學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實施的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